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文 朱 环球时报记者 白云怡 胡馨予 李天阳 陈 欣 柳玉鹏]当地时间25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对印度进行工作访问。在俄乌陷入军事冲突、各国经济复苏受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的世界动荡变革期中,中国外长此访备受关注。据印度新德里电视台25日报道,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和外交部长苏杰生先后与王毅举行会谈。这是自2020年5月两国军队在“拉达克”地区发生对峙以来,中方对印度进行的最高级别访问。在与苏杰生大约3小时的会谈中,王毅强调,中印要将边界问题置于双边关系适当位置,不应用边界问题定义甚至影响双边关系整体发展。尽管中印仍然需要时间来解决边境争端等复杂的双边问题,但随着两国最近一段时间在俄乌危机上的立场相近,一些观察人士看到关系改善的契机。王毅25日在与多瓦尔会面时强调,“中印用同一个声音说话,全世界都会倾听”。
“中印用同一个声音说话,全世界都会倾听”
据路透社25日报道,王毅本周访问了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计划于当天晚些时候飞往尼泊尔,这是一场“旋风式”访问。
25日与多瓦尔会见期间,王毅就中印关系提出三点思路:以长远眼光看待双方关系;以共赢思维看待彼此发展;以合作姿态参与多边进程。王毅表示,今明两年,全球治理将迎来“亚洲时刻”。中印将分别主办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和上海合作组织领导人峰会。“中印用同一个声音说话,全世界都会倾听。中印携手合作,全世界都会关注。”
对于王毅的表态,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钱峰2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解读说,这展现了中方的大国胸怀,反映了长期以来中国对印政策在新情况、新形势下的继承和发展。
《印度斯坦时报》25日引述知情人士的话称,在当天大约1个小时的会谈中,多瓦尔向中方表示,有必要在实控线上尽早完全脱离接触,紧张局势的持续不符合双方利益,恢复和平与安宁有助于建立互信,能为双边关系的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多瓦尔说,继续在外交和军事层面进行积极互动是关系正常化的先决条件。
王毅与苏杰生的会面紧随其后。王毅表示,作为成熟理性的发展中大国,中印要将边界问题置于双边关系适当位置,不应用边界问题定义甚至影响双边关系整体发展。中印应相互成就,而不是相互消耗;相互支持,而不是相互排斥。苏杰生表示,印方高度重视对华关系,没有改变对中国重要性的战略判断。他说,经过多轮军长级会谈和边境事务机制会议,两国军队实现了边境西段大部分地区脱离接触,应尽快完成剩余地区的脱离接触。
中印双方认为,恢复边境地区和平安宁符合两国共同利益,要在脱离接触基础上实现常态化管控,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误解误判。双方认为,中印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有着相同或相似立场。应努力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为动荡不定的世界提供更多正能量。
25日在与王毅会面开始前,苏杰生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则推文,称自己在海德拉巴宫欢迎前来访问的王毅,他同时附上两人的合照。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在当天下午举行的记者会上,苏杰生说,两人的会谈大约持续3个小时,以坦诚和公开的方式探讨广泛的实质性议题。
印度《今日商业》回顾道,2020年9月于莫斯科召开的上合组织外长理事会会议期间,苏杰生与王毅曾举行会谈,就解决边境地区争端达成五点共识。通过一系列军事和外交会谈,中印去年在加勒万河谷、第15巡逻点和戈格拉-温泉地区完成脱离接触进程。香港《南华早报》说,经过近两年的15轮军长级会谈,印中取得渐进式成果,但对峙不时发生。
“寻找和印度的共同点”
最近一段时间,一些外媒和观察人士对两国关系今年走向缓和给予期望。“打开一扇窗户”,《印度快报》近日以此为题刊文称,在当前背景下,印中的一切和平互动,特别是在政治层面的互动,都应被视作是改善双边关系的机遇。印度前总理瓦杰帕伊的助手苏廷德拉·库尔卡尼前几天在《印度论坛报》撰文说,印中关系冰冻近两年后,如今出现期待已久的解冻迹象。2022年可能为这两个亚洲大国的和解打开大门。
钱峰表示,此次中印高级别官员能够进行会谈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积极信号,可以说是一次“破冰”。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赵干城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王毅此访旨在“寻找和印度的共同点”。
“德国之声”24日评论说,近年来,边境地区对峙、中巴关系、中国在南亚影响力等问题令印度感到担忧,但如今,中印关系似乎出现微妙转折——两国都没有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的“特别军事行动”,在联合国相关议题的表决中,几乎投了一样的票。这似乎为两国关系缓和提供了一个契机。
据《印度斯坦时报》报道,苏杰生25日在记者会上介绍说,这次会谈为印中就阿富汗、乌克兰等重大国际问题交换意见提供了机会,“在乌克兰问题上,我们讨论了各自的处理方式和视角,但一致认为外交途径和对话是(解决问题的)优先选项”。
美国《外交学者》24日刊文称,针对俄乌冲突问题,新德里对西方抱有日益强烈的怀疑,在“四方安全对话”会议上,印度一再与日本、澳大利亚和美国持不同意见。文章认为,尽管美印一直在谈论中国影响力,但其实,印度似乎并不关心美国关切的大部分问题。
印度陆军一名退役将领对《南华早报》说,如今的地缘政治环境令北京和新德里重新调整对彼此的态度,印方正密切关注华盛顿的动向,并意识到俄乌战争可能使美国的战略重心从印太地区转向欧洲。
“物质基础”
“我最近看到一些印度学者的评论,发现印度国内现在对西方尤其是美国的霸道做法非常反感,”成都世通研究院执行院长龙兴春25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印度超过80%的原油需求依赖进口,如今能源价格上涨导致印度人生活成本增加,而美国却不考虑印度的处境和实际利益,动不动就威胁实施制裁,其强硬做派因此引发印度民意的反弹。
“我们可以看到,印度并非在每件事情上都跟着美国跑,它将自己视为一个拥有很强战略独立性的国家,”钱峰表示,“对于印度而言,中国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立场有利于它同俄罗斯继续保持友好关系、继续开展正常贸易活动。”
钱峰进一步说,事实上在边境冲突爆发前,中印在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呼吁加强全球治理等重大国际问题上的立场和看法一直比较接近,但边境对峙发生后,一些激进舆论甚嚣尘上,掩盖住双方合作的机会,导致对彼此的认知出现偏差。此次对于俄乌危机持相似态度有利于让中印看到,两国在边境冲突外有更多共同利益。
俄罗斯《独立报》25日引述莫斯科国立大学副教授沃尔洪斯基的话称,目前中印改善关系的“物质基础”也是坚实的,两国贸易正蓬勃发展。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说,中国是印度最大贸易伙伴之一。2021年,两国贸易总额突破千亿美元。印度近两年对中国进口商品和投资加强审查,并禁用了一批中国应用,但上周,新德里宣布批准邻国(包括中国)的66项投资计划。
不过钱峰也表示,很难期待包括边境争端等双边问题在短时间内得到圆满解决。中方目前强调两国关系超越双边关系层面且更加长远的内容,但印度一些官员则将边境问题与双边关系紧密挂钩。“中国是印度搬不走的邻居,两国关系长期在低位徘徊不符合印度的国家利益,长期将边境摩擦与双边关系挂钩其实是在消耗印度的资源。”钱峰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