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管网非开挖修复机器人“问诊”城市地下管道

管网非开挖修复机器人“问诊”城市地下管道
2020年09月16日 22:57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原标题:管网非开挖修复机器人“问诊”城市地下管道

  “过去检测管道就是人工检测,现在相当于机器人拍个CT就能找到症结,再用机器为管道内壁穿衣服,修复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9月15日,在四川省建设建材工会指导下,中建二局“建证力量红色基石”推进会上,一项“管网非开挖修复新技术”亮相现场。随着一个长80厘米、宽20厘米的“检修模型车”开入城市地下管道,路面上“驾驶员”通过IPAD就能实时观看检测画面。由于不再需要开挖路面,运用该技术可节省5倍工期,降低3-4成的成本。

  过去管道检修时,往往需要大费周章地挖开路面,人工检修还得直接下井,容易出现地下空间有害气体中毒、无法精准判断管道病害等问题。针对这一行业通病,中建二局引入该项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包括管道检测机器人、杆式潜望镜、紫外光固化修复车、吸污车等非开挖管道修复设备。

  首次运用该技术的项目是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污水处理厂项目,运用管道地下最深处达6米。该项目是西南地区最大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全埋式污水处理厂,未来这里将承担医药生物用水、生活污水等污水处理,预计今年年底全面通水,对污水管道的平稳运行要求很高。

  “过去传统开挖管道一个月完成的工作量,现在大概4天就能完成。”项目现场管理人员母淞文说,运行时,检测机器人率先进入城市地下管道,通过360度旋转摄像头获取管道内壁全景图像。接着再把树脂等修复材料推到管道破损位置,结合紫外线固化技术,可以加快修复材料的固化成型,该技术尤其适用于老旧管道集中的城市市中心、文物建筑等区域管道检修。

  据中建二局四川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余德浩介绍,为全面推进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加强完善升级西南生物医学设施配套,中建二局正积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研攻关与应用,拓展水务环保工程新业务,以科技创新助力成都公园城市建设提质增效。(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慧)

   [ 责编:袁晴 ]

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浪新闻客户端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官方微博:新浪新闻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