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袁隆平哭了!双季杂交稻亩产破纪录后连说“要得、exciting”

袁隆平哭了!双季杂交稻亩产破纪录后连说“要得、exciting”
2020年11月02日 13:35 央视

  原标题:袁隆平哭了!双季杂交稻亩产破纪录后连说“要得、exciting”

  还记得今年9月7日

  袁隆平90岁阳历生日之时

  他许下的生日愿望吗?

  “(第三代杂交水稻两季)

  亩产3000斤,要早日实现!”

  今天

  袁老的愿望实现了!

  第三代双季杂交稻冲关1500公斤,成功!

  今天(11月2日),第三代双季杂交稻亩产3000斤攻关测产在湖南省衡南县启动。

  测产结果显示,晚稻平均亩产为911.7公斤。(今年7月,衡南基地早稻高产攻关田进行了测产验收,测得早稻平均亩产为619.06公斤。) 

  第三代双季杂交稻亩产达到1530.76公斤,湖南衡南基地冲击双季稻亩产纪录成功!

  面对远超预期的测产结果,袁老在现场激动地表示:“exciting、要得!”

  双季杂交水稻“超级”在哪?

  30余亩稻田,从空中俯瞰就像一只长筒袜,东高西低,大小不一,呈梯形排列,周围被多处山头环绕。

  这里就是第三代双季杂交水稻的诞生地。相比于普通水稻,第三代双季杂交稻到底“超级”在哪里?

  两个“超级”

  第一个“超级”

  首先从外形上看,第三代双季杂交水稻粗壮,稻穗共有600多粒,是普通水稻穗的3倍。通过增加颗粒数量,从而提高产量,这是袁隆平院士科研团队创造的第一个“超级”。

  第二个“超级”

  △上边的是“叁优一号”水稻,下边的是普通水稻。

  在显微镜下,与普通稻米相比,在长度基本一致的情况下,第三代双季杂交水稻,米粒更“胖”,既有南方籼稻的长度,又有北方粳稻的宽度,集两种稻米优势于一身。

  尽管在测产前,袁老信心满满,但实际上第三代双季杂交稻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容易。

  难点之一就在于天气。今年9月原本是晚稻抽穗灌浆的关键期,但今年9月衡南县雨水多、光照少。2019年同样是这块田,9月份的光照时间有260多个小时,但今年只有40多个小时。这对第三代双季杂交稻的生长造成挑战。

  此次测产成功在袁隆平院士看来是新突破。“第三代双季杂交水稻平均亩产比现有的高产杂交稻要增产10~20%,就是增产100公斤以上。我们全国有2亿5000万亩的杂交稻,如果每亩增产100公斤,可以增产几百个亿公斤,增产半个湖南省的粮食产量。”

  “90后”袁隆平,逐梦脚步从未停下

  袁隆平曾在公开场合多次畅谈自己的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就是追求超级稻高产;另一个是覆盖全球梦,让超级稻走出国门造福世界。

  自称“90后”的袁隆平,数十年间从未停下逐梦的脚步。在杂交水稻超高产攻关上不断刷新新纪录的同时,袁隆平还带领团队潜心研究“海水稻”,并积极致力于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杂交水稻。正是源于他和团队的不懈追求,中国杂交水稻始终位于世界科技前沿。

  1970年,袁隆平研究出的野生雄性败育稻“野败”,成为所有杂交稻的母本。正是有了“野败”,才有了养活8亿人口的杂交水稻,他也因此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他带领团队培育出的杂交水稻,让水稻产量由亩产300公斤上升到1100公斤以上,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2017年10月15日,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稻经过测产验收,平均亩产1149.02公斤,创造了当时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

  2019年10月22日,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第三代杂交水稻进行了首次专家测产,其平均亩产达到1046.3公斤。

  从2012年开始,海水稻的研究成为袁隆平工作的重点。

  “海水稻”是指能够在一定浓度盐碱地中生长的水稻品种。目前我国在新疆、青海、内蒙古、宁夏、山东、黑龙江、浙江、江苏等地的“海水稻”试种面积超过10万亩。根据三年测产的结果显示,每年“海水稻”亩产都稳定在500公斤以上,

  2017年9月28日,由袁隆平挂帅的“海水稻”项目实地测产,最高亩产620.95公斤。这意味着中国有2.8亿亩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可被开发用,“变废为宝”,种植粮食。

  2018年5月,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团队正式启动“中华拓荒计划”,在我国五大类主要类型盐碱地和延安南泥湾次生盐碱地同时进行海水稻插秧。除此之外,他们还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开辟了向大漠要耕地的试验田。

  2020年10月14日,由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和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合作试验种植的耐盐水稻在江苏如东栟茶方凌垦区进行测产,袁隆平“超优千号”耐盐水稻平均亩产量达802.9公斤,创下盐碱地水稻高产新纪录。

  据了解,我国盐碱地总面积约15亿亩,其中有2亿亩具备种植水稻的潜力,若耐盐碱水稻大面积种植,对于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杂交水稻不光造福中国人民,在全球粮食安全方面同样作出重要贡献。

  在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努力下,杂交水稻已经种到了马达加斯加、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并在当地不断创造出高产纪录,原来每公顷3吨的产量,目前已经刷新到了10.8吨。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袁隆平和他的团队通过开办杂交水稻技术培训国际班,已经为近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的技术人才。

  目前,全球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每年种植面积达到了700万公顷,普遍比当地水稻增产20%以上。

  中国人的饭碗,端在咱自己手上!

  “杂交水稻之父”“解决了十几亿中国人吃饭问题”……在许多人眼里,某种程度上,袁隆平等同于丰衣足食。

  今年虽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南方洪涝、东北台风等,但特殊之年,我国粮食生产仍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成绩单。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今年夏粮、早稻已丰收到手,分别比去年增产24.2亿斤和20.6亿斤,粮食产量有望连续六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自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已经取得历史性的“十六连丰”,总产量增加了54%。 2019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

  目前,我国常年种植水稻面积占全世界水稻面积的20%,产量多年保持在2亿吨以上,占全世界大米总产量的近40%。中国用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近20%的世界人口。

  手中有粮

  心里不慌

  袁老说,现在是第三代双季杂交水稻,接下来还有一个个台阶要突破。对此,袁老信心十足。袁老表示,接下来向全省全国推广衡南经验,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愿得一斛黍

  消弭天下饥

  向袁隆平院士科研团队致敬!

责任编辑:朱学森 SN240

袁隆平
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浪新闻客户端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官方微博:新浪新闻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