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环球时报社评:如何看中国大规模增加从美进口

环球时报社评:如何看中国大规模增加从美进口
2020年01月16日 19:53 环球时报

  原标题:社评:如何看中国大规模增加从美进口

  中国承诺在未来两年从美国增加进口2000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这对中国是坏事吗?以及中国能够落实这个承诺吗?都是焦点。

  首先,中国对美顺差的确太大了,中国赚取的外汇很大一部分又都买了美国的国债,让美国花那些钱,从长期看这不是理想的贸易—金融结构。朝着贸易平衡靠近是中美经济合作更加健康的方向。

  当中国对美贸易顺差过大时,它就变成了美国的一个对华政治武器。我们扩大从美进口,相当于拆解美国这个武器的过程。中国从美进口多了,就增加了反制美国的武器。过去中国从美一年进口200多亿美元农产品,中国停购那些农产品,对美已经构成很大政治压力。当我们的这一项购买量达到400多亿美元时,美国就进一步“被套住”了。

  落实未来两年从美多进口2000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一方面中国要努力,另一方面美方需做出全力配合,提供中国市场确实需要、而且有价格竞争力的产品。中国已是市场经济,大部分进口企业是民营的,还有很多是外资企业,政府命令不了它们。另外,消费者不会出于政治考虑购买产品,对这一切美方是清楚的。

  执行中美第一阶段协议决不可能出现那样的局面:美国强卖,中国政府出钱买一堆没用的东西堆在库房里,而欧洲日本东南亚等其他市场的优质产品原本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被强行挤掉了。那将违反WTO规则,其他贸易伙伴会向WTO告中国,也会在中国闹成笑话。

  所以真正实现中国对美国商品进口的大幅增加同时也是对美方的挑战,甚至是对美方更大的挑战。如果美国企业就是不争气,特朗普总统的谈判团队是救不了它们的。

  还有一些人担心,中国经济在下行,扩大进口哪来的市场空间呢?这就是中国自己要逼自己了。中国过去几年的消费一直快于GDP增长,今明两年我们必须做到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只要中国经济保持正常良好的运行,比如今年进口能够增长4%,就足以容纳增加的这部分进口。加上今明两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是大概率事件,实际完成从美进口的增加有可能更轻松些。

  综观中美第一阶段协议,它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方向是一致的。除了促进中美贸易平衡,还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外部投资创造更有利的环境,这些都是中国对外开放必须坚定不移的方向。贸易战既是压力,我们也要尽量把它转化成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动力。封闭和保守对中国有着综合风险,对外越开放,就越能倒逼我们的改革。

  有人说,那当初接受美国的全部条件不就行了?这样的质问非常幼稚。中国反击美国贸易战的22个月不仅回击了美国要中国自废高科技武功等企图,而且打掉了它的气焰,让美方确信了中方不是好惹的。无论欧盟还是日本都没有勇气和能力与美国进行如此高强度的较量,这必将增加美国今后对激进对华政策将面临中国强硬回击的预期。一旦缺少这样的对华认知,美国在各领域对中国的要价都有可能失控。

  处在今天战略位置上的中国注定会有很多难处。让我们不怨天尤人,不患得患失,坚定、智慧地处理不确定性有些高的中美关系。

点击进入专题:
中美经贸磋商

责任编辑:张申

中美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