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欢迎回家!航天员出舱!北航人倾心护航!

欢迎回家!航天员出舱!北航人倾心护航!
2022年04月16日 11:4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激动!振奋!

  今天

  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

  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

  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

  神十三着陆,准!航天员状态,好!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

  取得圆满成功!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0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

  在太空工作、生活约183天

  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

  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

  祝贺“超长待机”三人组

  欢迎回家!

↑↑↑戳视频,了解神舟十三号全速返航三维CG演示还原(来源:科普中国,制作:星智科创)

  

  保驾护航,北航全程参与

  从顺利发射升空

  到首次快速返回

  这段“出差”时间

  北航人始终牵挂、全程参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黄海教授参与新华网特别直播节目,介绍解答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返回相关问题

  北航学生组织集体观看神舟十三号返回舱着陆直播

  伴随着直播画面中,返回舱进入“黑障区”

  “神十三”乘组即将返回地球

  你知道吗?小萱告诉你

  保障这项搜索跟踪技术地面光学设备

  就来自北航——

  团队成员与神舟十二号返回舱的合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弘教授团队研制的多模光电探测装备,在此次神舟十三号返回舱着陆过程承担了返回舱空中大视场观测及航天员地面搜索任务,在黑障区返回舱的搜索跟踪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

  团队研发的多模目标光电探测装备,极大提升了我国返回舱光电探测装备的跟踪精度与速度,为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保了返回着陆过程中的万无一失,被应用于神舟十二号等系列航天器的返回过程。

  不仅如此,这场6个月的旅程

  一幕幕“太空回忆”激荡人心

  多项北航科研成果应用其中

  大批北航航天校友贡献力量

  北航,与这场太空之旅同行

  圆满完成2次出舱、2次太空授课

  实现多个“首次”,刷新飞行记录……

  和小萱一起回顾

  神舟十三号的太空之旅👇

  发射成功,太空之旅拉开序幕

  2021年10月16日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并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

  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

  “太空出差”正式启航

  两次“出舱”,创造历史

  2021年11月7日、12月26日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完成两次出舱活动

  这也是中国航天史上首次

  有女航天员参加的出舱活动

  2021年11月7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首次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

  2021年12月26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全部既定任务。叶光富、翟志刚先后出舱作业,王亚平舱内配合。

  这次任务的出舱活动

  也让无数小伙伴记住了一位

  和聂海胜一起“护航”出舱的帅小伙

  最可爱版“天和明白”

  这位优秀的“85后”

  是北航宇航学院2003级本科校友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

  总体主管设计师张伟

  “

  我们这个岗叫“天和岗”,“天和岗”它是空间站系统天和舱的总体的一个岗位代号的名称,主要是对内,对空间站系统内部是统一组织协调、调动各分系统的工作,然后对外是与大系统之间进行协调和沟通,你比如说跟“北京”、跟“曙光”之间都是通过“天和岗”统一对外来进行沟通和协调。

  —— 张伟

  ”

  无数次的“天和报告”“天和明白”……

  每句口令背后隐藏的是

  复杂工程设计和重要的责任

  这次任务也是中国航天员

  首次在太空过年

  2022年1月31日,农历除夕,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遥远的太空专门发来视频,向祖国和人民送上祝福。

  两次太空授课,播种梦想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

  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课

  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讲开讲

  为全国青少年带来

  奇妙又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课

  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讲开讲

  在地面主课堂中国科技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月宫一号总设计师 、首席科学家刘红

  在地面同步实验现场

  介绍长期自制生存所需要的

  生命保障系统——月宫一号

  “

  它(月宫一号)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利用这样一套系统,来研究人类在地球之外,我们叫长期自制生存所需要的生命保障系统。

  这个是一个前瞻性的技术,像我们的植物培养技术以及废物处理技术,都可以在不远的将来用到空间站。

  —— 刘红

  ”

  在北航校园内

  北航学子观看“天宫课堂”直播

  表达航天报国心声

  凯旋归来,创造飞行新纪录

  此刻,工作生活183天

  神舟十三号乘组终于顺利返航

  感谢每一份自豪与浪漫

  “欢迎英雄回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于劲松教授团队开发的天器故障诊断系统已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连续可靠运行630天。作为国家新一代航天飞行控制平台关键系统,团队突破多项难题,实现高精度、高效率航天器异常检测、故障诊断和预测预警服务,支持了火星探测和空间站等多个重大航天任务。

  还有大批北航科研成果

  为此次任务提供技术支撑

  为载人航天事业奋斗助力

  向Ta们致敬!

  这6个月间

  载人航天工程战线上的

  广大北航校友

  传承弘扬载人航天精神

  为任务圆满成功保驾护航

  中国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院士

  是北航2013级校友

  全程参与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任务

  先后参加神舟一号至六号的

  设计、试验和发射任务

  主持天宫一号、天和核心舱的成功研制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

  北航1981级校友

  先后8次将航天员送上太空

  被誉为中国航天员的“女教头”

  副总设计师吴志强张万欣等都是北航校友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

  是北航1981级校友

  ……

  在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副总指挥、

  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等

  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中

  超过三分之一是北航校友

  众多空天报国的北航人

  以担当实干为建设航天强国贡献力量

  圆梦太空,奋斗永不止步

  按照空间站建设规划

  今年我国将完成空间站建造任务

  将问天、梦天实验舱

  神舟十四号、十五号载人飞船

  天舟四号、五号货运飞船送入太空

  6名航天员将在中国空间站实现“会师”

  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及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已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整装待发

  天宫、天舟、神舟

  长五、长七、长二F

  中国载人航天一次次镌刻下北航印记

  再次回顾六次飞行任务中的

  北航贡献↓↓↓

  

  

  

  

  

  

  2022,空间站建设大幕再次拉开

  来北航,与中国航天同向同行

  2022年,报考哪所大学

  你,有答案了吗?

  七十载空天报国 新时代逐梦一流

  建设中国空间站的征程上

  北航人情系航天,全程参与

  强化使命担当,勇于创新突破

  空天报国的北航人

  坚持面向世界航天发展前沿

  面向国家航天重大战略需求

  在浩瀚太空不断刷新中国高度!

  

  出品 | 航小萱®工作室

  素材来源|央视新闻 北京日报 等

  编辑 |  徐维乐 张晓磊 郭艳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