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从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到最早的团中央机关旧址,新老渔阳里能否贯通?

从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到最早的团中央机关旧址,新老渔阳里能否贯通?
2020年07月23日 20:39 解放日报

  原标题:从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到最早的团中央机关旧址,新老渔阳里能否贯通?

  99年前的今天,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作为党的诞生地,上海同时也是党诞生前的孕育之地和诞生后的早期活动中心。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到1933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被迫迁往瑞金,在近12年的时间里,除了有几次短暂迁离,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及各级机构都设在上海。

  聚焦建党和中共中央早期在沪活动,近年来上海启动了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修缮开放革命旧址、提升展览展陈功能,同时,在理论课题、活动项目、文艺作品方面也各有新成果。

  今天,一场围绕“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的专题通报会在上海市政协举行。委员们在点赞“这是生动的党课教育”的同时,也关注起一条小小通道的贯通,并为之呼吁。

  委员们为什么关注一条不足百米的通道?因为,它在两个“渔阳里”之间。

  环龙路渔阳里(今南昌路100弄),一般叫做“老渔阳里”。老渔阳里2号是陈独秀初到上海时的住所,也是《新青年》编辑部所在。1920年6月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在此成立,它为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领导下,1920年8月22日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在霞飞路新渔阳里6号成立。“新渔阳里”就是现在的淮海中路567弄,曾名铭德里,它位于黄浦区北部,雁荡路、思南路之间。

  新老渔阳里之间原本有条小路贯通其间,陈独秀、俞秀松等都曾在这条小道留下深深的足迹。这条路被后人称之为“马克思主义小道”。

  “这条小道以前是相通的,后来因为建设这条小道就走不通了。”马建勋委员说,能不能市区联动、协同各部门把渔阳里这条路打通?

  对于如何打通这条小道,凤懋伦委员近日又实地走访了一次。“我从小在那里长大,真的很熟悉。我们小时候知道里面是一个工地,原来有一条小路,后来建房子才把小路封掉了。”凤懋伦走访了弄堂里的老居民,他认为打通小道的难度并不大。一种方案是小学围墙往后移1至1.5米,顺着学校围墙留出一条小道。另一种方案是是恢复历史上老渔阳里一处过街楼,为了扩大居住面积这处过街楼被改建成了房子,只要过街楼一打通,直接弄堂对弄堂,问题就解决了。“历史上的弄堂规划图还在,渔阳里的门头也还在,只要想想办法,肯定能解决。”

  “不仅要打通,还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把整个渔阳里旧址和现在新建的一大纪念馆,以及一大会址、博文女校、又新印刷厂、毛泽东旧居、二大纪念馆等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马建勋说,渔阳里街区和淮海路新天地商圈紧密融合,这是不可多得的。“对上海来讲,这里不仅要成为繁华之地,而且要成为革命精神重要的传承地、“党的诞生地”的经典展示地,不仅向全中国而且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共产党的形象,这个地方是可以有这样的责任担当,因为它有历史底蕴。”

  今年7月1日,位于南昌路100弄2号(老渔阳里2号)的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完成修缮、布展,正式开馆。厉震林委员说,这是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取得的新成果之一,但还存在一些遗憾。

  “这一红色遗址是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第一批共产党员的诞生地,第一份党刊、中文版《共产党宣言》的出版地,而且还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中央机关所在地。”厉震林说,目前情况与它应有的历史地位显得不太相称。他建议,老渔阳里2号应尽快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张骏

  摄影 金松

上海
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浪新闻客户端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官方微博:新浪新闻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