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今年北方雨水特别多,天气越来越极端了吗?

今年北方雨水特别多,天气越来越极端了吗?
2021年09月30日 18:40 新京报作者:王景曦

  原标题:今年北方雨水特别多,天气越来越极端了吗?

  据中国气象局最新统计数据,9月份北方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1倍,为历史同期最多。北京、天津、河北、河南、辽宁、陕西、山东和山西8省(区、市)降水量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介绍,不同月份我国的极端天气表现出的特点不一样。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国4月份雷雨大风、5月份龙卷风强对流频繁出现。6月份以后我国进入主汛期,龙卷风雷暴现象慢慢地转化成暴雨强降水。7月份,多地出现了极端暴雨过程,8月份暴雨过程持续。到了9月份,秋雨也表现出异常现象,一方面北方多雨水,另一方面南方面临着高温。

  北京近几个月的暴雨算是极端天气吗?我们今后会面临更多的极端天气吗?极端天气有什么影响?周兵对极端天气与气候变化做了解读。

  疑问一:极端天气是否越来越多? 

  周兵:关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发,在2016年的时候,世界气象组织就发出了提醒,人类需要面对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

  今年IPCC第一工作组完成的《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发布之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该报告“为全人类敲响了红色预警”。报告显示,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是多发和频发的。

  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表明,最近50年是过去2000年中地球上最暖的50年,全球变暖是一个事实。然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实,就是目前高频率发生的极端天气事件。

  今年我国的极端天气事件打破了很多纪录。今年以来,全国的平均气温是12.8℃,较常年同期偏高了1.2℃,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的最高。其中,我国湖南、江西、浙江、湖北等地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

  疑问二:极端天气增多的原因是什么?

  周兵:常见极端天气的类型有寒潮、暴雨、洪涝,高温热浪以及强对流、龙卷风、台风、者季风以及区域性的干旱。

  气象上有一个简单的定义,极端事件是表现出某种天气或者气候变量的值超过了某个阈值,一般这种天气现象发生的概率比较低,要低于10%以下的概率,才可叫做极端天气事件。

  天气过程一般是3~5天,多个天气过程连起来,就是天气气候现象、事件。天气过程的异常主要是大气环流的异常。天气气候事件长时间的异常,根本原因就是全球变暖加剧了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

  同时,人类活动导致温室气体排放攀升,这都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美国一项科学研究表明,2015年到2017年统计的77个天气事件中,有62个事件都显示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疑问三:今年北京的雨水偏多,算是极端天气吗?

  周兵:北京6~9月份的降水,创造了历史纪录,肯定是极端、异常的。今年6~9月份,北京的平均降水量已经达到了791.6毫米,较常年偏多了八成,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在海淀、民营、昌平、石景山等20个气象站当中,有9个站都创造了降水的历史纪录,其中最大的降水量出现在海淀,为1093.8毫米。从判断极端事件的阈值来看,顺义、海淀、朝阳等8个气象站的日降水量都达到了极端事件的监测标准。

  另外,北京、天津、河北、河南、辽宁、内蒙古、山东和山西8省(区、市)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长江中下游一带在8月份出现了明显的降水,目前,南方仍处在高温天气中。经过预测,这种局面可能在10月中旬后发生改变。

  疑问四:极端天气可以提前预测吗?

  周兵:极端天气的预报和气候预测,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从当前的科学认知和科学技术水平来讲,提前一周或更长时间来预报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强度,是我们气象工作者追求的目标,但是现阶段几乎很难实现精准预测。

  气候预测,既是国际气候变化研究的前沿课题,又是国家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当中有迫切需要、有巨大需求的问题,极端事件的预测难度更大,挑战性更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累积效应比较明显,具体强度、落点的出现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从目前来看实现精准预报是一个挑战。

  现阶段,气候模式是开展气候预测最有效的工具和手段,也是我们由气象大国向气象强国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重器。目前国家气候中心的气候模式水平,对热带地区30天到60天变化周期现象的预报,在国际上处在领先的队伍当中。同时,我们对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也能提前半年预测。

  疑问五:面对频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公众要如何做?

  周兵:面对频繁发生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能抱有侥幸的心理,我们公众在应对气象灾害这方面的素质要得到一些深化。

  要提升极端天气应对能力,需要掌握一定的防御技能和手段。比如说我们在外面旅游的过程当中,突然出现雷阵雨、强降水天气,应该怎么样躲避?这些都是需要积累的知识。

  如何判别雷阵雨天气对于我们有没有威胁,跟大家分享“两个30”。一个是“30秒”,如果看到闪电以后,30秒内能够听到雷声,那说明我们处在雷阵雨的危险区域内,就不要待在室外,赶紧躲避;另外一个是“30分钟”,如果上一次雷声过去30分钟后,还没听到下一次雷声,那说明这次天气过程已经结束,或者是离开了你所处的地方,你已经处在了安全的区域中。

  此外,要及时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发出的预警信号,在出门之前要再确认一下天气预报、预警有没有变化或者是否升级。

  新京报记者 王景曦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

北京市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