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治沙与致富相结合,沙窝窝变成金饽饽

“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治沙与致富相结合,沙窝窝变成金饽饽
2021年07月01日 07:54 新京报作者:陈琳

  原标题:“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治沙与致富相结合,沙窝窝变成金饽饽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陕西省定边县定边镇十里沙村党支部书记石光银,获得“七一勋章”这一党内最高荣誉。629日下午,石光银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获得‘七一勋章’,很激动!这既是一种光荣,也是一种使命。”

  1984年石光银举家搬进沙区,成为全国承包治沙第一人37年过去了,他说,现在沙窝窝变成了“金饽饽”,百姓的腰包鼓了起来,“下一步我们要多引进高科技农业,多研究高科技农产品,把乡村振兴和我们的工程结合起来,巩固这几年脱贫致富的成果。”

  饱受风沙危害,长大后尝试造林治沙

  “治沙是我唯一的事业,只要一天不死,我就要栽一天树,把治沙进行下去。”

  这句誓言,“治沙英雄”石光银已经践行了40多年。20岁担任大队长开始,他就带领群众致力于治理沙漠的伟大事业。

  19522月,石光银出生在陕西省定边县海子梁乡。“飞沙走石家无粮,人老几辈住坯房。满村光棍无婆姨,有女不嫁海子梁……”当时海子梁乡曾经流传的一段顺口溜,将过去这里的贫困情状展露无遗。

  石光银的童年记忆里,漫天肆虐的风沙吞噬着庄稼和房屋,乡亲们总是被风沙撵着跑,父母无奈下带着他搬了九次家。石光银说,小时候自然条件很差,既有沙窝子,又有碱滩地。吃不饱肚子是常有的事,像树皮、玉米芯子、糠、沙柳籽,这些我都吃过。

  一场风沙,能把新入地的种子吹得颗粒无存,茁壮的秧苗也能被吹得拦腰折断。就算是一般的年景,地里的庄稼也得种个三四茬才行。这让石光银坚信,如果不治沙,这里什么产业都发展不了,老百姓永远过不上好日子

  辞去“铁饭碗”,成为全国承包治沙第一人

  “要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就一定要把沙治住。”石光银说。

  石光银15岁加入当地生产队;18岁时成为生产队长,去榆林学习了沙漠栽树的技术;20岁那年,石光银担任公社大队队长,开始带领村民在荒沙里种树。

  1984年初,国家鼓励个人承包治沙的政策出台,石光银感到机会来了。他当时担任乡农场场长,在当时绝对算是“铁饭碗”,每月工资四五十元。但他毫不犹豫地带领妻儿,举家搬到沙区,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股份治沙公司——“新兴林牧场”(现为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与乡政府签订了承包治理3000亩荒沙的合同,成为全国首位承包沙地治沙的农民。

  在荒沙地上种树,石光银和他的团队每天早出晚归,陆续栽种了旱柳、沙柳、杨树。赶上那一年天公作美,雨水充沛,树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

  第二年,石光银又与定边长茂滩林场签订了承包治理5.8万亩荒沙的合同。为了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石光银在海子梁乡政府门口贴出了“招贤榜”,127484选择加入了他的团队。然而,这次治沙行动可谓“惨烈连续十几天的风沙摧残下,种下去的树苗几乎全军覆没。

  石光银没有在风沙面前屈服,他到县林业局请教技术员,带人到榆林、横山学习治沙经验,1988年春,他带领乡亲们采用学来的“障蔽治沙法”,终于使得树木成活率达到八成左右。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石光银带领他的团队,治理荒沙、碱滩22.8万亩,累计植树5000多万株(丛),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营造了百余里长、几十里宽的绿色生态屏障。

  “拴牢”流沙,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

  20204月,陕西省林业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荒漠化治理使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也使陕西成为我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创造出属于中国乃至世界的绿色奇迹。

  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石光银自豪地说:“我们那边现在可好了,沙治理了后,粮食增产,农民收入增加,小康的日子也过起来了。大家治沙的积极性更高了窝窝真正变成了‘金饽饽’”。

  在实践中,石光银创办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治沙公司,创造出“公司+农户+基地”的治沙模式,联合了58302户的农民。通过大办沙产业,实行农林牧、种植养殖并举的办法,把治沙与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使农户在治沙中得到实利。如今,石光银的治沙公司资产总值已达1亿多元,年纯收入达100万元,成为一个集造林治沙、种植养殖、旅游观光、科技示范、农工牧一体的大型绿色庄园。

  对话

  “从小时候,我一直有个治沙梦”

  新京报:今天你获得了“七一勋章”,现在有什么感受?

  石光银:很激动,也很有压力。因为这次也是中央第一次颁授七一勋章,总书记亲手给我戴上七一勋章,我感觉沉甸甸的。党和国家给我这么高的荣誉,我深感无上光荣、责任重大。

  新京报:你是什么时候入党的?入党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石光银:我是1952年生人,22岁就入党了。现在也是党龄好几十年的老党员了。那时候我觉得共产党很伟大,我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备感荣幸。从入党的第一天起,我就告诉自己,我要坚决拥护党,坚定共产党员的信念。我是共产党员,就要给国家做事,给国家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新京报20岁,你当大队长时,就开始带领群众植树,当时是怎么想的?

  石光银:那个时候因为太穷了,不治沙就什么都干不了,没有退路。常年风沙肆虐、沙漠扩张、沙进人退,沙子在撵着人跑啊!过几年就得搬一次家。如果不治沙,老百姓永远也过不上好日子。我七八岁的时候,曾经被一场沙尘暴卷出去30多里地,过了3天,我父亲才把我找回来,但和我一起,有个5岁的小孩叫赵虎娃,却不知被风沙到哪里,再也没有回来。可以说,从小时候,我一直有个治沙梦。

  新京报1984年,你辞掉了农场场长的工作,举家搬进沙区,家里人有没有反对?

  石光银:改革开放以后,1984年国家就有政策,允许个人承包治理林场、荒山和沙地,我当时认为我的机遇来了。我当时是这么想的,就是让我当县长我也不做,我就是要一心一意的治沙,死也要干成这件事儿,让乡亲们再也不受沙害了。

  当年在农场工作,每月能挣四五十块钱就是“铁饭碗”了。听说我要辞去乡农场场长,家里人很不同意。也有人当我面说,石光银你疯了,放着好好的场长不当,去搞什么治沙?

  新京报:你在治沙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坚持下去的?

  石光银:困难有很多。当时面临的是缺人力、缺技术、缺资金。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缺资金问题,买树苗,就需10多万元。为此卖掉了家里的84只羊和一头骡子,还四处借贷。最终联合了7户村民,正式开始治沙。这7户人当中,有5个人是共产党员,另外两个也是生产队干部,我们就正式开始治沙。

  当时看见我要卖羊、卖骡子,家里人也抱住我的腿极力反对。在治沙中失败过次。失败后,吸取教训,不能蛮干了。不懂就请教专家,去外地学习成功的经验。经过一年艰辛劳作,加那一年雨水充沛,我们治理区苗木成活率达到80%以上。

  那时候遇到困难,我就想,如果沙子的问题治理不好,村民就过不上好日子。任何事情,只要下定决心,没有干不成的。我是共产党员,党的信念不能忘啊,作为共产党员,就该担起这个担子。

  新京报:现在定边县变成了什么样?这次到北京来参加“七一”建党百年活动,回去后计划怎么干?

  石光银:我们榆林这边现在也相当好了。过去我们这边人均收入800来块钱,现在人均收入一两万元;过去一亩地产粮二三百斤,现在粮食亩产能到2000多斤。

  这些年,我们榆林的生态也越来越好,我们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大力发展林草经济和畜牧产业,治沙、旅游、育苗、畜牧养殖于一体综合发展,已经让1500多户农户受益了。这次回去以后,我们一个是要多引入高科技的农业,多研究高科技的优良品种;再一个是要把乡村振兴和我们的工程结合起来,巩固这几年脱贫致富的成果。

  新京报记者陈琳

责任编辑:武晓东 SN241

农民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