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莒县过门笺:全村仅剩一人坚持的非遗手工艺

莒县过门笺:全村仅剩一人坚持的非遗手工艺
2020年01月08日 18:48 新京报
原标题:莒县过门笺:全村仅剩一人坚持的非遗手工艺

曾经8000门过门笺需要一家人忙活一整个冬天,而现在机器制作只要几天

新京报讯(记者 杨亦静)吃团圆饭、贴春联、放鞭炮……除了这些全国统一的年俗外,各地都有自己的一些特色民俗。在山东日照莒县,过年时会在门楣上粘贴“过门笺”,这种类似剪纸窗花的手工艺品,已经流传了千年。莒县阎庄镇大柏林村是当地有名的过门笺制作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大部分人都从事门笺的制作,进入2000年后,随着机器的出现和人工成本提高,村里人逐渐放弃制作门笺,只有非遗传人史龙江还在坚持手工制作门笺。

一个木墩、一把木棰、几十把刻刀和彩色的纸张,时间没有改变史龙江对过门笺制作的热爱,只有门笺上文字内容的变化显示了时代的变迁。今年1月1日,村里的过门笺博物馆正式成立,里面展示了几十年来不同的门笺。近两年,村里举办门笺大赛,吸引不少附近村镇的村民参加,史龙江也收了两个徒弟,门笺制作手艺有了传承。

史龙江制作的鼠年过门笺。于鸿运 摄

机器取代了人工

临近鼠年春节,阎庄镇大柏林村的史龙江设计了一幅新款过门笺,“中间的图案是粮仓,上面的‘五谷丰收’是阴刻,显示里面的粮食都满了,上面紫气东来用的是子鼠的谐音,下面的两只老鼠吃饱了有钱赚。”朴素的话语、精致的刀工和美好的寓意,史龙江每年冬天都会制作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过门笺,粘贴在家家户户的门框上,五颜六色的过门笺增加了节日气氛,也表达了最朴素的祝福。

“过门笺,落门笺,落到地上都是钱。”在山东日照莒县、临沂一带,过年时会在门框上粘贴“过门笺”,过门笺类似于剪纸,使用彩色的纸张,用刻刀制作出寓意美好的文字、花纹和图案,一般来说,一门上会粘贴6张6色,寓意是六六大顺。

6张6色过门笺寓意六六大顺。于鸿运 摄

大柏林村是莒县有名的过门笺专业制作村,村支书史万新告诉记者,过门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上千年的历史,而大柏林村制作过门笺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明末清初,到现在已有几百年的传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过门笺生意兴隆,全村200多户,有150多户都从事这门传统手艺,在当地周边的十几个乡镇都很畅销。进入到2000年之后,过门笺制作机器出现了,机器制作产品速度很快,在过去,8000门“过门笺”制作,需要一家人忙活一整个冬天,但机器制作只需要几天。

渐渐的,村里制作过门笺的手艺人越来越少,2011年后,全村只剩下史龙江一个人还在坚守着这一份手工艺。

村里只剩史龙江还在坚持手工制作。于鸿运 摄

自制40多把专用刀具

过门笺的制作虽然和剪纸很相似,却还有一些不同。“每一幅‘笺子’都需要一个‘样子’”,在当地的方言里,过门笺读作过门“签”,而“样子”的意思就是模板。

在刻纸制作之前,手工艺人需要将两三层牛皮纸粘贴在一起,再运用自己的想象和绘画功底,设计出一幅“样子”,有了这个模板,再用红棉纸或者不同颜色的彩纸按照模板的样子进行裁刻。

一般来说,过门笺上会有一些吉祥的话语,比如“五谷丰登”、“紫气东来”等,镂空的背饰有方孔钱纹、万字纹、水波纹等,比较复杂的款式还会有生肖图案,笺子的下部会呈现多种多样的穗状。

1966年出生的史龙江,从小就跟着父母学剪纸、做过门笺,从80年代自立门户至今,已有35年。“每年农忙的时候在家种地,有空就打打工、干建筑活,到了冬天,就开始做过门笺。”史龙江说,以前没有现成的彩纸,制作笺子前还需要染纸,“制作工具主要有三样,实木墩、木棰和刀具。”

用木墩木棰手工制作过门笺。于鸿运 摄

制作过程都在木墩上操作,将彩纸在模板上对齐,用刻刀对准镂空处,再用木棰敲打刻刀尾部,刀子就刻下去了。史龙江的刀具有40多把,分为平刀和弯刀两种,平刀有大有小,弯刀各种各样,可以制作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各种图案。

这40多把刀具大部分是他自己亲手用钢条打的,还有几把是祖传的,而用来敲击刻刀的木棰已经用了几十年,上面都有了深深的凹槽。

从“保卫祖国”到“富强民主”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冬天天气寒冷,年轻的史龙江会在炕头上制作门笺,当时过门笺价格五分钱一门,一门就贴一个门楣上。制作技术炉火纯青的史龙江,十来分钟就能做好一张小幅的门笺,“最多时,一个冬天做了两千多张。”

过门笺粘贴时有一定的讲究,六种颜色的排序不能乱。在当地人眼中,紫色和红色一样,都是很吉祥的颜色,“东边第一张是紫色的,寓意紫气东来。”史龙江说,后面的颜色依次是红色、黄色、绿色、粉红和蓝色,“这是按照一天中天色的变化排序的,红色是出生的太阳,黄色是正午的太阳,粉红是日落时,等太阳下山时天就变成了蓝色,而绿色是代表生机。”

从幼年看老一辈做笺子,到后来自己亲手设计、制作,几十载光阴,史龙江早已算不清自己参与过多少张过门笺的制作。

“虽然都是笺子,每个年代的都不太一样。”拿出老一辈留下来的模板,史龙江陷入了回忆。上世纪五十年代,朝鲜战争打响,“保卫祖国”是当时最受欢迎的笺子,一块已经有些变色的模板,他一直存着。到了六七十年代,国家开始“破四旧”,“不让做迷信的,甚至不让贴笺子,我们就做一些毛主席语录。”史龙江说,当时的笺子会有一些“东方红”、“毛主席万岁”、“艰苦朴素”的字样。

等到80年代,改革开放了,国家开始实行计划生育,过门笺也有了变化,“优生优育”、“关爱女孩”等开始出现在过门笺上,文字下面还会配有计划生育的图标,也是从那个年代开始,史龙江独当一面,自立门户制作笺子。90年代是手工门笺流行的最后几年,“学法用法”、“依法治国”出现了。

“以前家家户户门小,笺子的尺寸也小,到了80年代后,门变大了,过门笺也大了。”史龙江回忆,生意最好时,大柏林村做的笺子不仅贴遍日照、临沂,连东北许多闯关东老乡都会慕名来购买。

为青岛理工大学做的过门笺。受访者供图

近两年,史龙江做的最多的门笺,除了带有生肖元素的新年款外,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一门是六张,所以在制作时也会根据内容在每一张笺子上合理分配字数,“比如核心价值观就是每张两个词,而新春的则是‘祝你新年快乐’六个字,一张一个字。”

一张小小的过门笺,显示了时代的变迁。

“愿意学我就教”

“这也不是我的情怀,我就是喜欢做这个,是一个爱好,希望它能传承下去。”近些年,村里已经没有人和史龙江一样愿意手工制作门笺了,一门的价格从过去的5分钱涨到了现在的5块钱,有些比较大的一张可以卖30元,但对于如今的物价来说,继续做门笺无疑是一份赔本买卖。

村里只有史龙江在坚持制作,难免有些落寞,好在过门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有不少大学生前来学习、实践,当地的中小学也会设置手工艺课程,邀请史龙江教孩子们制作门笺。“过去,我们的手艺都是传内不传外的,现在文化传承不容易,只要愿意学,我都会亲自教。”

过门笺比赛现场。于鸿运 摄

去年年初,大柏林村举办了首届过门笺制作大赛,史龙江被邀请做主持人和评委。

今年元旦,村里的过门笺博物馆正式落成,里面展示了各式各样的作品,村支书史万新说,博物馆收录了一些有特色、制作精良的作品,用玻璃裱好,希望有更多人了解、喜爱这一中国传统手工艺。

过门笺博物馆。于鸿运 摄

如今,史龙江收了两个徒弟,过门笺的手艺后继有人。

莒县小店镇的于鸿运是其中一个徒弟,“做过门笺不挣钱,师傅靠打工来传承手艺,我们也有点其他收入,希望能继续传承下去。”

史龙江和徒弟于鸿运。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记者 杨亦静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何燕

手工艺剪纸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