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学者建议建立京津冀跨区域应急管理机构

学者建议建立京津冀跨区域应急管理机构
2020年09月20日 18:04 新京报

  原标题:学者建议建立京津冀跨区域应急管理机构

  新京报快讯(记者 沙雪良)9月20日,“2020智汇养老北京高峰研讨会”召开。针对京津冀城市群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面临的突出问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副主委陆杰华建议,建立统领京津冀三地的跨区域应急管理机构。

  应急管理联动的参与主体协同不足

  据课题组测算,“十四五”时期,中国出生人口数量持续下滑,部分区域人口将实现负增长,2022年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京津冀作为“首都圈”,产业协同发展升级转移的进度、内容和形式也将发生变化。新冠疫情的长期存在,则要求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

  陆杰华领导的《十四五时期完善京津冀城市群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的建议》课题组经研究认为,构建京津冀跨区域突发事件的有效应急联动机制,必须突破陈旧思维、观念的束缚以及体制局限,率先抓住应急联动机制的关键环节,层层推进。

  面对新形势,传统应急组织结构和应急管理方式存在什么不足?陆杰华在报告中提出,跨区域突发事件跨行政区分布、管辖权难以确定、超出应急预案、存在溢出效应和涟漪效应等特点,决定了需要政府和部门联动。而原有的依据行政区划进行分区域管理的机制,不能适应这种跨区域性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处置。

  2014年以来,三地签署了《京津冀应急管理工作合作协议》,建立了联席会议、合作交流和联合应急指挥机制,明确突发事件信息通报、监测预警协作配合、突发事件协同应对、应急平台互联互通、应急预案联合编制、应急力量联训联演及应急资源合作贡献等工作内容。

  陆杰华提出,目前京津冀城市群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如应急管理联动的参与主体协同不足,应急管理联动的队伍资源整合碎片化,应急管理联动的保障支撑缺乏长效机制等。同时,在多重风险叠加的复杂环境中,科层组织回应的前瞻性、灵活性、有效性等面临障碍,应急管理制度的技术赋权也存在不足。

  建立统领三地的跨区域应急管理机构

  对于京津冀三地应急管理体制的改进,陆杰华提出,应从应急联动机制的关键环节入手,按先易后难的原则推进。

  在思维上,要遵循应急管理“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规律,区别应急管理与常态管理;在观念上,要树立“你的事就是我的事”的应急合作思想;在体制上,建立可以统领三地的跨区域应急管理机构,专门负责应急协调,扮演运转枢纽的角色。

  就京津冀应急联动机制的关键环节,陆杰华从应急预案调整、应急资源共享、应急信息沟通、应急响应协同、应急法规建设等环节提出了政策建议,包括开展跨区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和资源配置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成立国务院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加强信息共享与统筹、构建城市群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监测预警评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跨区域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等。

  新京报记者 沙雪良

责任编辑:胡越 SN231

京津冀
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浪新闻客户端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官方微博:新浪新闻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