原标题:养老不必靠子女,“意定监护”来了:老人可指定监护人,照顾生活处置财产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人对养老的固有观念一般都是“养儿防老”,但一些老人没有子女,或者因为特殊的原因,找不到亲属为自己养老,他们的晚年生活由谁来照顾呢?生活中碰到问题了,谁替他们来当家作主拿主意呢?
眼下,意定监护,这个新的名词已经走进了一些老人的生活。
为了朋友的临终嘱托
她承担起“意定监护人”的职责
在上海金山的一家养老院,意定监护协议签订人周金渔,三年前和老伴一起住进了这家养老院,去年老伴去世,他孤身一人住在这里。
周素梅每周来养老院看望周金渔,聊天说话,照顾起居。在外人看来,他们就是一对父女。但其实,两人并不是父女关系,也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在法律上讲,周素梅现在是周金渔的意定监护人。
意定监护是个新名词,诞生于2017年出台的《民法总则》第三十三条,区别并高于法定监护人。
意定监护也叫委托监护,特指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监护人在该成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履行监护职责。
简单来说,意定监护就是自己可以在意识清楚的时候,书面指定一个人,作为自己失能后的监护人,照顾自己的生活,处置自己的财产、权利等。
周金渔的儿子阿敏和周素梅是儿时的好伙伴。阿敏长大后去了国外,但依然和周素梅保持着真挚的友情。六年前,阿敏因为在国外工作繁忙,便拜托周素梅代他常去看看父母。周素梅此后便经常去照看阿敏的父母。
然而,三年前,阿敏突然打来一个电话,希望在自己临终前,将父亲交托给周素梅。考虑再三,为了让朋友能够不留遗憾地离开人世,也为了让相处多年的老人有一个安定的晚年,周素梅接受了这份托付。
在周素梅的微信朋友圈里,至今还保留着2017年9月5日阿敏去世之后,她作出的承诺:“你平静地亲自告诉我,你的日子不多了,并拜托我,代替你和嫂子今后照顾好你的父母,我含泪答应了你最后遗言。”
这份长久的承诺,意味着老人在失能后,由周素梅照顾生活,处置老人的财产和各项权利。
尽管周金渔的女儿反对,但他最终还是和周素梅签订了意定监护协议,并通过公证处,把一直以来的承诺监护关系变为了法定的意定监护关系。
“她是意定监护人,比我们子女关系还要重要,子女关系是法定关系,她是优先于法定关系的人,生有人照料我,我死了也可以瞑目了。”周金渔说。
为周金渔办理意定监护公证的是上海市普陀区公证处公证员李辰阳。李辰阳办理意定监护公证的工作,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在上海地区,这项业务他至今已经办理了300多件,其中大部分都是65岁以上的孤寡老人,或者丧偶的老人,也有一些子女不在身边的留守老人。
李辰阳认为:“意定监护将这种没有法定监护的人联结在一起,有一句温暖的话叫无缘的人经过意定监护,变成有缘的人,并且赋予它法律性。”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采访的时候,正赶上李辰阳去一位老人家里做走访,这次打算做意定监护公证的是一个患病在床多年的老人,老人有五个儿子,但是四个儿子都不愿意为他养老,只有小儿子照看着老人的生活,所以他想让小儿子作为自己的意定监护人。
选定意定监护人,是为了更充分地保障老人的养老权益,未来如果有相关赡养或者财产纠纷的话,意定监护人有法律权利,能够阻止违反被监护人意愿的事情发生。
养老不必靠子女
意定监护为老人打开一条新路
李辰阳办理的300多件意定监护案例中,大部分都属于陌生人关系,几乎每一个案件的后面都有一个温暖的故事。但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位老人都能遇到自己的那位有缘人,很多老人既没有法定监护人,也找不到合适的意定监护人,那么这些老人的晚年谁来照顾呢?
陈奶奶今年82岁,去年她女儿上门执意要求卖掉他们现在住的房子,因为老两口不同意,就被打倒在地。
“很多很多老人,到最后工资卡都被小辈拿走了,没有人管他,我心里很难受,我不会走这个路。”意定监护协议签订人陈奶奶说。
陈奶奶从去年开始,就抱定了要为自己养老的心思,但是老两口都已经80多岁,想为自己养老谈何容易,因为按照现有的制度,他们无论是入住养老院,还是住院做手术,以及财产处理都需要法定监护人签字才可以。但是,他们与女儿的关系已经破裂,身边也找不到一个可以信赖的意定监护人。
上海尽美长者服务中心意定监护组应运而生,成立四个月来,已经和四位老人签订了意定监护的协议,其中就包括陈奶奶,前些日子陈奶奶的老伴突发急病住院,作为意定监护人,黄莹和同事跑前跑后忙了好几天。
黄莹介绍说,意定监护组织刚刚成立不久,现在还处于摸索阶段,各项规程也还在不断修改。按照现有的规定,如果老人选择意定监护组织作为自己的监护人,一年意定监护的费用从五千到一万元不等,包含一年四次到六次的探访服务,和不定期的电话及微信探访服务。
在老人出现突发情况后,还会有另外一套系统来做相关的费用计算,前些日子,陈奶奶老伴住院的意定监护收费就是按照一天500元收取,两个人两天共计2000元。
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了2.4亿人,因此需要更多类似的社会组织,帮助那些有特殊情况的老人们安享晚年。
华东政法大学婚姻家事法研究中心主任李霞从 2002年开始关注意定监护相关内容,她目前也是国内较早推动意定监护立法的专家。
“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至少42%的人是属于失智、失能的人,也就是说他们是现阶段需要意定监护制度的这一部分人。政府要推动这项新的法律制度,因为这项法律制度是养老当中的手段之一,所以推动这项制度本身也就是间接推动中国养老事业。”李霞说。
半小时观察:
对于很多人来说,“意定监护”是个新名词,但它其实并非新生事物,《民法总则》将其使用范围扩大到了全体成年人,这为每一个人提供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利,也极大地解决了一些人养老面临的难题。
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虽然越来越多的老人正在从中获益,但这项法律制度的完善,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我们期待更为细致和严谨的法规规则出台,推动成立更多正规的意定监护组织,有组织、有保障、有监督地为有特殊需求的老人们守护好余生。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推荐新闻
- 【 新闻 】 政治进赛场 这回轮到西方暴怒了
- 【 军事 】 出鞘:看国产超音速反舰导弹的未来
- 【 财经 】 国庆节后国内油价或迎三连涨
- 【 体育 】 世预赛-国足客场0-0闷平菲律宾
- 【 娱乐 】 魏晨深夜晒潜水视频 宣布成功求婚女友
- 【 科技 】 6分钟玩转5G:预约领流量 5款热门手机...
- 【 教育 】 沈阳一中学为教师增设“恋爱假”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