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9.3分纪录片揭露中国医护生存现状,“我怕死,但我不能死”

9.3分纪录片揭露中国医护生存现状,“我怕死,但我不能死”
2020年03月21日 18:00 中国新闻周刊

  原标题:9.3分纪录片揭露中国医护生存现状,“我怕死,但我不能死”

朱良付医生在为中风患者做检查朱良付医生在为中风患者做检查

  “天天就这样作息不规律,工作量大,我担心我会突然死掉,但是我不能死,我家庭的责任没有尽到,医疗责任也没有尽到。”河南人民医院的脑血管病急救专家朱良付说道。

  他每天的工作是将突发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从死神手中拉回来,可就是这么一位专职抢救猝死病人的专家,害怕自己猝死。

  朱良付心中有一笔账,现年44岁的他是主任医生,培养这样一名医生差不多要25年时间。“如果我死了,那就是浪费国家资源。”

  这一幕自白发生在热播纪录片《中国医生》中。

  《中国医生》纪录片团队在六所公立三甲医院拍摄一年,从3000多小时的素材里剪辑出9集纪录片,展现了二十多位医护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其中,有哈佛医学院评为全球第一的脊柱侧弯修复专家,有16岁考上医学院的“神童”医生,也有正为医患关系困扰的年轻医生等等,让我们得以一窥中国医护人员在职业不同阶段的真实状态。

  “行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不能死”的朱良付是脑卒中(又称“中风”)手术的资深专家,他一手创立了河南人民医院的脑卒中救助绿色通道。当患者被送到医院,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快速完成检查、拍片、手术,在黄金救治时间内接受治疗。

  朱良付曾经为一位中风老人做脑血管疏通手术,可手术并发症导致病人最终不治。作为主刀医生他很伤心,老爷子慈眉善目的,两人很聊得来。

  老爷子的太太觉得是朱良付把病人害死了,冲他发泄,“我想把你撕成碎片”。责难完,她又话锋一转:我这几天血压高了,你再给我看看。

  他琢磨着,虽然老太太投诉了他,但也认可他是个好医生。这里面的人性,需要时间来消化。

  “有些并发症的病人死掉之后,他家属不理解,觉得好像是我们医生把这个病人整死了。实际上,医生肯定百分之两百是想救他的,低概率事件发生之后,医生并不比家属就难过得少。”朱良付很无奈,他每天在病区和手术台两点一线之间奔忙,帮助大多数患者从鬼门关拉回来。可人体不是有标准参数的工业制品,手术不可能万无一失。

  当他经手的患者出现并发症,他会到医院的走廊静一静,走廊两边写着中外医学名家的语录,其中一代内科名医张孝骞说的“行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让他尤以为然。

  为了保护自己,朱良付也想了些办法。

手术前,朱良付和家属解释手术风险并录音手术前,朱良付和家属解释手术风险并录音

  在手术之前,他会向家属解释手术可能导致的并发症,一边拿着手机把谈话录音保存。万一事后出现纠纷,有录音为证。

  医患矛盾是中国400万医生群体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1月20日,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陶勇被患者砍伤双手和头部,倒在血泊中。这位37岁的医生是眼底病领域的权威,在诊疗中多次为患者垫付手术费,无论是医术还是医德都是无可挑剔。如今,他的双手却无法再拿起手术刀。

  令人揪心的是,在事发前一个月,陶勇医生还在网上为民航医院杨医生被砍事件声援。3月10日,陶勇医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呼吁各界关注医患矛盾,“让善良的医护不再受伤害,这比我继续眼科事业还重要。”

  当然,大多数情况下,医生和患者是相互依靠、共战疾病的关系。

  豆瓣网友Ailee在《中国医生》影评中写道,“没有亲身经历就很难感同身受,当过患者,体会过医生带给我的温暖,所以更加迫切地想要成为一名好医生”。她曾是《中国医生》主人公邱勇医生的病人,在这位脊柱侧弯矫形专家的治疗下,她恢复了健康,并立志学医。

  保命还是保尊严?

  《中国医生》没有刻意渲染的音乐,不刻意拔高和赞美,还原了医院里各群体本来的样子,也让人重新审视中国人的生死观。

  不论是等待脐血救命的小孩,还是医药费告急的重度烧伤老人,医院里直面死亡的人们更多是没有表情的。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即将上手术台的医生们,在千钧一发的环境中往往会和同事说两句笑话。

  医院里,分分钟有人出生,有人死去。有时候,面对生死抉择,生命和尊严不能两全。

  一个周六下午,南京鼓楼医院急诊主任医师王军接到电话,有位老人20分钟前从2米多高的地方摔倒,正在往急诊科送。

  王军赶到诊室外面接人。

  老人没有了呼吸和心跳,瞳孔放大,情况十分危急。

  送复苏区,王军冷静地指示。

  接下来,他一边给老人做心肺复苏,一边指挥医护人员组织急救——接监测仪,准备自动心肺复苏机,配置多巴胺。

  抢救的第13分钟,老人没有恢复心跳。王军来到家属面前打预防针,他直言心跳骤停的最佳抢救时间只有6分钟,老人在送往医院的路途中已经错过。

  抢救的第30分钟,老人依然没有脉搏,根据他长达25年的临床经验,30分钟内还没救活就基本没有希望了。这时,第二拨家属赶到,气氛变得紧绷,一位家属拳头攥得紧紧的。

  抢救的第45分钟,第三拨家属赶到,一位女士扑在老人身边嚎啕大哭。经过长时间的机械按压,老人的胸口已经出现凹陷,王军知道继续按压下去是徒劳,但是不敢放弃。

王军在为家属解释急救情况王军在为家属解释急救情况

  “有时候我们明知道不可能,也还是要去做一些努力。这对家属是一个交代,家属接受不了医院是不作为的。”王军深谙家属心态。

  抢救的第60分钟,全部家属赶到。

  是时候开口了,“如果你们同意的话,我就暂时不压了,再压他骨头会断裂,嘴巴无法闭拢,我就不让他受罪了,好不好?”

  王军提出停止按压,保留呼吸机。这是一个折中的做法,让家属陪老人度过最后的安宁,又为老人争取了生命最后的尊严。

  希波克拉底誓言中,医生承诺将首先考虑病人的健康和幸福,将尊重病人的自主权和尊严,保持对人类生命的最大尊重。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医生保全病人尊严的意愿和家属渴望尽力抢救的心情是矛盾的。

  医学的发展无止境,这就注定了它在每个时代都有局限性。面对一些救不回来的病人,职业教养让医生倾向做没有伤害的治疗——如果病人无法有尊严地活着,那就不要用过度医疗徒增他的痛苦。

  但是,有些家属希望通过医疗仪器吊着病人的一口气。其背后的原因很复杂,有的是期待尽力抢救之后有奇迹出现,有的是等着家属赶来告别,还有些是图老人高额的退休工资。

  当病人陷入昏迷,治疗方案最终取决于家属的选择。在生命和尊严不能两全的情况下,急救医生在两者之间调和,不仅考验医术,还需要有医德和谈判技巧。

  难以坚持的职业

  在纪录片中,几位医生不约而同坦言这是个难以支撑下去的职业。

  2016年,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曾发布调查《10年间中国医学毕业生的培养与损耗趋势:全国性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超过84%的中国医学生最终没有从医。

  除了频发的医患冲突,超负荷的工作强度是另一个让医学生不敢进入行业的原因。

博士毕业后进入南京鼓楼医院的徐晔,需要经过几年住院轮班和急诊室值班训练才能出诊博士毕业后进入南京鼓楼医院的徐晔,需要经过几年住院轮班和急诊室值班训练才能出诊

  2016年,英国卫生大臣杰瑞米·亨特效仿中国医生培养体系,要求英国初级医生增加工作时间,实行轮班制,引发英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医生罢工。而在中国,不管是初级医生还是顶级专家,超强度的工作量是常态。

  在《中国医生》中可以看到,南京鼓楼医院的急救室原本计划放置10张病床,但最多的时候收了26个病人,病床实在不够了,就把病人放在地上抢救。

  该院的心胸外科主任医师王东进是主动脉夹层手术的专家。这种病致死率在50%以上,手术危险系数极高。每天,长三角慕名而来的病人络绎不绝,王东进的手术常从早上8点排到晚上1点。

  动辄数小时的手术是体力活,王东进调侃自己累得“要残疾了”。他得了严重脊椎病和腰椎病,晚上疼得睡不着觉。最难受的时候脖子转动不了,需要带着颈托上手术台。长时间站立还导致了腿部静脉曲张,他需要每天穿弹力袜缓解症状,否则“站台站不住是会被淘汰的”。

王东进常年站手术台得了腿部静脉曲张,需要每天穿弹力袜缓解王东进常年站手术台得了腿部静脉曲张,需要每天穿弹力袜缓解

  为了保持稳定的状态,他向医院申请在库房放张按摩椅,实在撑不住了就去按摩十分钟,再上手术台给病人心脏“拆炸弹”。

  太累的时候靠什么坚持下去呢?纪录片中医生们给出的答案一致,那就是成就感。一位主任医生形容患者的情感反馈就像在给自己输氧,让他在精神和身体双重压力之下能缓过来。

  新冠疫情突袭之下,吃苦耐劳的中国医护群体成为公众焦点。《中国医生》顺势提前一个月在网络平台播出,伴随着抗疫前线的医生故事,抚慰了大众焦虑的心。

  如今,中国医生仍在各地抗疫一线奋战,人们对这个古老职业的敬意和理解,久违地达到了它本该获得的高度。疫情终究会过去,但愿对医生的尊重不会过去,因为不管什么年代,这群人始终在为我们的健康战斗。一时赞美虽好,不如理解常在。

责任编辑:张建利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