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沈阳市纪委监委大数据监督工作应用实例

沈阳市纪委监委大数据监督工作应用实例
2020年09月06日 09:08 辽宁省纪委监委网站

  原标题:沈阳市纪委监委大数据监督工作应用实例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坚持问题导向,善用信息技术,沈阳市纪委监委不断推动大数据监督取得实效,在主动监督、精准监督上打开局面。这里选取几个应用实例,供读者参考——

   项目资金“上网” 虚假申报“休想”

  没有冷库,没有冷藏车,甚至一根鹅毛都没有的空壳“养鹅场”,竟然骗取了将近800万的国家冷链物流补贴。2019年7月,针对虚假、重复申报项目领取政府补贴资金问题,沈阳市纪委监委推动市发改委开展专项治理,清缴中央和省、市政府补贴资金3000 余万元,并率先启动行权系统建设工作。

  沈阳市发改委行权系统涵盖全部22项行权事项,未来将逐步实现“1+22+N”的行权管理功能,即1个数据库、22项行权事项、N个辅助决策,以及交互比对模块。其中,系统一期重点建设新兴产业、中央预算、基本建设、电子政务4项行权事项,通过三大方面9项举措来解决项目资金管理的9方面问题;二期建设剩余18个行权事项,全面扎紧制度的“笼子”。系统具有自动比对功能,从批准的项目建设开始,企业就要定期上传相关资料,系统运用大数据技术自动比对,实时对4大类28项内容进行预警监测。

  目前,沈阳市发改委行权系统实现了国家、省、市三级约15亿元资金的网上办理,公开了2013年以来的全部资金项目类信息,总金额超过21亿元。

  大数据把关 破除低保“乱象”

  2019年10月,沈阳市纪委监委通过正风肃纪大数据监督平台,对2016年以来城乡低保、临时救助等十类民生保障项目资金发放行为进行监督,发现和核实确认问题69554个。其中,涉及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等问题11641个,涉及受助对象2868户,全部予以清退,避免经济损失2905万。市纪委监委运用“四种形态”对490人进行处理,立案33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3人,移送司法机关2人。

  为了根治旧问题,杜绝新问题,沈阳市纪委监委推动市民政系统深化改革,全面梳理行权事项,将原有的3个业务平台进行整合,新增7个业务平台,形成了一个包含民政各项业务、涉及行权各个环节的民政服务管理平台,将民政领域所有的资金、补贴、物资发放等事项全部纳入平台管理,破解了民政领域监督和治理的瓶颈和障碍问题。

  比如,在低保户审批方面,输入申请人信息后,通过大数据信息库自动与低保办理人员信息库、在保人员信息库、殡葬死亡信息库进行比对,有效避免了“重复保”“关系保”“人情保”“服刑保”等问题。系统还会自动对权力行使全过程留痕、监管,最大限度压缩自由裁量权,有效制约经办人员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上线运行以来,平台有效堵塞了民政工作中各类监管漏洞100余个,解决信息不对称、办理不及时等问题1100多个。

  算法揪出“蛀虫” 人防工程告别“缺斤短两”

  沈阳市纪委监委推动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到人防专项治理中,通过采集2013年以来全市所有人防工程的项目审批信息、招投标信息和工程运营信息等,建立在建工程、结建工程、监管工程数据库,运用不同的分析算法,发现大量的违纪违法问题。

  驻市人防办纪检监察组运用规则分析法,经过对审批数据的分析,发现全市有68个项目疑似存在少批应建人防工程情况;通过将财务数据和审批数据进行比对,发现5个人防工程易地建设项目存在欠缴易地建设费问题;运用行权痕迹分析法建立比对模型,针对人防工程维修改造过程中存在的违规招标采购问题,对代理公司和投标单位等重点信息进行了数据比对分析,发现多起围标串标问题。针对系统发现的问题,纪检监察组扎实推动整改,已有46个项目补建人防工程15万平方米,相当于追回了7.5亿元的国有资产。

  同时,纪检监察组还督促市人防办将现有行政职权全面进行梳理,按照审批权、检查权、项目发包权等9个权力类别,细化为32个行权事项,并将所有行权事项工作依据、工作流程及工作标准全部固化在大数据监督系统中,明晰权力边界和运行工作流程。经办人员必须在平台监管下办理业务,全过程留痕,且行权数据同步备份至市纪委监委大数据监督平台,实现了人防权力全覆盖、人防业务流程全闭合、自我监督全嵌入和纪检监察“专网”再监督。

   “锁定”公务加油卡 “私车公养”无处藏

  “私车公养”这一隐形变异“四风”问题,在沈阳遇到了“围追堵截”。2018年3月起,沈阳市纪委监委通过开展专项监督,推动全市共清理公务用车5879台,公务用车加油卡21061张,发现违规使用的公务用车加油卡9591张,有11308人(其中市管干部171人)主动退缴资金4850万元,15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2020年6月,沈阳市纪委监委依托大数据监督平台,推动主管部门开发了公务加油卡监督系统。

  系统将公务用车加油卡的加油日期、频次、数量、地点、金额等8类数据,调取导入大数据监督平台,以使用要求为规则,根据可能出现的违规情形,建立数据分析比对模型,实现精准发现问题。比如,围绕“加油时间”,把当年节假日信息与刷卡记录里的加油时间进行比对,筛选出节假日加油信息,提取疑似私家车加油问题;围绕“加油地点”设置“非本地加油”筛选分析模型,识别疑似异地加油、服务区加油的问题;围绕“加油金额”,通过识别消费的商品种类,发现使用加油卡购物问题。在汇集加油卡历史数据的基础上,设计并完善预警模块,可以智能追溯比对历史加油量,对月加油金额上浮超过30%的情况进行预警。

  公务加油卡监督系统弥补了现有主管部门监管系统缺少动态监控的缺陷,既便于各用车单位开展自我监督,也利于纪检监察机关开展专项监督,一体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

  六个监督比对模型 不给套取耕地补贴留“暗门”

  2017年8月,沈阳市康平县纪委监委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作为正风肃纪监督专项检查重点,发现问题1241个,立案73件。通过专项检查,充分暴露出农业主管部门在补贴管理中存在底数不清、流程不严、监管不力等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为了将事后查处、事后监督转变为主动监督和靠前监督,康平县纪委监委从监督执纪的后半篇文章入手,根据典型案件特点,针对“虚报人头”、“虚增面积”、“双份地”重复领取、在集体土地或荒地上领取等违规领取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问题,植入大数据监督,通过采集“一卡通”发放数据、土地确权数据等基础数据,建立补贴领取“大户”、各村历年申报总面积、补贴领取频次、补贴领取面积、跨村领取补贴人员、补贴领取资格审定等6个监督比对模型,精准发现疑似问题。

  目前,康平县纪委的监督比对模型已在沈阳市推广应用,实现全市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全部线上申报审核。通过模型比对核减,2020年全市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申报面积760万亩,较2019年同比下降19万亩,避免经济损失1637万元。

  数据全覆盖 实现对六类监察对象精准监督

  为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督全覆盖,沈阳先后建立了六类监察对象数据库、党员数据库和财政供养人员数据库,并利用大数据监督平台建立数据常态化更新机制,确保监察对象底数清晰。同时,运用数据库采集的数据信息,分别建立了六类监察对象经商办企业、醉驾犯罪和违规领取惠民补贴等分析模型,提升监督精准度。

  通过将全市党员以及六类监察对象的信息,与工商法人信息库、公安犯罪信息库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党员酒驾、公务员涉商等问题线索。比如,发现大东区的正科级干部张某,同时还是和平区某汽车配件销售站的法人。通过将六类监察对象的身份证号与财政一卡通数据库里补贴领取人的身份证号比对分析,发现公职人员领取惠农补贴、六类监察对象领取低保等问题线索。比如,发现辽中区养士堡镇白家岗村村支书富某,通过多次迁移户口和违规操作,让自己和妻子既享受城市低保又领取农村低保达10年之久。

  截至目前,沈阳运用大数据技术共发现经商办企业的公务员192人;发现公职人员醉驾犯罪65人;发现发放有问题的惠民资金8万多笔,查实率高达86%,涉及8556人。通过核查上述相关问题线索,给予党纪政务处分99人,移送司法机关5人,预期清缴资金518万元。

沈阳市工程
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浪新闻客户端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官方微博:新浪新闻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