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州“战疫”,有条不紊抗击变异病毒 | 新京报社论
广东疫情仍在持续。自5月下旬开始,广州、深圳、茂名、佛山等地,陆续发现本地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这也是继5月上旬辽宁、安徽等地疫情后,一个月内我国遭遇的第二轮本土疫情。截至目前,广州疫情已确认感染的是在印度发现的变异病毒,且这种变异毒株已首次出现社区传播。
而本轮疫情和此前不同,还在于,此次疫情扩散速度快,涉及城市多,病毒溯源发现了两条传播链条,分别在广深两地传播,阻击疫情还要尽可能不影响城市运转。因此,面对复杂的防疫形势,此次疫情防控不仅要快,更要精准。
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国内多地都先后出现过疫情的反复,但此次广州等地的新发疫情呈现出新的特点和新的传播路径,不仅对本地防控提出了更高要求,也预示着国内的常态化防控或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需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就病毒溯源来看,此轮广东疫情,在广州和深圳发现了两条境外输入传播链条,源头分别是来自印度和英国的变异病毒。尽管此前,全国多地都检出过境外变异毒株,但由于首次出现了社区传播,这次广东抗疫算是和变异病毒首次正面交锋。这一方面,再次提醒我们不能低估境外疫情形势变化对于国内的挑战,须继续压实对于输入性风险的防控;另一方面,也警示我们得充分做好对抗变异病毒的准备。
从传播特点来看,变异毒株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病毒载量高。如广州“早茶传播链”在6天时间内传播3代,足见其危害性。因此,广东这轮疫情防控须付出更多精力,在防控速度和精准度上表现得更好,才能将疫情扩散程度降到最低。同时,广东首次对战变异病毒,在很大程度上说也将为我国下一阶段的防控,尤其是在防控变异病毒方面积累经验。
事实上,在疫情发生后,广州等地就迅速启动核酸排查,且24小时不间断开展流调工作。而鉴于新的传播特点,广州实施了分类防控机制,全市被划分3个级别的防控区域,分别执行不同的防控规定。此外,当前正适逢高考季,为确保防疫到位、高考顺利,广东依据不同地区防疫形势,将涉考人员划分为“七类人群”,分别制定防控措施。如此,既确保防控的有效性,又尽量减少对于社会正常生活生产秩序的影响,彰显了更高水平的精准防控。
在防控期间的居民生活保障上,广州的一些做法也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创新思维。如在防疫重点区域,按照一个国企对接一个街道,一个街道安排3台以上流动供应车、3个以上临时供应点,多个社会销售平台协作的多元化保障模式,化解居民生活的后顾之忧。这一做法,对其他地方也同样具备借鉴意义。
除了变异病毒本身带来的更大挑战,此轮广东疫情防控的特殊性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广东是疫情发生后,全国接待入境人员最多的地区,处于外防输入最前线,这本就加大了防疫压力;二是,广州、深圳是距离最近的两个一线城市,人口密度大、流动性也大,疫情同时出现,对各方面的防控协调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就目前来看,承压之下的各方表现可以说是“临危不乱”、有条不紊。这在外防输入和超大城市的疫情防控方面,应该都积累了新的经验。
此轮因输入性变异病毒而起的广东“战疫”,是疫情防控长期性、复杂性的又一次体现。广东方面的应对表现说明,唯有保持高效应变能力,不打无准备之战,在绷紧防控之弦的同时,又能因时而变创新防控方法,才能尽量降低疫情风险。而变异病毒在我国首次出现社区传播,也再次提醒我们必须继续加快全民疫苗接种,早日建立免疫屏障。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