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交大90后女博士搞了个大新闻,她发现了“派大星”!

交大90后女博士搞了个大新闻,她发现了“派大星”!
2021年03月24日 14:53 上海交通大学

  原标题:交大90后女博士搞了个大新闻,她发现了“派大星”!

  

  大粗嗓、头脑简单、

  常给大家制造麻烦

  却是个乐天派!

  看过动画片《海绵宝宝》的你

  一定对派大星不会陌生~

  

  但是你知道吗

  现实中真的有一种海星叫“派大星”!

  而给这个新物种起名“派大星”的

  是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与自然资源部海洋二所

  联合培养的90后博士研究生张睿妍

  

  

  张睿妍

  

  上海交通大学“90后”博士研究生

  

  

  

  日前,全球权威海洋生物学数据库《世界海洋生物目录》(World Register of Marine Species,WoRMS)发布了2020年度“十大海洋新物种”名单。由海洋二所、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家团队发表的深海海星新物种Astrolirus patricki Zhang, Zhou,Xiao & Wang,2020 (中文名又称“派大星”背板海星)入选了2020年度“十大海洋新物种”名单,这是首次由我国大陆科学家命名并发表的海洋生物物种入选该名单。

  

"派大星”背板海星原位照片

   起名“派大星”是因它与海绵生活在一起

  

  

  

  

  2020年度“十大海洋新物种”由全球海洋科学家提名,从2020年新发现的近2000种海洋新物种中选出了10个最具特色、最为惊奇的新物种。“派大星”能入选,让张睿妍在惊讶之余也非常开心。

  “这个海星新种是我们自己采到样品并鉴定发现的,所以我们可以给它命名。”张睿妍介绍说,常规的命名方法,一般是根据新物种的形态特征、生态特征或根据发现人、发现地等信息来命名,而这次之所以给这个新物种起名“派大星”,主要是和它的“习性”有关。

  “这个新种有一点比较特殊,它是和海绵生活在一起的。”刚开始研究它时,从小就喜欢看动画片《海绵宝宝》的张睿妍就觉得这一点很有趣,于是她就想用一个带“海绵”词根的单词给它命名,但这样命名的话,中文名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比如,如果叫‘海绵背板海星’,别人可能不知道它到底是海绵还是海星。”于是,张睿妍干脆就给它起名为“派大星”,“刚好它和海绵的关系非常亲密,又是一个海星,用‘派大星’来命名挺有趣的”。

  

“派大星”背板海星原位照片

  

  

  

  张睿妍说,在国际上,用好玩、有趣的名字命名新物种的情况并不少见,比如,有以“西班牙油条”命名的虫子、以Pink Floyd乐队命名的虾,还有以《冰与火之歌》的作者乔治·R·R·马丁命名的海蛇尾。“以前看到这些名字时就曾想过,以后自己也这样起(名字),这次正好尝试了一下。”

  虽然名叫“派大星”,但这个新物种长得和动画片里的派大星一点都不像——作为项链海星家族的一员,它具有7只细长的腕,身体中心的体盘却非常小,整个身体除了骨板几乎没有什么肉,与动画片里珠圆玉润的派大星相比,显得“瘦骨嶙峋”。“我们这次一共研究了5个样品,都采集自西北太平洋海山1400~2100米水深处。”张睿妍介绍说,“派大星”背板海星隶属于棘皮动物门-海星纲-项链海星目-背板海星属,“我主要研究项链海星目,这个类群全部都生活在深海里,跟浅海海星长相差别非常大,是挺有趣的一个类群,也很冷门,大家平时都不会了解到,但是它们在深海里是很常见的。”

  

  张睿妍出海工作照

   “派大星”出圈但对海洋的探索仍任重道远

  

  

  

  

  因为“派大星”的名字,这一生活在深海的海星新物种成功“出圈”,引发了众多网友的讨论:“次元壁破了同志们!”“原来海绵宝宝和派大星真的可以在深海里做朋友!”“天呐,派大星瘦了!”不少网友还欢乐地催促:“快点再找个海绵宝宝!”

  事实上,这并不是张睿妍第一次发现海星新物种。2017年读研一时,她就已经发现过新种。第一次发现新种让张睿妍非常激动,但那次她却给新物种起了一个中规中矩的名字——“雅浦棘腕海星(Styracaster yapensis Zhang, Zhou, Lu & Wang, 2017)”,因为它发现于雅浦海沟6000多米的深渊中。截至目前,张睿妍一共发表了4种深海海星新物种,但她认为,探索海洋的步伐仍是任重道远。

  

  张睿妍发表的第一个新种:雅浦棘腕海星

  

  

  

  “从世界范围来讲,现在对深海生物的了解是非常少的。”张睿妍说,与陆地生物采样相比,海洋采样更难,尤其是深海生物研究,必须要出海通过潜水器下潜去海底采集生物样品,“现在我们赶上了好时候,近年来在‘海洋强国’战略指导下,我们国家大力发展海洋事业与海洋研究,出海、采样的机会都多了很多。”

  让张睿妍激动的是,今年初,她有幸乘坐由我国自主设计的载人深潜器“蛟龙号”在西太平洋下潜到800多米的地方采集生物样品。与很多人想象的不太一样,乘坐潜水器下潜,并不像坐车出去旅游那样惬意,潜水器里空间有限,科考人员在里面不但不能随意走动,还有诸多任务:用照相机、摄像机拍摄海底画面,观察潜器周围的情况,采样,记录……“光是那些海底的生物就令人目不暇接了,还要忙碌各种工作,感觉十几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这次出海,张睿妍和团队采到了不少具有代表性的生物样品,他们在船上就对样品进行了处理,上岸后再拿到实验室进行分析。

  

  张睿妍发表的另一种项链海星目新种:篮状长板海星

  

  

  

  张睿妍说,由于目前对深海生物了解得很少,因此,每次出海科考都能拿到新的海洋生物样品,发现新物种的几率并不小。不过,对新物种进行鉴定、发表的过程可能要花费较长时间。“其实,如果具备了鉴定的相关知识,鉴定本身并不会花费很久,一名经验丰富的海星鉴定专家鉴定一个标本,从拍照、解剖到确定它的物种可能也就几天,对于熟悉的类群看一眼就定种也不是难事。困难的是,现在鉴定人才缺乏,不光是海星,其他类群的鉴定人才都很少,要把一个人培养出来会做分类研究,这个过程是比较花时间的。”

  以张睿妍研究的深海海星为例,目前全世界从事深海海星分类学的研究者非常少,只能通过自己去查阅文献来学习基础知识,而且大多数还是19、20世纪的文献。“就好比你的专业课老师是一两百岁的老教授,而班上只有你一个学生。这个知识积累的过程是比较久的。”

  

  张睿妍今年初跟随“蛟龙号”出海

  

  

  

  因为鉴定人才缺乏,很多出海采集回来的生物样品没人鉴定,只能先放在实验室,等到有人具备了鉴定能力再来研究。“这个时间就不确定了,很长时间都有可能,国外甚至有上世纪、上上世纪采集的样品都还没鉴定。未来希望我们能结合一些新的生物技术,寻求方法上的创新,让分类学这样的冷门专业热起来,吸引更多人加入。”

  近几年,国内多所高校都成立了海洋学院,张睿妍所在的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就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和自然资源部海洋二所强强联合共建的。要探索海洋、揭开各种深海生物的神秘面纱,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去学习海洋知识。“海洋学是一个范围很广、整体性很强的学科,即便是研究海洋生物,也要对海洋物理、化学有所了解。高校开设海洋学院,从本科开始教授专业的海洋学知识,是为未来海洋学科培养后备力量,也希望我们这一代人能更快成长起来,为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记者:刘春霞

  编辑:李欣慧

  责任编辑:金雪、祁洁

  

  

  

  

上海交通大学

热门推荐

新浪热榜

微博/微信扫码去APP查看

图片新闻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