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为制造“红色恐慌” 美国这次连自己人都没放过

为制造“红色恐慌” 美国这次连自己人都没放过
2019年11月21日 21:30 参考消息

  原标题:锐参考 | 为制造“红色恐慌”,美国这次连自己人都没放过……

  一向标榜“自由”、“开放”的美国大学校园里,最近气氛不大对劲。

  据美媒报道,美国高校已经被联邦调查局(FBI)“盯上了”。

  这次的“欲加之罪”,是美国高校没有“防住”研究成果流向中国。

 ▲美国大学校园风光 ▲美国大学校园风光

  美国国会本周还兴师动众地举行了听证会,探讨如何限制对华学术交流。

  在此背景下,担惊受怕的并非只有华裔学者或者中国赴美留学生,因为这一次,FBI就连美国本土学者都没放过……

  FBI“出手”,再掀“红色恐慌”

  “技术是军事和经济实力的关键。”

  在11月19日于参议院举行的听证会上,FBI负责反情报的助理局长约翰·布朗说道。

  而大学作为技术研发的重镇,也因此成为FBI的“重点关照对象”。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1月20日报道称,参议院听证会上的证词显示,FBI正在集中力量阻止中美学术及科研人员交流。

  在听证会上,美国国务院负责签证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帮办爱德华·拉莫托夫斯基透露,国务院正决定限制特定人员入境,尽管他们接触的技术可能不受出口管控或其他法律禁令约束。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报道截图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报道截图

  巧合的是,去年11月22日,也是香港《南华早报》的报道指出,美国驻华使馆取消向部分研究中美关系的学者发放10年多次入境签证,进一步加紧了对入境的控制,同时也加大了对接触美国高技术行业的中国人的审查力度。

  当时签证被吊销者数量不多,也只涉及一些在美国研究机构从事研究工作的学者。但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这一趋势却似乎愈演愈烈。

  美国《纽约时报》今年7月的一篇报道指出,FBI和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官员被派往常青藤盟校,警告校方警惕中国学生。

  “政府称这样的打压行动是保护美国的必要措施,但越来越多的人担心,它正在引发一场新的红色恐慌。”报道说。

  事实上,被“红色恐慌”所笼罩的并非仅有中国学生。有美媒发现,美国学生也成为被调查对象。

  据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网站8月1日报道,有美国学生在求学期间曾赴中国交流学习,回国后便受到FBI调查盘问。

  报道称,学术项目合作曾是美国最优秀人才与中国建立关系并加深对华了解的重要途径,如今却受到FBI密切监控。

  这不禁令NPR感叹:“美国情报机构的‘恐华’情结竟然如此之深。”

  美国顶尖高校斥当局“反应过度”

  就因为所谓的“恐华”,FBI等机构已经搅得美国高校科研人员心神不宁,美国国会却似乎对此还不满足。

  美联社11月19日报道称,美国国会在18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要求FBI采取“更有效、更一致”的行动,就所谓“中国威胁”向高校发出警告。

  还要多“有效”呢?在众多美国高校看来,现在FBI和司法部门的行动已经属于“反应过度”了。

 ▲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香港《南华早报》网站) ▲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香港《南华早报》网站)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1月17日报道称,科学家团队常常会分享研究结果,许多大学称既然学术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发表,就没有什么“被窃”之说。

  但报道亦指出,美国当局2018年曾向得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发出警示,认为该中心的多名研究人员可能把机密情报泄露给中国。

  虽然休斯敦联邦检察官最终并未就该案提出任何指控,但MD安德森癌症中心还是在今年4月开除了3名华裔美国科研人员。

  另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7月19日报道,埃默里大学今年5月突然开除了两位出生在中国、但已经是美国公民的教授,二人在埃默里医学院已经工作了23年时间。

  报道引述批评人士的话说,这种打压是根据种族加以区别对待,此举不仅会削弱科研,也是对无辜的研究人员的污蔑。

  面对种种“莫须有”的罪名,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多所美国顶尖高校纷纷发表声明,支持华裔美国科学家。

  “如果我们社区的任何成员仅仅因为他们的出生地、居住地或种族就不公平地承受不被政府信任的负担,那么我们作为一个机构和国家取得成功的核心原则就有可能遭到破坏。”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校长在声明中说。

  “这表明美国越来越没有信心”

  “妄图通过收紧人文交流遏制中国发展荒谬至极,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今年7月8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曾就华裔学者遭受无端调查一事作出上述回应。

 ▲耿爽(外交部网站) ▲耿爽(外交部网站)

  美国媒体同样持此观点,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7月22日指出,美国高校正为“打压政策”付出代价,最大的担忧就是最优秀的华人学者将会纷纷离开,损害美国高等教育的标志性特点——促进世界级研究和科研进步的开放式国际合作。

  为什么美国政府如此一意孤行?香港《南华早报》此前援引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原院长贾庆国的话说,“这表明美国越来越没有信心”。

  “美方现在的所作所为正在令它失去大量人才和资源,这不仅损害到科学家个人,对美国作为科研强国的未来也有着不利影响。”他说。

  “我们应该做什么呢?”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前院长埃利亚斯·泽古尼今年7月在《科学》周刊上略显焦虑地发问。

  泽古尼给出了自己的建议:美国不应以牺牲长期国家利益为代价来服务于短期的安全担忧。

  11月20日,耿爽也敦促美方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的过时观念,正确看待并维护中美在科技、人文领域的交流合作,多做有利于增进中美互信与合作的事。

  “要‘拉手’而不是‘松手’,要‘拆墙’而不是‘筑墙’。”他说。

责任编辑:吴金明

听证会中美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