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平谷区大棚菊花盛开 多个村庄形成特色菊花产业

平谷区大棚菊花盛开 多个村庄形成特色菊花产业
2019年11月25日 18:10 新京报
原标题:平谷区大棚菊花盛开 多个村庄形成特色菊花产业

新京报讯(记者 杨亦静 通讯员 刘杨洋 杜鹏辉)过了小雪节气,气温愈发寒冷,室外百花凋零,而平谷大兴庄镇和东高村镇的菊花大棚里却姹紫嫣红、清香怡人。连日来,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篱下采菊、徜徉花海、品尝美味。即日起到12月15日,第十一届平谷·西柏店菊花美食文化节举办美食积分擂台赛。哪个大棚的菊花最美味?哪家餐厅更有特色?谁家服务最到位?经过食客投票评选出的星级餐厅将获得授牌奖励。种植一片菊花,发展一个产业,连接一批农户,富裕一方百姓,围绕菊花“做文章”,平谷正在推动菊花产业向高质量、高效益全面提升。

大兴庄镇:成为全国最大食用菊花生产基地

大兴庄镇西柏店村位于平谷区西部平原区,距平谷城区8公里,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食用菊花生产基地。从2009年开始,全村开始发展食用菊花产业,目前有60栋食用菊花大棚,种植了10余个品种的食用菊花,成为全国食用菊花的种质资源库。

大兴庄镇养生菊花宴。刘杨洋 摄

西柏店村成为热门打卡地

硕大的狮子头、花色如黛的墨菊、仙气十足的“凤凰振羽”……在大兴庄镇西柏店村的“菊香如意”馆中,数千盆菊花争奇斗艳,给萧瑟季节增添了一份暖意。水车装点、菊花飘香,游客在花海中一路欣赏一路拍照。墙上挂着的“咏菊”“访菊”“问菊”等标牌,再现了古典名著《红楼梦》大观园里咏菊赋诗的场景。

大兴庄镇观赏棚内游客络绎不绝。刘杨洋 摄

今年,大兴庄镇重点打造两个精品观赏棚——“菊香如意”馆和“洳河是好”馆,前者展现菊花的千姿百态、功效价值、品牌文化;后者展现大兴庄镇的历史文明、生态建设、产业发展。

如今的西柏店村菊花大棚整齐划一、外墙进行菊花图案彩绘,已成为不少游客新的旅游打卡地。几十种食用菊花、观赏菊花分期种植、陆续开放,让这里成为秋冬京城一抹亮色。在这里举行的第十一届“平谷·西柏店菊花美食文化节”上,游客既可以到温暖如春的温室大棚观赏、采摘菊花,还能到菊花美食民俗接待户品尝菊花,更可以到平谷美丽乡村参与系列休闲活动。

大兴庄镇的菊花手绘墙。刘杨洋 摄

新一代食用菊花明年全面替代老品种

据悉,西柏店目前有60栋食用菊花大棚,种植10余个品种,培育出的食用菊花品种产量大、效益好,被多个省市区引进种植。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来观光的游客还可尝到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生物中心研发的新一代食用菊花:“燕山白玉”(亦称“白玉2号”)和“燕山金黄”(亦称“金黄2号”)。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生物中心介绍,新一代食用菊花品种——“燕山白玉”和“燕山金黄”自育成以来一直在西柏店村进行试种。经过多年测试,两个品种表现良好,将于2020年正式替换原有的同色食用菊花品种“白玉1号”和“金黄1号”,成为西柏店村的主栽品种。相较于原有品种,新品种花期提前十天左右,观赏效果更好,而且食用起来菊香更浓郁,口感厚实甘甜,蛋白质、维生素C、叶酸、钙等含量更高,且产量更高。

东高村镇:科技种菊花富民增收

无独有偶,在平谷东高村镇,富硒食用菊花也进入了盛花期。东高村镇蔬果年产量1600万公斤,素有“平谷蔬菜第一镇”之称。近年来,东高村镇已实行“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种养回购模式,众多农业特色种植合作社提高了农民收入。

菊花种植采用绿色防控

“2017年我们合作社与北京农科院合作,引进北农一号菊花试种。”村合作社社长陈少博介绍说,现在合作社聘请专业农技师对温室菊花种植进行技术指导,菊花种植已初具规模。“现在,我们又增加了几个菊花品种,今年开始种植陆地贡菊,而且花期成熟早,可以填补市场季节短缺。”

在东高村镇食用菊花日光温室里,两名村民正在采摘菊花。刘杨洋 摄

据介绍,合作社现种植日光温室食用菊花12栋,陆地面积10余亩,主要有农大1号、农大2号等10余个品种,全部采用沼渣沼液种植菊花。

自菊花种植步入正轨后,陈少博就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合作社负责菊花的种苗、专用肥料药剂供给、技术服务和产品收购;公司负责菊花产品的加工、销售和服务;农户按照合作社要求进行菊花种植,再将收获后的菊花卖给合作社。

为实现菊花产业规模化,陈少博在菊花温室安装了应用自动温控、无滴膜、滴灌等绿色防控技术,其中自主研发生产的“日光全自动控温设备”还荣获国家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为了开拓市场菊花销量,今年陈少博又投资引进了菊花烘干机制作菊花茶。

富硒菊花身价高按“朵”卖

位于东高村镇赵家务村南的合作社日光温室旁,几位女村民正围着金黄的菊花精挑细选。这些被精心挑选出来的鲜菊花将被烘干,成为更利于保存、身价更高的菊花茶。“我们的菊花是富硒菊花,巴掌大的菊花经过加工,能卖到几块钱一朵。”合作社社长陈少博说。

在东高村镇,几名村民正在对采摘的茶菊进行初选。刘杨洋 摄

正在挑选菊花的王大姐说:“我年龄大了,能干的工作不多。自从村里开始种植菊花,每年到这个季节,我都来采摘菊花。这儿离我家近,工作之余还能兼顾家庭,特别适合我。”据了解,菊花种植周期长、用工量较大,但采摘等环节用工技术要求不高,因此妇女、老人等劳动力不强的村民都可以胜任。

在东高村镇,茶菊准备进行烘干。刘杨洋 摄

延长产业链 还有菊花饺子和菊花火锅

“菊花不光能当茶饮,还能做成菊花点心、菊花饺子、菊花火锅等美食。”陈少博告诉记者,为了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合作社推出菊花生态旅游。

“我们不光有菊花,还有特色蔬菜。”陈少博介绍,合作社现有日光温室92栋,种植葡萄、小西瓜、油葵等特菜果蔬农产品。“有的游客就爱吃我们这里的辣椒和萝卜,年年都来采摘。”盛开的菊花、火红的辣椒、满地的南瓜……这些农作物让游客感受到浓浓的乡村特色。

新京报记者 杨亦静 通讯员 刘杨洋 杜鹏辉

编辑 穆祥桐 校对 吴兴发

平谷区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