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记者 戴轩 编辑 刘茜贤 校对 张彦君
重庆市9月16日通报确诊1例境外输入猴痘病例。这是此轮猴痘疫情流行以来,我国内地首次发现猴痘病例。
今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猴痘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截至8月中旬,全球8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大约4万例病例。
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近日发文分析,我国大多数人群没有接种天花疫苗,缺乏对猴痘病毒的免疫保护背景。目前建议通过早期发现和诊断病例、尽可能隔离和接触者追踪等方式控制猴痘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根据我国今年印发的防控指南,猴痘病例应严格单人单间隔离,对密接者要进行登记、集中隔离和医学观察。
台湾、香港、重庆三地发现猴痘病例
据央视消息,9月16日,重庆市确诊1例境外输入猴痘病例。这是此轮全球猴痘疫情流行以来,我国内地首次发现猴痘病例。
该病例为自国外中转重庆入境人员,在按规定进行入境人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集中隔离期间,发现皮疹等症状,经重庆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及中国疾控中心复核,实验室结果为猴痘病毒核酸阳性,国家组织专家诊断为猴痘确诊病例。该输入病例正在定点医院进行集中隔离治疗,情况稳定,其密切接触者均已落实隔离医学观察措施。目前,该病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为阴性。
经专家研判,该病例入境重庆即被隔离管控,无社会面活动轨迹,疫情传播风险低。
记者注意到,我国已有三地发现输入性猴痘病例。
今年6月24日,台湾疾控部门首次监测到一例输入性猴痘病例,为一名20多岁在德国留学的男子,回到台湾后出现症状。
今年9月6日,香港卫生防护中心通报,一名30岁男子猴痘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其症状包括皮疹、淋巴肿胀、喉咙痛等。该男子曾在美国居住,途经加拿大、菲律宾。
高福:我国大多数人群未接种天花疫苗
缺乏猴痘免疫保护
2022年5月以来,世界多个非流行国家报告了猴痘病例,且存在社区传播。
2022年7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猴痘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截至8月中旬,全球8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大约4万例病例。
近日,院士高福等专家发表文章“Neglected Zoonotic Monkeypox in Africa but Now Back in the Spotlight Worldwide”,对猴痘流行情况及预防策略作出分析。
文中称,猴痘过去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的热带雨林地区,偶尔也出现在其他地区。在自2022年5月以来影响北美和欧洲富裕国家的全球疫情暴发之前的50多年里,非洲的猴痘疫情被国际社会严重忽视。
1980年,在接种疫苗的情况下,天花被根除,与之相关的疫苗项目也逐渐停止。过去用第一代牛痘病毒天花疫苗,接种天花疫苗预防猴痘有效率达85%。由于天花疫苗还可以预防猴痘,当时天花疫苗计划的终止也造成了猴痘流行区的激增。西非和中非最近逐步取消了与新冠肺炎相关的旅行限制,这可能是导致猴痘病例增加的原因之一。
高福认为,我国大多数人群(特别是1981年以后出生的人群)没有接种天花疫苗,缺乏对猴痘病毒的免疫保护背景,这导致了大量的人群容易感染猴痘。随着中非贸易及非洲工人和游客数量的增加,猴痘输入的风险也在客观上增加。
目前建议通过早期发现和诊断病例、尽可能隔离和接触者追踪等方式控制猴痘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不建议对人群进行大规模疫苗接种以预防猴痘。我们要认真研究和治疗猴痘,但不应惊慌。
追问1
猴痘有何症状?是否致命?
今年6月,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共同印发了《猴痘诊疗指南(2022年版)》。
指南中介绍,猴痘病毒(MPXV)归类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是对人类致病的4种正痘病毒属之一,另外3种是天花病毒、痘苗病毒和牛痘病毒。
该病毒潜伏期5-21天,多为6-13天。发病早期出现寒战、发热,体温多在38.5℃以上,可伴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痛等症状。多数患者出现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肿大。发病后1-3天出现皮疹。皮疹首先出现在面部,逐渐蔓延至四肢及其他部位,皮疹多呈离心性分布,面部和四肢皮疹较躯干更为多见,手心和脚掌均可出现皮疹,皮疹数量从数个到数千个不等;也可累及口腔黏膜、消化道、生殖器、结膜和角膜等。皮疹经历从斑疹、丘疹、疱疹、脓疱疹到结痂几个阶段的变化,疱疹和脓疱疹多为球形,直径约0.5-1厘米,质地较硬,可伴明显痒感和疼痛。从发病至结痂脱落约2-4周。结痂脱落后可遗留红斑或色素沉着,甚至瘢痕,瘢痕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年。部分患者可出现并发症,包括皮损部位继发细菌感染、支气管肺炎、脑炎、角膜感染、脓毒症等。
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预后良好。严重病例常见于年幼儿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预后与感染的病毒分支、病毒暴露程度、既往健康状况和并发症严重程度等有关。西非分支病死率约3%,刚果盆地分支病死率约10%。
目前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和并发症的治疗。
据新华社消息,9月12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确认今年美国首例人感染猴痘病毒死亡病例。
追问2
猴痘传播途径是什么?
猴痘的主要传染源为感染猴痘病毒的啮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包括猴、黑猩猩、人等)感染后也可成为传染源。
病毒经黏膜和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人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他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飞沫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还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尚不能排除性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者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
追问3
如何防控猴痘疫情?
今年6月,我国发布了《猴痘防控技术指南(2022年版)》。
防控指南中提到,疫区归国人员需注意自我健康,出现皮疹等症状应当主动就医,并告知接诊医生疫区旅行史,以助于诊断和治疗。若在国外有过接触史和暴露史,尚未出现症状,可以主动联系当地疾控中心进行资源和报备。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日常接诊发热伴出疹病人时,应注意询问流行病学史,同时进行病原学筛查。现有入境人员隔离期间,各地应当主动进行猴痘病毒排查,特别是入境前21天内有猴痘疫情报告国旅居史人员。
疑似和确诊病例应由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指派的专用交通工具运送到指定专业传染病治疗机构进行严格隔离观察和治疗。对疑似和确诊病例应严格单人单间隔离,落实污染物处理,对密接者要进行登记、集中隔离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21天。
相关阅读:
猴痘十问:如何防感染,感染后如何治疗(第一财经)
往往集中在面部、手掌和脚底,也可以出现在口腔、生殖器和眼部。猴痘皮疹有时会被误认为是水痘、梅毒或单纯疱疹。症状通常持续两到四周,可自行消失无需治疗。
三、 人们可能会因为感染猴痘而患严重疾病或死亡吗?
在大多数情况下,猴痘的症状会在几周内自行消失。不过,有些人感染后可能会导致医疗并发症甚至死亡。例如新生儿、儿童、孕妇和免疫缺陷症患者有可能出现更为严重的症状,有更高的死于猴痘的风险。
猴痘的常见并发症包括继发性皮肤感染、肺炎、意识模糊和眼部问题。过去,有1%至10%的猴痘患者死亡,但过去对猴痘的监测通常有限,因此这些数字可能被高估。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环境的死亡率可能会因为社会经济状况、医疗环境不同、诊疗手段有差异等多种因素而各不相同。在受当前疫情影响的非洲之外的国家中,目前死亡病例报告非常有限,多数死于相关并发症或基础疾病。
四、 猴痘如何传播?
猴痘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病,其可能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传播,即动物-人传播和人-人传播。在人与受到感染的动物发生身体接触时(例如通过咬伤或抓伤,或在狩猎、剥皮、烹饪等活动时),猴痘会从动物传播到人。这种病毒也可通过食用受到感染的动物而被感染。
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亲密接触进行传播,包括性交、接吻、拥抱或接触猴痘疮的身体部位。患者在出现症状时即具有传染性(通常持续两到四周),皮疹、体液(如来自皮肤损伤的液体、脓液或血液)以及干痂尤甚,因与感染者接触而被病毒污染的衣服、床上用品、毛巾或餐具等物品也可感染他人。口腔中的溃疡、损伤或口疮也具传染性,这意味着病毒可以通过唾液传播。此外,飞沫传播也是猴痘人际间的传播途径。因此,与感染者密切接触的人,包括医护人员、家庭成员和性伴侣,面临更大的感染风险。
现有信息表明,怀孕期间感染猴痘对胎儿有危险。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在怀孕期间感染猴痘的风险,以及病毒如何传递给子宫内的胎儿或在分娩期间或分娩后或在哺乳期间传递给新生儿。
五、 猴痘是否会通过性传播?
猴痘可以通过性交时皮肤与皮肤的密切接触传播,包括与有症状者接吻、触摸、口交和插入式性行为。猴痘皮疹有时可见于生殖器和口腔中,当存在皮肤或口腔黏膜损伤时可能会加剧性接触期间的传播。但目前尚不清楚猴痘是否可以通过精液或阴道液体传播,因此,有症状者应该避免与他人发生性接触。
有些病例是通过同性恋、双性恋和其他男男性行为者社区的性健康诊所发现的,需要注意的是,猴痘的风险不仅限于以上人群,任何与具有传染性的人有密切接触的人都处于危险之中,猴痘也可以通过其他类型的密切接触传播,不仅仅是性行为,绝对不能因为一种疾病而对他人进行污名化。
六、 此次疫情中的一些病例发生在男男性行为者群体中。这是为什么?
猴痘通过密切接触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但猴痘的风险不仅限于男男性行为者。任何人如果与具有传染性的人密切接触,都会有危险。
目前在此次疫情中,从男男性行为者社群的性健康诊所获得了关于猴痘病例的报告,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这一人群有积极的求医行为。且猴痘皮疹难以与某些性传播疾病,包括梅毒、单纯疱疹病毒 (HSV) 感染、软下疳以及水痘带状疱疹相鉴别,这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些病例在性健康诊所被发现。随着我们认识的增加,可能会在更广泛的社区中发现病例。
如果与多个性伴侣发生性行为,请定期进行性传播疾病的筛查,并应该在可能情况下采取暴露前预防措施。如果有症状,请快速就医,这将有助于获得必要的治疗,并避免传染给其他人。
七、 谁有感染猴痘的风险?
与猴痘患者生活在一起或与之有密切接触(包括性接触)的人,或经常与可能感染的动物接触的人感染风险最大。医护人员应该在护理猴痘患者时采取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如果儿童与有症状的人密切接触,可能会感染猴痘。在本次疫情中,已经有少数儿童感染猴痘。新生儿、幼儿和潜在的免疫缺陷症患者可能会有更严重的症状,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会死于猴痘。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可能对猴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不过,自1980年消灭天花以后,世界上大多数地区已经停止接种天花疫苗,年轻人不太可能接种过天花疫苗,而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也应该继续采取预防措施来保护自己和他人。
如何防止自己感染猴痘?
为防止自己感染猴痘,请不要与有症状者密切接触:
1、避免接触:包括皮肤接触、面对面接触,嘴与皮肤接触,以及性接触;
2、经常清洁手、物品表面、寝具、毛巾和衣物;
3、在必须近距离接触以及在处理寝具、毛巾和衣物时,请佩戴口罩;
4、在密切接触之前,先询问是否有症状;
5、使用安全套或许不能防止猴痘在性接触过程中传播,但可以预防某些性传播感染。
如果必须与有症状者密切接触,请其自我隔离或尽可能覆盖任何皮肤损伤(例如,用轻薄的绷带或衣服覆盖皮疹)。如果身体相距很近,双方都应戴上医用口罩。应尽可能避免皮肤接触,如需直接接触病变部位,应使用一次性手套。
应经常用肥皂水或含酒精的洗手液洗手,包括在接触过感染者的衣物、床单、毛巾和他们触碰过或可能接触过的其他物品或表面(如器具、盘子等),以及其皮疹或呼吸道分泌物后尤其要洗手。用温水和清洁剂清洗衣物、毛巾、床单和餐具。处理任何衣物或床上用品时请佩戴口罩。应对任何受污染的表面进行清洁和消毒,并妥善处理受污染的废弃物(如敷料等)。
虽然过去的研究证明天花疫苗对猴痘有预防作用,但目前关于新型天花/猴痘疫苗在临床实践和现场环境中预防猴痘的有效性数据仍然有限。
九、 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猴痘,该怎么办?
如果怀疑自己有症状或与猴痘患者有过密切接触,请向医务人员寻求建议、检测和医护。如可能,进行自我隔离,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请采取上面所列步骤来保护身边的人不受感染。
十、猴痘患者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猴痘患者症状通常会自行缓解,无需治疗。如果需要,应遵守医生开具的医嘱使用止痛药和退烧药来缓解症状。对所有猴痘患者来说,补充水分、吃得好和睡眠充足都很重要。
自行隔离者应该做些自己感觉放松和愉快的事情,以此来保持精神健康,如果感觉身体足够好且情况允许,应该锻炼身体;如果需要,可以要求提供精神卫生支持。猴痘患者应避免搔抓皮肤,并在触摸病灶前后清洁双手,保持皮肤干燥和无遮盖。温水浴可以有助于治疗身体上的病灶,可以使用经过消毒或含有消毒剂的水对皮疹进行清洁,口腔内的病灶可以用盐水漱口,必要时可以使用利多卡因来缓解口腔和肛周病灶的疼痛。
对天花治疗方法的多年研究已经开发出对治疗猴痘也有效果的产品,但是这些药物在猴痘疫情暴发的背景下的经验有限。同时其他公共卫生的措施仍然有效,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预防感染猴痘病毒,包括病例隔离、接触者追踪、避免接触疑似含有病原体的动物或材料、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和良好的手部卫生习惯等,这些做法依然是预防和控制人类猴痘的最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