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胡杨风骨铸就教育之魂——缅怀新疆大学数学学科奠基人陈德璜

胡杨风骨铸就教育之魂——缅怀新疆大学数学学科奠基人陈德璜
2020年11月26日 19:58 新疆大学

  原标题:胡杨风骨铸就教育之魂——缅怀新疆大学数学学科奠基人陈德璜

  来源:新疆大学

  胡杨,“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的英雄树,在如火的骄阳中不屈地拼搏,在如刀的漠风中勇敢地抗争,在严寒的隆冬中坚强地屹立,临难不却,临险不惧,临孤不乱。新疆大学数学学科奠基人陈德璜教授正是用这样独特坚韧的胡杨精神,培育了一代代的莘莘学子。

  陈德璜,194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数学系。新中国成立后,在清华大学成为一名讲师。1952年,陈德璜从北京自愿报名来新疆工作,曾任新疆大学数学系主任,直到1992年光荣退休,在新疆的教育战线上辛勤工作了整整四十年。

  陈德璜大学毕业后,曾在南京原中央数学研究所陈省身先生身边工作、学习过几年。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几何学家之一的陈省身先生,晚年出版的回忆文集中,专门提到了陈德璜,可见陈德璜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学识水平,都给陈省身先生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陈德璜后来在清华大学任教,当时华罗庚先生就在清华任教。

  很多人都说,陈德璜年轻时的起点非常高,他的人生际遇从一开始就仿若能看见成功的阶梯。然而,陈德璜对于人生进行了另一种选择。

  上世纪五十年代,陈德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报名要求到边疆去支援建设,并一再强调要去最边远最艰苦的新疆工作。怀揣着“到新疆去,为祖国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理想与信念,1952年10月初,身着单衣的陈德璜带着一个铁皮箱子、一个被子卷,一路长途跋涉来到了乌鲁木齐,来到了新疆民族学院(新疆大学前身)。

  “当时,新疆民族学院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几乎什么都没有。学校条件非常艰苦,学院里只有一座平房可以勉强充当教室。我来了以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53年,解放军一砖一瓦把平房改建成二层教学楼。”不仅如此,学校的师资力量也很薄弱,专业也十分稀少,甚至都没有数学专业。

  “生活也很艰辛,我们住的宿舍都是土平房,冬天自己接煤烧铁炉子,有时因为没拉上煤,宿舍冷得连蓝墨水都冻住了……但是大家的工作热情仍是那么高涨。在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工作和学习都是热烈而高涨的。”这是陈德璜在新疆大学建校八十周年的约稿《忆建校坎坷岁月稠》对当年的描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年的陈德璜和同事们是以怎样的一种革命激情和革命热情在工作。

  面对来自事业上生活上的重重困难,陈德璜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积极想办法迎难而上。在陈德璜的努力下,当年新疆民族学院成立了数理系,随后又成立了数学教研组和物理教研组。经过一年多的精心准备。1953年,新疆民族学院招收了第一批数理专业学生。

  当时新疆民族学院的办学宗旨是,为新疆建设培养合格的少数民族干部。新疆的高等教育,特别是数学教育状况是非常落后的,几乎是一片空白。秉持着为新疆建设培养合格的中学数学老师的原则,陈德璜从头做起,亲自编写适合学生水平的教材,其中包括为民族学生编写的汉语课本,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教学日历,添置教学用具,油印讲义,担负了教学秘书、办公室主任、任课教师等多项工作任务,从事了许多琐碎、平凡的工作,从无到有、一步一个脚印、手把手地培养了一批批各民族的数学工作者。

  陈德璜和学生在天池

    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郭公说:“无法想像,像陈德璜先生那样的一位学者型的人才,他是秉持着怎样的一种信念和热情,自愿报名来到新疆,做一些非常平凡、琐碎的基础性工作,从事数学的普及、入门和提高工作。这种精神着实让人感动,令人动容。”

  “学院学生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学生们基础很差, 要一点一滴教授学生,每一个知识点都要讲得特别深入,特别透彻才行。”提及过去,2020年5月,94岁高龄的陈德璜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到。

  为了解决师资严重匮乏和语言交流问题,陈德璜选拔了一批水平相对较好的少数民族学生作为实习助教。“但他们的数学基础还欠扎实,高等数学才起步,教学经验更是不足,需要大力扶助。我们采取了几种方式来提高留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一是对重点的、难度较大的课程,先用汉文写出讲义或讲稿,再由少数民族教师译成维吾尔语备课,上课时汉族教师随堂听课,并作补充指点,一堂课由民汉两个教师合上。二是对基础数学课,随时辅导,解答疑难问题,帮助改进提高。三是给青年教师开辟进修课提高专业水平。”

  陈德璜给少数民族学生讲题

  那时候,每天放学后及晚自习时间,陈德璜都会给实习助教们开小灶,他先后讲授了《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微分方程》、《复变函数》等,手把手地教实习助教们讲课。他每天抽出时间听实习助教们讲课,指出他们的问题,悉心指导。实习助教的水平提高到本科水平后,经考核合格的助教便可以进入教室给学生们上课并承担课余辅导工作。

  为了解决语言方面的阻碍,陈德璜每天在课余自学维吾尔语。“后来呀,用维吾尔语上课书写,我都没有问题。上课过程中,我也不需要少数民族助教帮忙翻译了……”提及自己手把手培养出的助教,陈德璜教授眼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他们都很厉害,很多人都成了教授,成为了数学学院的骨干……”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随着新疆大学的成立,陈德璜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本科生的培养教育上。他长期担任新疆数学会理事长的工作,为更加广泛地开展数学教育做了大量的工作。1978年陈德璜教授与王曾贻教授共同创建数学系第一个硕士点(基础数学),这也是新疆大学第一个硕士点。

  谈到这里,陈德璜非常自豪地说道:1977年招收的那一批学生(称作七七班)都十分有成就,不仅如此,上世纪八十年代招收的那几届研究生后来也都在专业领域内做出一定的建树。“那几届学生啊,都非常厉害。他们毕业后,有的去了天津南开大学;有的去了德国深造;有的出国做了访问学者,在国外做了数学领域专题演讲;还有一批人则留在了新大,成为数学学院的骨干。” 几十年来,陈德璜为边疆的教育事业培养出了大批人才,他亲自教过的学生中,有博士生导师数名、教授数十名、副教授几十名。

  工作中有着革命情怀的陈德璜,生活中也是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精神。1969年,陈德璜下农村劳动锻炼时,在奇台夏收时他写下诗词抒发欢快之情。

  浣溪沙

  绿野清溪富美乡,杂花茂草蝶蜂翔,青山翠丽雪山昂。飞舞银镰惊大地,飘扬欢曲动农庄,暖风轻送麦荞香。

  忆江南

  乡村好,麦海动胜金,菜是粮丰本壮,马欢鸡笑众尤勤,队长带头人,乡村好,者你意谆淳,把手并镰教艺好,借刀磨,刃友情某,煦煦话农村。

  很多人提及“上山下乡”知识分子接受农村再教育的那段岁月都感觉苦不堪言,但陈德璜却说:“长居城市的知识分子,如能有时到乡村去动动筋骨,开开胸襟,去享受大自然的清鲜和体会农民的甘苦,也将是大有好处的呀!”

  1974年,新疆大学提出开门办学、下厂实践。1975年陈德璜下到克拉玛依矿山,在那里,他结交了一些技术人员,并颇有收获和感触,当时,他也作了一首词。

  浣溪沙

  浩瀚无垠油气乡,鳞鳞比比列新房,工人十万气昂昂,四海英豪来会战,八方兄弟更相帮,边城名矿日辉煌。

  陈德璜不仅是新疆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的奠基人,他的精神也影响了新疆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及新疆大学一代一代青年教师。“最为可贵的是,陈德璜先生身体力行,倡导一种优良的作风,那就是严谨、求实、团结、正派。这是我们学院的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的立院之本。”郭公说道。

  从教四十余年,陈德璜以磐石般的信念坚守教育岗位,用毕生所学倾其全力奋战在教育一线,培养了一批批人才,他的精神和操守影响了新大一代又一代师生。陈德璜教授以从教四十余年的经历生动诠释了胡杨精神,在这种精神的影响下,一代代新大人接力拼搏,一代一代新大人传承发扬,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为新疆高等教育事业、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勇于开拓、无私奉献。

  来源:宣传部

热门推荐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