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国的年轻人做到了!” 多家主流美媒为苏翊鸣、谷爱凌点赞

“中国的年轻人做到了!” 多家主流美媒为苏翊鸣、谷爱凌点赞
2022年02月16日 14:16 海外网

  原标题:“中国的年轻人做到了!” 多家主流美媒为苏翊鸣、谷爱凌点赞

苏翊鸣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中夺得冠军苏翊鸣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中夺得冠军

  海外网2月16日电 2月15日,随着中国小将苏翊鸣在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项目中摘金,本届冬奥会中国代表团已经获得6金4银2铜,共12枚奖牌,金牌数和奖牌数均创历史新高。这一巨大突破背后是运动员们的不懈努力和自我突破,而本届冬奥会上中国的“奥运新星”也成了美媒关注的焦点。

  还有三天就迎来18岁生日的苏翊鸣,给自己送上了最好的成人礼,也引来全球瞩目。美联社15日发表了一篇题为《继谷爱凌之后,苏翊鸣在大跳台项目中为东道主中国摘金》的文章介绍称,在上周的坡面障碍技巧决赛中,苏翊鸣收获了一枚银牌,这一次的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中,他勇夺金牌。

  《华尔街日报》指出,17岁的苏翊鸣在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项目中夺冠,为东道主中国书写了历史,这是中国在该项目中的首枚金牌,也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冬奥会上获得的第六枚金牌,刷新了中国自1980年首次参加冬奥会以来取得的最好成绩。

  《华盛顿邮报》也发文表示,单凭前两跳的成绩,中国单板滑雪运动员苏翊鸣就锁定了自己的首枚奥运金牌。卸下压力的他在最后一跳尽情享受,腾空而起的瞬间他还看向人群中的父母。苏翊鸣为自己的首届冬奥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他也与另一位中国选手谷爱凌一起成为中国冬季运动的“新生代明星”。这两位年轻人不仅赢得了奖牌,也赢得了人心,成为中国冬季运动爱好者们的偶像。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将苏翊鸣和谷爱凌称为“中国的奥运新星”,称他们在本国举办的冬奥会上出色的表现备受瞩目。CNN注意到,苏翊鸣获得金牌后,他的名字成为社交媒体的热门话题,微博相关浏览量达1.5亿次,“苏翊鸣是会飞吧”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浏览量接近5000万。

  从谷爱凌、苏翊鸣在雪上项目摘金夺银,到中国多个雪上项目的参赛空白被填补,本届冬奥会上中国运动员们的表现十分亮眼。“作为本届冬奥会的东道主,中国为运动员们搭建了一个大型奥运舞台,中国的年轻人们做好了准备,他们做到了。”美联社在文章中写道。

  值得一提的是,见证了运动员们荣耀时刻的首钢滑雪大跳台也成为了最亮眼的背景。美联社表示,中国将首钢工业园改建为冬奥会场馆,这里成为世界首个永久性大跳台场地,让人眼前一亮。滑雪运动员们在冷却塔背景下翱翔,这一幕会被全世界记住,成为北京冬奥会一个标志性的形象。(海外网 张敏)

  相关报道

  最棒的苏翊鸣最好的成人礼,他用1金1银展示中国单板风采(新京报)

苏翊鸣在北京冬奥会上展示了中国运动员绝佳的精神面貌。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苏翊鸣在北京冬奥会上展示了中国运动员绝佳的精神面貌。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2月15日的首钢滑雪大跳台,共有12名选手参与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的争夺。其中,17岁的苏翊鸣位列第一名,以1金1银结束了首次冬奥会之旅。3天后,苏翊鸣将迎来18岁生日,冬奥会的经历无疑是“小栓子”最好的成人礼。

  “只要站在我的单板上,就是我最快乐的时候。”玩得开心,享受比赛,这是苏翊鸣以及大多数单板滑雪选手的真实想法。无论比赛胜负、动作成败,只要敢于挑战自己,在滑雪时感受到乐趣,冬奥会之旅就不虚此行。

  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以及大跳台比赛的选手中,17岁的苏翊鸣是年龄最小的一位。其他20多位选手中,既有他儿时的偶像麦克莫里斯,也有众多一起训练和参赛、一起享受单板的好朋友,他们当然要力争更好的名次,但乐在其中同样重要。

  和其他选手一样,无论是站在出发区,还是来到混合采访区,苏翊鸣的注意力始终放在正在场上比赛的选手身上。有人成功挑战高难度动作,他会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鼓掌庆祝;有人落地时出现失误或者受伤,他也会感到遗憾。

苏翊鸣完成比赛后向现场观众致意。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苏翊鸣完成比赛后向现场观众致意。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有别于其他选手的是,对于苏翊鸣来说,能够参加北京冬奥会有着特殊的意义。2015年7月31日,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权时,苏翊鸣只有11岁,参加冬奥会的梦想开始萌发,“不过,那只是一个想法,我起初没有决定成为一名职业滑手,也不知道怎么才能参加冬奥会。”

  直至14岁,苏翊鸣遇到了如今的教练佐藤康弘,就此开始专业训练,“一点一点参加小比赛,随后比赛越来越大,拿到了足够多的分数,终于能够参加世界杯。世界杯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直到现在来参加冬奥会。”

  每当尝试新的高难度动作,苏翊鸣也会恐惧。不过在他看来,通过很长时间的努力,摔倒、失败了无数次,终于挑战成功,并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时,这种体验是无与伦比的,也是单板滑雪的魅力之一。

比赛中的苏翊鸣发挥稳定。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比赛中的苏翊鸣发挥稳定。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过去短短两年时间里,苏翊鸣先是完成了“转体1620”,紧接着是“转体1800”“转体1980”。去年12月,凭借国际雪联正式比赛中唯一的两次“转体1800”,他拿到中国单板滑雪大跳台首个世界杯冠军。去年在奥地利训练期间,他还解锁了“转体1980”,成功挑战当今单板滑雪的最高难度。

  来到北京冬奥会赛场,苏翊鸣在云顶滑雪公园的“雪长城”飞檐走壁,在首钢滑雪大跳台的“雪飞天”挑战极限,他感叹家门口有了世界上最出色的坡面障碍技巧、大跳台场地,也用一个又一个好成绩给国人带来惊喜。

  “这次冬奥会经历非常特殊,希望能用更好的成绩送给自己一份更珍贵的礼物。”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前,苏翊鸣许下了小小的生日愿望。如今,两个单项比赛全部结束,冬奥会赛场的单板滑雪体验、家门口的加油助威声、中国单板滑雪的重大突破,无一例外都是苏翊鸣最好的成人礼。

  新京报记者 徐邦印

  混采区为谷爱凌疯狂,十几米的路她走了近1小时(新京报)

看到比赛分数,谷爱凌抱头欢呼。图/新华社看到比赛分数,谷爱凌抱头欢呼。图/新华社

  2月15日,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中国选手谷爱凌最后一轮实现大逆转,再添一枚银牌。这个18岁的姑娘已经是本届冬奥会的明星选手之一。面对各方的关注,她既有顶尖运动员的从容自信,也展现出年轻女孩可爱的一面。

  混采区永远的焦点

  第3轮比赛还在进行时,混合采访区已经热闹非凡,中外记者都在关注大屏幕,特别是谷爱凌的最后一次滑行。她在道具区每一次上杆、下杆,跳台区每一次转体、平稳落地,混采区总能响起一声声惊叹,最后报以阵阵掌声。

谷爱凌在比赛中做动作。图/新华社谷爱凌在比赛中做动作。图/新华社

  谷爱凌在终点处等待分数,大屏幕则在慢放她的第3轮比赛。解说员配合着她的动作说道:“动作没有问题,落地也没有问题,现在就看裁判了。”观众席马上一片欢呼,为谷爱凌的精彩表现而振奋。最终86.23分出炉,中国选手逆转登上领奖台,现场气氛被推向高潮。

  现场仪式结束后,混采区的同行们翘首等待谷爱凌。她在电视、通讯社和文字记者点位逐个停留,每次都友好地打招呼,结束时与记者互相致谢。短短十几米走了近1小时,这位18岁的姑娘为了在严寒中保暖,后来戴上了帽子,接受采访的间隙掏出了包子抓紧咬一口。这一天是元宵节,她还希望吃上黑芝麻元宵。

  根据惯例,奖牌运动员还要出席发布会,而按照谷爱凌的安排,即使又收获一枚奖牌,备战计划也不受影响,她要马上赶往U型场地训练,并在电话里给了妈妈明确答复:“还比着呢。”她的普通话总是带着京腔京韵,“奥运会还没结束,我还有一个项目(U型场地技巧)。”在外界看来,这是她最有希望夺金的项目,而在谷爱凌心里,姥姥要来现场观战是更大动力。这一次,目标仍是把计划的动作做到最好。

谷爱凌高举“金墩墩”。图/新华社谷爱凌高举“金墩墩”。图/新华社

  第3跳前“一下醒过来了”

  谷爱凌第2跳出现比较大的失误,连混采区都跟着惊呼和惋惜。赛后,她介绍,在终点处摘下雪镜是为了查看头盔是不是摔碎了,“没碎,感觉挺好的,(我就)喝点水,吃个包子,闭了会儿眼睛,感觉头不疼了。”谷爱凌非常重视学业,因此格外注意保护头部。她说,幸好摔得不重,到第3轮比赛时已经感觉不疼了。

  前两轮后排名第8,外界都关心最后一轮谷爱凌是否背负很大压力。她本人坦言,由于大跳台决赛最后一轮拿出了女选手此前从未做到过的动作,所以“感觉有一点点累”,之后的训练以及坡障资格赛时“没有进入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决赛第3轮面临足够压力,反而让她清醒了,“感觉一下放松了、舒服了,一下醒过来了,让我能去做到最好。”

  在接受奥林匹克官方采访时,谷爱凌透露:“我目标是拿到一枚金牌,然后能再上一次领奖台。”如今,18岁少女在个人第一届奥运会已经提前达成心愿。两天后开始的女子U型场地技巧比赛,在妈妈和姥姥面前,在所有关注的目光中,谷爱凌只要尽情展现,终会有所收获。

点击进入专题:
2022年北京冬奥会

责任编辑:刘德宾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