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晋剧现代戏《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乡村振兴的奋斗曲

晋剧现代戏《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乡村振兴的奋斗曲
2021年05月19日 09:32 山西省政府网站

  原标题:晋剧现代戏《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乡村振兴的奋斗曲

来源:人民网

  半个世纪前,反映新中国农村沸腾生活的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塑造了一群朝气蓬勃、生龙活虎,用自己的劳动和爱情谱写新生活赞歌的年轻人,令当时都市青年无限向往,成为新中国成立后10余年间,农村题材影片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5月中旬,山西省晋剧院创作演出的晋剧现代戏《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在省城青年宫演艺中心连演三场,唱响新时代年轻人乡村振兴的奋斗曲。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山西省晋剧院将这部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扣时代脉搏,闪耀时代精神的现实主义作品搬上舞台。

  晋剧现代戏《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是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创新“校、院、团”一体化办学机制,改革重组开始加速跑一部标志性作品。

  首次搬上舞台,省城青年宫演艺中心剧场爆满,一票难求。戏迷票友奔走相告,称:“这是一部近年来我省戏曲舞台好听好看,难得一见的现代戏。”

  晋剧现代戏《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创作演出给我们三点启示。

  时代呼唤:紧扣时代脉搏的现代戏

  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

  抬望眼,新时代史诗般的实践,必将催生戏曲舞台反映现实生活,紧扣时代脉搏,闪耀时代精神的现实主义精品力作。

  

  晋剧现代戏《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讲述了花岗村老中青三代“年轻人”一脉相承,始终牢记党的初心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革、发展的奋斗历程。第一代人为建设新中国出力流汗,劈山引水,修建幸福渠,乡亲们喝上了清凌凌的汾河水。第二代人迎来改革开放,建起水泥厂,乡亲们钱包鼓起来了,过上富裕殷实的日子,但清凌凌的渠水变了味,水泥厂严重污染了花岗村。第三代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奏响了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活更美好的乡村振兴奋斗曲。

  2016年,山西演艺集团副总经理、山西省晋剧院院长白雁鹏在汾阳市挂职汾阳市委常委、汾阳市委副书记,开始发掘构思这个创作题材。经反复论证、研讨,山西省晋剧院启动这个创作项目,剧本十易其稿。2020年,国家一级编剧张晓亚,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冉常建等主创人员先后数十次赴汾阳市贾家庄深入生活,创作采风,激发创作灵感,找寻切入视角。

  “晋剧现代戏《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切口很小,主题很大。全剧以一个普通村庄——花岗村为例,生动讲述了花岗村老中青三代‘年轻人’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就是这个理念让花岗村实现了绿色的跨越,美丽的花岗村是美丽中国的缩影,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乡村产业,一方百姓过上舒心快乐的好日子,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奋斗曲。”该剧编剧张晓亚这样阐述他的编剧思想。

  该剧总导演冉常建说,现实题材的戏曲创作难度很大,它的难点不仅在于作品要真实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而且要求创作者能够发现生活中的诗意,把生活感受转化为诗情。晋剧现代戏《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用充满诗意的形式表现出来,聚焦人物内心和性格发展,开掘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比真实生活更生动鲜活,更美、更感人。

  舞台呼唤:能挑大梁的年轻

  青年演员是剧种当前生命、生存状态的重要指数,舞台呼唤能跳大梁的年轻人。

  在戏曲生态中,包括剧种、剧目、剧院、人才等一系列相互涵养的链条,其中,人才是基础,是戏曲传承的根本保障。

  

  晋剧现代戏《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由山西省晋剧院青训班46名学员倾情演出,此番初次登台亮相可谓阵容强大、行当齐全,唱念做打舞精彩纷呈,手眼身法步韵味十足,青春靓丽气势如虹,英姿勃发满台生辉。

  “整场演出非常感人,非常震撼,让我看到晋剧艺术后继有人! ” 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晋剧院艺术总监、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栗桂莲观看演出后这样感叹。

  “年轻人缺少登台机会是许多文艺院团,尤其是基层院团的普遍现象,确实造成了一些演员在嗓子、身段最好时未能得到足够的锻炼,等到人生阅历、艺术理解成熟之际,又错过了最好的年华。为了让青年演员尽快成长、成熟,挑起晋剧艺术传承大梁,2019年山西省晋剧院将分散在各演出团的青年演员集结起来,优中选优,成立山西省晋剧院青年演员培训班,46名青年演员平均年龄不到35岁,学历均在戏曲专业本科以上,他们是晋剧演员中受过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等高校系统艺术专业教育,学历最高的一批。”山西演艺集团副总经理、山西省晋剧院院长白雁鹏介绍。

  近两年,山西省晋剧院先后邀请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上海京剧院、中国京剧院等大家名师、戏剧编剧、导演莅晋,为青训班演员开坛设讲,言传身教。这批年轻人正值青春年华,正是艺术发展的黄金期,他们充满艺术理想,对戏曲艺术精益求精,一招一式进步神速。晋剧现代戏《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创作演出,是青训班集体汇报演出的代表剧目,也是他们开启舞台艺术实践的“破台戏”。

  “以戏带院 以戏带人,连续三场演出,戏迷票友奔走相告,青训班青年演员青春勃发的台风,又美又飒的扮相,精湛出色的表演,赢得观众广泛好评。也让更多年轻观众深深感受到戏曲薪火延绵的温暖,看到戏曲发展的美好未来。”这是国家一级导演肖桂叶、国家一级演员孙昌的共同感受。

  观众呼唤:戏曲时尚“年轻”的风貌

  

  舞台艺术是一种充满了创造难度的艺术样式,首先难在空间的限制,“三堵墙”切死了故事的全部延伸画面,你必须拿出最精彩的人生切片,才能消除静坐者的审美疲劳。何况还有时间限制,再精彩的画卷,也只能让你展开两个小时左右的长度,否则,不仅是审美疲劳,就连颈椎、腰椎、屁股也会产生物理对抗,让艺术家再美好的创造,都变成了如坐针毡、甚或拂袖而去的散席“凉茶”。

  而舞台艺术的精妙,也恰恰在于这种限制,惟其限制,才使创造者穷极想象,炼化绝境,晋剧现代戏《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在有限的舞台空间深积厚存,结实捆扎,密集焊接,深刻凝聚,必然形成核爆般的强烈反应。该剧尤其在揭示人的丰富性与时代思想精神内涵上,以现代人的审美,以现代年轻人的打开方式,赢得年轻观众的青睐。

  现代文化消费的年轻化、时尚化使戏曲需要有“年轻”的风貌。2004年白先勇推出的青春版《牡丹亭》风靡大江南北,虽引起争议,却在年轻人中掀起了一股持续的“昆曲热”,“青春版”也成为不少戏曲剧目做市场推广时的时尚语汇。青春版的晋剧现代戏《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也将以其“年轻”的风貌,在不断接受观众的检阅的同时,继续精进完美,向经典攀登。(李晓芳)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