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南农4成果获奖!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颁奖会召开

南农4成果获奖!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颁奖会召开
2021年03月02日 20:00 南京农业大学

  原标题:南农4成果获奖!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颁奖会召开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

  2021年3月2日,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颁奖会在北京召开, 1539项成果获奖(含香港、澳门高校获奖成果)。我校共4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奖总数创历史新高。

  据了解,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是国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奖,是教育部为表彰奖励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取得的突出成绩,展示高校社科界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成果,推动高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举措。

  成果名称:中国土地和矿产资源有效供给与高效配置机制研究(著作)

  获奖级别:一等奖

  获 奖 人:曲福田

  简   介:

  该研究从提升我国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国土资源保障能力出发,对土地、矿产等重要国土资源供需关系、配置方式、制度效率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系统提出了经济转型期我国国土资源有效供给、高效配置的理论框架、制度体系和实现机制,对我国克服资源瓶颈约束、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该研究对充分利用国内国际资源与市场优势,提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资源保障能力,改善国土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很强的前瞻性。

  成果名称:Grain subsidy, liquidity constraints and food security—Impact of the grain subsidy program on the grain-sown areas in China(论文)

  获奖级别:二等奖

  获 奖 人:易福金

  简   介:

  2004年以来,中央政府出台了对种粮农民的种粮四项补贴以促进粮食生产,中央财政的补贴资金从2004年的145.2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673亿元。但是,国内外学者对粮食补贴的政策效果持截然相反的意见,从政策研究角度来说,两者的分歧亟待进一步研究。易福金教授等在流动性约束背景下探讨了中国的粮食补贴政策对粮食种植面积的影响。他们利用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全国粮食主产区19个省份的调查数据,对中国粮食补贴政策如何通过放宽农户流动性约束影响农户的种植安排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在农户流动性约束条件下,粮食补贴能够提高农户粮食种植面积。相较之前的研究,论文就中国的粮食补贴政策作用机制给予了更深刻、全面的探讨,弥合了对粮食补贴效果认识的分歧。

  成果名称:强化大学农技推广职能,推进大学与农技推广体系有机结合——农业转型背景下高校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创新与对策研究(咨询服务报告)

  获奖级别:三等奖

  获 奖 人:陈巍

  简  介:

  研究报告从创新高校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提升科技服务效能出发,分析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技推广服务与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关系;从农业转型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需求角度,指出新时期大学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中的特殊作用;总结了近年来出现的大学农技推广服务模式的运行机制与推广服务效果,尤其凝练了南京农业大学关于大学农技推广服务模式,创新性的提出“强化大学农技推广职能,促进大学与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有机结合”的农技推广服务新路径、新方案。以研究报告为基础的政策建议,获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声批示及农业部(后改为“农业农村部”)主要领导高度肯定,直接推动农业部、教育部联合出台《关于深入推进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意见》。

  成果名称: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研究(著作)

  获奖级别:三等奖

  获 奖 人:季中扬

  简   介:

  该著作基于美学视角研究了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有别于精英艺术的特殊性,从而为解读民间艺术之美奠定了理论基础。该著作指出,基于主客分离式审美经验的现代美学体系忽略了民间艺术审美经验的特殊性,往往觉得民间艺术缺乏统一性与逻辑性,显得混乱、鄙陋,是人类艺术活动的初级形态,并且认为经典艺术作为人类艺术的高级形态已经包含了初级形态,民间艺术并不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这其实不过是一种文化偏见。该著作提出,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在审美方式上不同于现代美学所建构的分离的、对象化的、静观的审美,而是一种多感官联动的、融入性的审美;民间艺术之美不是高大玄远之美,而是一种“亲近之美”;在价值取向上,它不同于重视新颖性、陌生感的求异性审美,而是一种重视群体经验的认同性审美;在审美理想方面,民间造型艺术往往以图案与色彩寓意吉祥为美,民间表演艺术则崇“奇”尚“乐”,体现了“生命力的高涨”。该著作还指出,中国传统艺术包括文人士大夫艺术与民间艺术两种基本形态,文人士大夫艺术或体现儒家美学精神,或体现道家美学精神,民间艺术则主要体现直接来自本原哲学的“生生”美学精神,这种美学精神祝福、祝愿生命繁衍不止、生生不息,肯定、赞美生命健康、强力的状态,偏爱热烈、喜庆、饱满、丰富等体现生命力高涨感的艺术形象;民间艺术所体现的“生生”美学精神与儒家美学精神、道家美学精神一道构成了中国艺术精神的三个基本维度。该著作是民俗学与美学学科交叉研究成果,在研究方法上具有前沿性,在学术观点上具有一定创新性。

  来源|人文社科处

  编辑 | 郭嘉宁

  

  

  

热门推荐

新浪热榜

微博/微信扫码去APP查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