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历时20年,他们用2000多张图纸复原了圆明园,还有这些重大发现

历时20年,他们用2000多张图纸复原了圆明园,还有这些重大发现
2020年07月23日 10:41 解放日报

  原标题:历时20年,他们用2000多张图纸复原了圆明园,还有这些重大发现

  位于首钢国际创忆馆的“重返·万园之园”数字圆明园光影感映展近期开展。清华大学郭黛姮教授团队历时20年,用2000多张图纸对圆明园进行了数字化复原。

  西洋楼的设计为何既不遵循中式建筑规律,也不遵循西方建筑规律?“武陵春色”的建造与九龙夺嫡有何关系?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采访了数字圆明园项目组研究员朴文子,讲述圆明园复原中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用什么复原圆明园?

  我们一共整理了2000多幅图纸。从2000年开始,课题组就开始在建筑学院图书馆和资料室、中国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吉美博物馆、枫丹白露博物馆等处查阅了样式雷图、四十景图等原始档案,还有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圆明园大木作则例》、《九州清晏》等相关史料。

  我们还采用传统手工测量、三维激光扫描、摄影摄像等方法对圆明园遗址和遗物进行了实地调查。此外,收集了民国至今的文献资料、研究专著100余册,及相关研究论文数百篇。

  数字圆明园光影感映展近期开展。

  复原中有哪些新发现?

  我的研究领域主要在西洋楼。一般来说,中式建筑大多遵从皇家建制,复原会比较有规律性。当时的西方处在巴洛克时期,建筑也非常精准。西洋楼是一个中西合璧的作品,但我们研究发现,它的设计“既不中,也不西”。

  巴洛克的建筑大多沿用几种经典柱式,不同柱式有固定的直径和高度的比例,如1:7、1:9。但到西洋楼就不这样了。比如西洋楼里第一个建筑“谐奇趣”,柱子没有遵从经典柱式的固定比例,比1:7更小,显得特别敦实。墙体也异常厚重,从剖面结构看,它的墙体外面是很厚的石料,里面是砖,砖里还有木质结构。我们还咨询了欧洲的专家,想弄明白这是为什么。

  其实研究西洋楼,不仅要从比照建筑规律,也要设身处地地考虑当时设计师的想法。当时郎世宁等几位来华的传教士们向乾隆皇帝宣传西洋的喷泉、各式巴洛克建筑,乾隆皇帝便请传教士设计建造西洋楼。传教士们并非建筑专业出身,来华时带了大量西方书籍,就照猫画虎设计了西洋楼。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不出事故是第一要务。这就很好理解,它的墙特别厚,柱子也异常墩实,并不完全遵循建筑规律。

  西洋楼十二兽首喷泉。

  关于西洋楼水利方面的研究,我们曾经特别困惑,整个海淀区都地势平坦,那时又没有电,水是怎么抬上去的?欧洲的专家学者首先发现了传教士之间往来的书信,提到了西洋楼的水利。此外,几位传教士都没有机械背景,他们的书信中附带了他们携带书籍的书单,我们根据书单找到了一本关于建筑水利的书,这才复原了西洋楼喷泉模型。

  关于西洋楼的色彩,我们曾经一直以为是素色。现场考察时只有白石、青石或花岗岩,颜色都比较素。历史照片也都是黑白的,墙面深深浅浅,但看不出颜色。

  直到一次我们去到圆明园管理处,他们在仓库收集了很多碎片的琉璃构件。我们去了一看,发现有些构件造型独特,有一点巴洛克风格的元素。比如一些根条、叶子、果实,还有贝壳、浪花卷等等。我们就想,这些琉璃构件会不会是西洋楼的,因为整个圆明园只有西洋楼是这种风格。

  于是我们采集了琉璃构件的一些信息,根据西洋楼的老照片比对。西洋楼一共十多个建筑,还有桥、亭子等等,每个建筑有4个立面,还有立体的环廊等等,要找一个莴卷非常困难。我们耗费大量时间,终于在谐奇趣的一张照片上找到了很多琉璃构件的对应位置。进行色彩复原,发现原来整个建筑都是彩色的。

  终于在谐奇趣的一张照片上找到了很多琉璃构件的对应位置。

  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照片里有深灰色、浅灰色,也有比较白的颜色;琉璃构件也有深蓝色、浅黄色等。但等我们按照图样花纹和尺寸把色彩复原,发现照片和实物颜色深浅正好是相反的:浅黄色的琉璃在照片中反而显色非常深的,深蓝色的琉璃在照片中反而显色特别浅。我们请教了欧洲的摄影专家,他们告诉我们,这些照片拍摄比较早,当时每个摄影师自己调配显影液,配方各不相同,成像的效果和他使用的显影液有关。

  为什么要进行复原?

  公众对圆明园的认识主要是两个事件,一个是1860年前后近代史中的圆明园,另一个是近几年圆明园兽首陆续回国。我们曾经做过一次网上调查,叫“我说圆明园”,90%人对圆明园的认识就是两句话:圆明园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圆明园是帝王骄奢淫逸的场所。

  我们更想表达的是,圆明园中有很多文化积淀,它荟萃了清代最高水平的造园的艺术和记忆,圆明园最大的价值在于它被毁之前。我们希望大家看到这些,不仅是我们近代的屈辱史。

  圆明园被称为“万园之园”,它既是中国园林艺术的集大成者,也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精神追求。“武陵春色”一景典故取自《桃花源记》。有学者认为它的建园和康熙四十七年的废太子事件相关。当时朝政动荡,皇子分裂,政治斗争十分复杂。已被晋封为雍王的胤禛韬光养海,低调为人不动声色,在园中建造了“武陵春色”等几处仿历史名人的文人园林,把自己打扮成清心寡欲的富贵闲人。

  武陵春色-乐善堂书屋。

  原文形容,“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武林春色周围营造了一圈山丘,山外又环绕了一圈水系,形成一个世外桃源。站在景区里完全看不到外面,这是非常静谧的一个空间。从《圆明园四十景图》中也能看到,整个建筑群都是原木色,非常素雅。乾隆皇帝十五、六岁时,他的父亲让他住在这里安心读书,这处园林一定程度也反映了古代帝王的精神追求。

  清代每年春季皇上亲自耕稼,还要到先农坛祭祀。在圆明园中种田是皇帝及后妃每年春季首先要做的一件大事。圆明园北部留有大面积农田,也是皇家重农耕种的需要。此外还有淡泊宁静景区,原名“田字房”,周边稻田弥望,河水周环。

  还有一个景区从前叫“金鱼池”,乾隆为其改名“坦坦荡荡”。我们发现一个记载,有一年他早上来喂鱼的天数达到174天。他在《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众》中写道,维鱼矣,我知鱼乐,我蒿目乎斯民。他对金鱼池的立意借鉴了庄子的知鱼乐的典故,认为喂鱼不单纯是来休闲和消遣,他把鱼儿当成自己的子民了。他在鱼池中间做了很多的鱼窖,北方的冬天比较冷,鱼窖里面温暖一点,他希望他的鱼儿在里面安居乐业。

  旧照片中的“万方安和”。

  乾隆皇帝多次下江南,圆明园里中也有不少写仿景观。有西湖十景,有柳浪闻莺,有曲院风荷。比如曲院风荷,是一个造酒作坊,没有彩画,没有油漆,非常朴素。仿江南景观外,还有仿仙境,比如方壶圣境、海岳开襟。

  数字复原有何好处?

  首先,圆明园是清朝五代皇帝陆续修建的,每个时期景观都有变更。如果复建,要复建哪个时期的圆明园实在不好说。

  另外,圆明园被毁程度很高,很多文物流失在外,很多资料大量缺失,复原研究是不断更新的。做复原研究时,如果按照某一份资料做,未来我们发现其他资料,很可能推翻先前的结论。

  之前有这种例子,比如西洋楼,一直有很多的石构件残存。在海晏堂主楼二楼,有一处栏杆和石柱的衔接处。从奥尔默拍摄的老照片上看,衔接处是拍不到的,没有图纸绘制,也没有其他资料来证明栏杆跟柱子是什么关系、它们怎么连接在一起。所以我们最初只是把栏杆和柱子先做成各自独立地放在这里。因为这根栏杆切割处很独特,2015年我们尝试虚拟拼接,把相关结构做了扫描,用点源数据拼合之后,发现他们两个完全是吻合的。

  朴文子在讲解琉璃构件。

  后续有何计划?

  这次是数字圆明园第一次长期展览。此前我们做过很多关于圆明园的活动或展览,不过时间都比较短,每期一周左右。但公众非常喜欢,每天都是爆场,接待压力也比较大。公众的热情给了我们很大的动力,我们一直希望找一个可以长期展览的地方,这次我们也得到了多方支持。

  开发文创产品方面,我们在谈一些合作,未来我们会推出一些线上产品,一些比较有趣味性的书籍,还有一些周边的产品,比如冰箱贴、铜版画等等。

  栏目主编:樊江洪

  文字编辑:樊江洪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文内图来自数字圆明园公司

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浪新闻客户端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官方微博:新浪新闻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