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日媒:台湾地区半导体人才加速流向大陆(2)

日媒:台湾地区半导体人才加速流向大陆(2)
2019年12月06日 00:10 参考消息
原标题:日媒:台湾地区半导体人才加速流向大陆(2)

核心提示:报道表示,中国大陆大力发展半导体产业的方针逐渐明确,这对岛内半导体人才流向大陆的趋势推波助澜。

核心提示:报道表示,中国大陆大力发展半导体产业的方针逐渐明确,这对岛内半导体人才流向大陆的趋势推波助澜。

【延伸阅读】全球半导体第三季出货金额增长12%

参考消息网12月5日报道 台媒称,根据国际半导体设备与材料组织(SEMI)最新数据,今年第三季度,全球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出货总额达1490亿美元,较前一季度增长12%,但较去年同期下滑6%。

据台湾《经济日报》12月4日报道,其中,台湾地区半导体设备出货39亿美元,季增21%,也较去年同期增加34%。中国大陆出货34.4亿美元,季增2%;北美地区出货24.9亿美元,居第3位;韩国出货22亿美元,居第4位,较第2季度减少15%,也较去年同期减少36%。

SEMI全球销售负责人曹世纶表示,全球半导体设备出货金额止跌回升,主要因为台湾地区及北美地区的强劲需求;其中,台湾地区更因为先进制程投资带动,较去年同期增长34%。

台湾《经济日报》、台湾“中央社”都认为,先进制程投资的增加明显带动台湾地区半导体出货总额。其中,台积电增加7纳米与5纳米制程技术的投资,是台湾半导体设备出货居各地区之首的关键。

据报道,台积电今年资本支出或达140亿至150亿美元,可望创史上新高纪录,并且,台积电明年资本支出仍将维持与今年相当的水平。

数据由SEMI与日本半导体设备产业协会共同汇集,全球80多家半导体设备公司每月定期提供资料。

(2019-12-05 00:20:01)

【延伸阅读】台企频繁动作后,全球半导体格局或生变——

参考消息网12月2日报道 日本媒体报道称,松下已决定将半导体业务出售给台湾的新唐科技。日本企业纷纷剥离半导体业务,台湾企业成为接收者。当前,台湾企业正在抓紧获取技术和人才。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11月29日报道,“我们知道(松下)有非常具有价值的技术开发人才,在车载半导体增长有望的背景下,能让我们确保战略有利地位。”11月28日,新唐科技的高管这样解释收购半导体业务的意图。新唐科技和母公司华邦电子通过本次收购,将提高汽车和工业相关的产品研发力。

报道称,接手日本企业业务的不只有新唐科技。2019年1月,世界第四大半导体代工企业联华电子收购了富士通的半导体工厂。2月,工业计算机制造商台湾研华收购了欧姆龙的子公司。

报道认为,台湾企业构筑了作为电子产业聚集地的地位。但在需要时间的研究和技术开发上存在弱点。有观点认为,台湾企业将被崛起的其他企业取代,为此台湾企业开始加快补足短板。

“寻求与日本企业合作和并购的磋商在2016年以后持续增加。”台湾半导体行业相关人士表示。台湾企业收购日本企业业务的倾向今后似乎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在此背景下,全球半导体格局或出现变化。

资料图片。新华社

(2019-12-02 00:15:02)

【延伸阅读】关注中美研发半导体新材料 日媒感叹日本存在感低

参考消息网11月29日报道 日媒称,碳纳米管研究意在代替硅制半导体,该领域主要由中美的大学和新创企业拉动研究,而碳纳米管的发现国日本的存在感却正在下降。

据《日本经济新闻》11月28日报道,直径为1纳米左右的碳纳米管被发现具备重量轻且强韧的特色,在导电性等方面也具备有趣的性能,1991年,由日本名城大学终身教授饭岛澄男在任职于日本电气公司(NEC)时发现。它与呈球状的“富勒烯”和呈片状的“石墨烯”一起,成为2000年前后热门的纳米技术领域的代表性材料。

据了解,在纳米技术研究领域,碳纳米管是一种很独特的材料,直径只有人类头发的5万分之一,能导热导电,硬度是钢铁的50倍。在储存领域,因为其特性为非挥发性,碳纳米管用来当做储存芯片使用,即便断电也不会清除储存在上面的信息。除了读写速度是普通闪存的1000倍之外,同时可提供功耗更低,更具可靠性与耐用性的存储器,而且生产成本更低。

报道介绍,根据碳原子连接方式的不同,碳纳米管分为容易导电的金属型,以及与硅具有相同性质的半导体型两种。将其用作电子元件的研究一度较为活跃,但因无法顺利分离金属型和半导体型,一直没有取得明显进展。

2016年,富士通的半导体子公司“富士通半导体”与总部位于美国的Nantero公司达成协议,双方致力于碳纳米管存储器的开发与生产。

据报道,美国的Nantero拥有精密制造碳纳米管的自主技术,该公司计划在2020年之前造出容量为2MB-16MB级别的试制品。这种产品与目前主流的闪存形成竞争,据悉其耗电量不到四分之一,能用于各种信息终端设备。

富士通半导体的统括部长代理斋藤仁期待称,“将成为符合所有产品都接入互联网的物联网(IoT)时代的存储元件”。

报道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8月集成约1.4万个以上的碳纳米管,开发出了成为CPU(中央处理器)核心部分的电路。还驱动了简单的程序。

熟悉碳材料的名古屋大学教授伊丹健一郎评价称,“这是划时代的成果,显示出能实现理论上可行的创意”。其还补充说,未来如果能如愿合成所需的碳纳米管,“有望实现进一步发展”。

在中国,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也在开发采用碳纳米管的运算元件。

报道指出,日本的碳纳米管的应用预计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等方面具有潜力,在材料领域较为活跃。但是,电子领域的应用研究随着日本国内半导体厂商的衰落而低迷。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的名誉研究员汤村守雄表示,“就算在大学有出色的研究,也没有企业来加以实用化,而且国家的支援也不够。必须磨练强有力的技术,避免败给海外企业”。

(2019-11-29 00:21:01)

【延伸阅读】全球十大半导体厂商集体传来好消息——

参考消息网11月20日报道 日媒称,全球半导体厂商的业绩正在复苏。10家大型企业2019年7至9月(截至11月14日发布的财报)的净利润与上季度相比,时隔4个季度转为增加。IT巨头的数据中心投资呈现复苏态势,半导体行情触底的氛围正在加强。此外,5G商用化也成为利好因素。但不确定因素很多,慎重的观点仍根深蒂固。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11月19日报道,韩国三星电子和美国英特尔等市值前十名的企业7至9月(一部分为8至10月等)净利润,比上季度增加近三成。净利润达到188亿美元(1美元约合7元人民币),时隔3个季度回升。

业绩明显恢复的是开发CPU(中央处理器)和GPU(图形处理器)的企业。

大型图形处理器制造商英伟达11月14日发布财报,该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电话记者会上自信地表示,“第三季度(8至10月)表现强劲,预测第四季度(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会进一步改善。成为基础的是人工智能(AI)。深度学习将成为巨大商机”。

报道指出,英伟达8至10月的净利润同比减少27%,但与5至7月相比增长六成。预计英伟达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的销售额为28.91亿~30.09亿美元,与上年同期(22.05亿美元)相比将大幅增加。

报道认为,全球半导体行情向好的氛围正在增强。据日本野村证券的调查显示,谷歌、微软、亚马逊和脸书等美国IT企业4至6月设备投资额,比上年同期增长5%。相比2019年1~3月(减少10%),出现复苏。英特尔首席执行官罗伯特·斯万表示,“云服务企业正在恢复”,显示出对未来的期待感。

此外,起推动作用的还有5G商用化,如果5G推动数据量增加,数据中心需求将随之增加。

不过,各厂商的业绩远远低于被称为“半导体超级周期”的2018年水平。10家企业7至9月合计的净利润额仅为峰值(2018年7~9月)的约六成。涉足DRAM的美光科技将2020财年(截至2020年8月)的设备投资同比减少,对未来保持慎重的观点依然很多。对设备投资持积极态度的三星也指出,需求增加“原因是以贸易摩擦为背景,客户正在增加库存”。

此次统计对象为三星、台积电、英特尔、英伟达、博通、德州仪器、美光科技、SK海力士、模拟装置公司、美国超微半导体公司。一部分包含市场预期。

资料图:一名男子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英特尔展台参观。 (新华社)

(2019-11-20 00:15:01)

【延伸阅读】半导体的春天要回来?最新迹象出现了——

参考消息网11月18日报道 台媒称,美国半导体生产设备公司应用材料财报预测优于分析师预期,英伟达财报也强于预料,这两家业者一个是台积电设备供应商,一个是台积电的客户,如此表现似乎预告半导体产业的春天来了。

据台湾《经济日报》11月15日报道,应用材料盘后股价大涨4%。英伟达盘后股价也上涨1%。

报道称,应用材料当地时间11月14日发布财报,预估本季营收将在41亿美元(1美元约合7元人民币),彭博调查分析师意见预估为37.1亿美元。该公司CEO加里·迪克森发布新闻稿说,这样的结果“反映半导体设备需求良性上扬,加上本公司执行力强。”

报道还介绍,英伟达公司当地时间14日也发布财报,年度第三季营收为31.1亿美元,不计部分成本的每股获利为1.78美元。彭博调查分析师意见原预估营收为29亿美元,每股获利为1.57美元。

英伟达表示,预计数据中心芯片业务将出现“强劲的连续增长”,抵消该公司GeForce笔记本显卡和其他游戏系统组件的销售颓势。

资料图片。

(2019-11-18 00:26:01)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