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西部985无奈闯东南,京沪985全国扩地盘

西部985无奈闯东南,京沪985全国扩地盘
2020年12月11日 11:57 中国新闻周刊

  原标题:西部985无奈闯东南,京沪985全国扩地盘

  囿于地缘劣势,西部985近年南下东进布局异地。京沪两地985,身居一线城市、全国高教中心,依然选择扩大地盘,布局全国发展。

  岁末短短一两月内,清华大学布局珠海、北京大学牵手景德镇、北京师范大学入驻合肥、上海交通大学挺近川渝、复旦和同济大学欲与福建合作,京沪985并不眷恋脚下的一亩三分地。

  在985高校的“跑马圈地”中,建设研究院成为主流合作方式,学科也偏向与地方产业密切结合的应用型学科,整合校地双方优势资源,成为当下名校办学的热门模式。

  “跑马圈地”

  年关在即,京沪985忙着在全国“跑马圈地”。

  12月2日,清华大学智慧医疗研究院揭牌仪式举行,系清华大学与珠海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共建。11月6日,北京师范大学与合肥携手,双方共建北师大合肥研究院 。

  北京大学兵分两路,10月17日至18日来到江西,北京大学景德镇研究院正式揭牌。11月21日,北京大学又与重庆高新区签订合作协议,成立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

  上海的985高校也没闲着。11月25日,上海交通大学与成都携手,布局上海交大(成都)研究生培养基地。早在6月,上海交大就与重庆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设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

  同城的复旦和同济大学“不谋而合”。10月27日,同济大学和福建省就进一步深化省校合作事宜进行交流。就在同一天,复旦大学也与福建省继续牵手人才合作,此前复旦大学还布局浙江义乌,8月21日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正式揭牌。

  高校的发展,早已不再局限于自身所在的城市。近年来,西部985不想坐困愁城,纷纷闯东南。西部7所985高校开启东南布点,且不止一个。

  1月和7月,电子科技大学分别签署了共建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衢州)和(湖州)协议,其深圳高等研究院的首批研究生在9月开学。

  兰州大学今年打开局面,5月8日公开招聘深圳研究院负责人,对外释放明确信号。10月10日至12日,兰州大学-莆田市新时代合作共建战略研讨会谋划设立兰州大学莆田研究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不是985,却是西部高校闯东南最早、动作也最频繁的高校,在广州、深圳、宁波、昆山、芜湖、青岛均建立了研究院。11月9日,该校牵手杭州萧山区,将共建杭州研究院。

  孔雀南飞

  满足现有资源或等于裹足不前,为建设“双一流”发力,985高校密集成立异地研究机构。

  “双一流”设计的初衷,是为改变资源向固定的985、211高校倾斜的局面,今后有进有出。

  就在首批“双一流”名单公布后,教育部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学科评估均有下滑,压力随之而来。今年是“双一流”的评估收官之年,为迎战评选,闯东南颇为无奈之举。

  京沪两地本就名校云集,有限的地皮让985们难伸拳脚。2016年北京市教委即宣布“十三五”期间,北京将不再扩大教育办学规模,在京高校不再新增占地面积、不再校内扩建。

  纵观985高校异地办学的城市,几乎都位于南方。即使不去南方省会城市或经济最发达地市,也会积极向周边寻求发展,比如珠海(清华)、景德镇(北大)、义乌(复旦)、莆田(兰大)、衢州和湖州(电子科大)。

  高校借力城市经济,城市引来科研资源,配置整合,互为补充。根据2020年前三季度GDP数据,中国城市TOP10南方占据9席,北方只剩北京,舆论热议“南北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伴随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高等教育也在发生这种位移。目前的教育布局,基本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当时根据各大区建设做综合布局,在如东北、西北等每个地区的中心城市,搭建学科门类齐全的高等教育结构。

  陕西是西北高教大省,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所985坐落于此,全国靠前。西安是西北地区的高教中心,截至2019年末全市共有高等教育学校75所。

  随着985高校的南下潮,广东凭借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缘优势筑巢引凤,尤以深圳为后起之秀。

  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近日联合印发《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对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明确到2035年,大湾区将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水平的高校。

  北上广深同为一线城市,但在高教资源上,深圳不在线。如今,清华、北大、人大、上海交大、山大、厦大、湖大、南开、兰大、西北农林10所985高校,均在深圳设置了研究院。

  一城一校

  高校与城市合作,建设研究院成为主流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周光礼向中国新闻周刊指出,名校异地建研究院,主要原因是教育部不允许异地办分校、办本科,因此在异地办研究院成为了主要形式。研究院可以招收研究生,可以做应用科研、进行科技成果转化。

  办综合性多学科分校模式,教育部并不支持。2019年11月,教育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2647号建议的答复》中再次强调,异地办学存在着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原则上不鼓励。

  建设研究院则一举多得。现代社会高等教育深受外部社会影响,如何极大地扩充资源,关系到每一所大学的生存与发展。研究院有了资源输入,可以发表更多论文,产出更多科研成果。

  同时,异地布局的研究院呼应当地发展需求,学科偏向与地方产业结合密切的应用性学科。985高校作为头部名校,在科学研究方面具有其他机构所不具备的条件和能力,引进即引擎。

  一城一校,互相成就。周光礼认为,如今大学由封闭走向开放,与城市互动走向活跃,在此背景下,强调大学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耦合,探索高等教育资源与城市的高效配置。

  高校研究院的扩张步伐,不仅让人想起此前高校抢滩医学院的热潮。因为高校科研分量很重,医学领域又在科研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有“高校得医学院者得科研天下”一说。

  无论是抢滩研究院还是医学院,这是办大学的内涵吗?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文东茅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关键看真干还是假干。应该鼓励高校与地方合作,但应该鼓励的是真合作。

  周光礼认为,985高校异地办学扩张主要是为了扩展办学资源,是基于资源的组织变革,这与高等教育普及化后高校办学资源变化有关。

  普及化时代,高校办学资源将从依靠政府向社会和自身转变,这是大学外延发展的一种形式。

责任编辑:张申

热门推荐

新浪热榜

微博/微信扫码去APP查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