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云上有“为”,“皖”美转型!

云上有“为”,“皖”美转型!
2021年11月20日 16:29 环球网

  原标题:云上有“为”,“皖”美转型!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在实体经济中,制造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数字经济时代,发展和壮大制造业,毫无疑问需要让制造业尽快完成数字化转型,靠科技创新,赋予制造业新的发展模式。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其实并不是新的课题,业界对此共识形成由来已久。《十四五规划》就明确指出,要以实体经济为根本,以数字经济为引领,以转型升级为重点,不断提升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

  有决心、有方法、有架构、有节奏

  如何提升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是当下传统制造企业重点思考的路径。不少龙头企业也早已先行先试,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出了自己的数字化转型经验。

  11月19日,在华为云城市峰会2021安徽站上,华为中国区副总裁、华为云中国区总裁张修征在《以智变创质变,破解工业数字化之道》的演讲中就系统介绍了华为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中的经验。

  华为中国区副总裁、华为云中国区总裁张修征

  张修征介绍,“在2016年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提出了对数字化企业的憧憬。”

  “当时就提出,数字化企业的共同特征主要是简单、高效、智能、ROADS体验。ROADS是华为对数字时代用户体验的抽象总结,即:实时(Real-time)、按需(On-demand)、全在线(All-online)、服务自助(DIY)和社交化(Social)。华为认为,数字化企业的关键就是要给客户、合作伙伴、员工提供ROADS体验。数字化企业应该为企业内外所有相关方提供ROADS体验;企业的运营是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互联网化的,且透明可视、风险可控;企业能够实时决策,业务流程是自动化的、智能化的、高效的。”张修征说。

  “现在看来,当时的这些观点并不过时。只不过,当时还只是一种憧憬,而经过5年的实践,我们已经可以更具体地谈谈,数字化企业是什么,以及怎么实现。”基于华为自身智能制造变革经历,以及华为与广大的客户联合创新的实践,张修征认为:数据是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生产要素,企业数字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数据价值释放过程,但迈向数据应用之路充满挑战,企业需要抓住3大关键,即数据的采集和传输、统一数据模型、数据集成与流通。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让数据释放价值,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需要在一个技术架构视角下,通过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有规划、有节奏的去应对。为此,华为提出工业智能体架构,包含工业企业数字化的各个层面,希望成为业界的一个参考架构,整体分为4层,包括工业边缘智能控制、先进工业网络、工业云平台、和工业软件。

  这个架构模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华为此前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所提出的城市智能体参考架构和政企智能升级参考架构“智能体”。此架构模型有一定共通之处,边缘计算就像人类的眼睛一样,感知获取各种数据,先进工业网络,IPV6+就像人体的血管一样传导各种信息数据;工业云平台,就像人的大脑一样,对各种信息数据进行计算、存储,工业软件层面就是各种实际应用,就像人类的手脚一样驱动工业生产流程的优化和改变。

  这是一整套完整地制造企业要想完成数字化转型可借鉴的参考架构,理论上适用于那些想要进行数字化转型但是又不知道从何入手的企业直接“抄作业”。但是,工业行业巨大而庞杂,不同制造业行业更是处于不同阶段,制造业升级转型的路径还需要按部就班进行。

  针对汽车行业生产制造、价值创造、产品生命周期业务全面领先,电子制造业有限产品和制造,轻工业和消费品着重价值创造,机械、装备、石化、钢铁等传统制造发展空间大等特点,张修征也给出数字化转型节奏建议。首先要快,满足一个业务的需求从数月到数天。其次要柔,能够应对不同业务场景;再次还要稳,要安全,业务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转型成功,更要保障信息安全;然后要渐进,不能一蹴而就要结合业务,统筹规划,急用先行,重点保证;最后要见效,速赢项目树信心。

  转型经验源于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华为在帮助制造业进行数字转型经验的得来,并非源于空想,华为云在自身的转型实践和与安徽本地企业的合作探索中进行了大量验证。

  安徽海螺集团有147条水泥产线分布在25个省市、自治区,跨工厂、跨区域管理方面有很大的难度,致力于“为人类创造未来的生活空间”,集团一直在全流程寻求节能减排措施,并积极通过数字化的手段,来解决产品质量、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

  华为云从产业绿色化、工厂智能化着手,为海螺水泥提供智能工厂方案,其中RTO实时优化系统,基于历史数据,构建质量、产量、能耗的AI模型(如游离氧化钙含量、水泥的产量模型、煤耗优化、电耗优化等),每5分钟推荐一次优化参数给生产系统,在降低劳动强度和安全隐患、稳定生产工况、节能降耗、提升质量稳定性、缓解人才短缺等五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海螺集团副总经理何承发

  作为全球领先的综合玻璃制造商,信义玻璃致力于生产优质浮法玻璃、汽车玻璃、节能建筑玻璃等产品。公司共有11个生产园区,几十条产线,如何对这些园区产线进行统一的集中监控预警指挥,如何打通系统孤岛、建立数据资产,如何通过大数据分析降低园区能耗,都是其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基于信义玻璃上述问题,华为云联合构筑了数据驱动的智能集控中心,以数据使能DAYU,实现IT、OT和外部数据融合,打通了企业数据资产供应链,实现了数字化运营,打造数据工厂,让设备“说话”。园区产线所有设备、生产过程实时在线可视,减少现场作业时间,人机协作效率得到提升;通过对不同园区、产线能耗分析对比,发现能耗异常,达到节能效果;数字化运营驾驶舱帮助管理、决策层快速获取生产经营关键数据,从而提升决策效率。

  实践证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所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以及生产模式改变,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总经济师潘峰在此次会议上指出,工业互联网首先是一场工业革命和互联网革命叠加的浪潮,是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的载体。

  数字经济的价值已经从提高交易效率转换至提升产业效率,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随着信息技术普及和互联网持续发展,信息化与经济社会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数字高效化与数据要素化正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

  声明:本文为广告推文,相关服务由品牌方提供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