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重庆报告一例猴痘输入性病例,我们做好准备了吗?需要害怕吗?

重庆报告一例猴痘输入性病例,我们做好准备了吗?需要害怕吗?
2022年09月16日 22:52 界面新闻

  9月16日,重庆卫健委通报称,重庆市确诊1例境外输入猴痘病例。

  据重庆市卫健委网站,该病例为自国外中转重庆入境人员,在按规定进行入境人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集中隔离期间,发现皮疹等症状;经重庆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及中国疾控中心复核,实验室结果猴痘病毒核酸阳性,国家组织专家诊断为猴痘确诊病例。

  目前,该病例正在定点医院进行集中隔离治疗,情况稳定,其密切接触者均已落实隔离医学观察措施。经专家研判,该病例入境重庆即被隔离管控,无社会面活动轨迹,疾病传播风险低。该病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为阴性。

  重庆市卫健委表示,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猴痘病例的处置工作,第一时间指挥调度、安排部署;市卫生健康委积极行动、迅速响应,深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加强追踪排查、核酸检测、医疗救治和全面消杀等相关工作。

  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疾病,通常为自限性疾病(指患者通过自身的调整或者自身免疫力就可以得到治愈或者改善的疾病),但部分患者可出现并发症,包括皮损部位继发细菌感染、脑炎等。基于此,猴痘的治疗也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和并发症治疗。目前,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

  当前,因猴痘对通人群感染风险低,世卫组织不建议大规模接种猴痘疫苗, 国内也尚无专门的猴痘疫苗。不过世卫组织数据显示,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的有效性高达85%。

  国际范围内,自1970年在刚果(金)确诊首例人猴痘病例以来,猴痘疫情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国家。非洲以外国家猴痘疫情较少,均由非洲国家(动物或人)输入所致,本地传播有限。今年5月以来,猴痘首次在欧洲、美洲等既往非流行国家发生持续传播。

  当地时间7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猴痘疫情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世卫组织针对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出的最高级别警报。由此,国内对猴痘疫情防控的关注度再度提升。

  针对当前重庆报告猴痘病例一事,病毒学专家常荣山在9月16日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总结目前各国猴痘确诊病例均是主动上门就医检测后发现确诊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被确诊的猴痘病毒感染者大多数是通过社区感染的。但猴痘的传播途径复杂,既有密切的皮肤接触,又有衣物的物表传播,还有气溶胶传播,与天花病毒路径相似,发现首例后的流行病现场调查也很难找到传染源。

  常荣山推测,本次全球猴痘病毒异常广泛传播,或与长时间戴口罩导致黏膜免疫下降,使猴痘有可乘之机有关。另一方面,猴痘与天花病毒病原性接近,因天花病毒此前被宣布消灭,世界大范围停止接种终身保护性的天花疫苗或许也对此产生影响。

  常荣山表示,目前来看,猴痘传播力较弱,基本传播系数低于1,很难发生社区传播,只有密切的多次的身体接触才可能发生传播。研究报告表明,在全球已经确诊的5万7千例确诊病例中,男性同性恋者占94%,是当前较高危猴痘感染人群。不过,本次猴痘病毒的致死率也不高。但随着猴痘病毒传播力增强,且猴痘与天花病毒在病毒原上抗原接近,也还未溯源发现接种天花疫苗后感染猴痘的病例,或许需要考虑接种天花疫苗进行预防免疫。

  常荣山介绍,确诊猴痘症状通常为发热、寒战、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肌痛、浅表淋巴结肿大、皮疹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继发细菌感染、呕吐和腹泻引起的严重脱水、支气管肺炎、脑炎、角膜感染等。猴痘的痘与粉刺、疖子、水痘、带状疱疹、生殖器乳头瘤并不容易区分。因此,一旦在面部、手掌、肛门等部位出现疹子、痘子样病变,建议第一时间到皮肤病门就医。

  常荣山还认为,从流行病学角度,目前有一定必要性在定向区域对入境人员进行猴痘的DNA检测、IGM抗体检测。此外,要复活天坛株与复产天花疫苗,尽快开展相关的猴痘疫苗研发。

  今年7月25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曾发文表示,猴痘传入中国大陆只是时间问题。吴尊友透露,截至7月21日,已有75个国家和地区向世卫组织报告了超过1.6万例猴痘病例,其中死亡病例5例。

  吴尊友在其文章中介绍,猴痘主要通过人接触感染动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还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猴痘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尚待进一步证实,但不会通过气溶胶传播。

  吴尊友认为,猴痘历史上并不是一种性传播疾病,但欧美国家报告病例中,约95%的病例经由性行为感染猴痘,其中,男-男性接触者的猴痘感染风险最高。中国大陆最早受到猴痘疫情袭击的极有可能会是男-男性行为人群,然后,向其他人群扩散。由于传播方式限制,其传播速度、波及的人群范围,远远不会像新冠肺炎那样流行。

  截至9月14日,全球103个国家/地区共报告猴痘确诊病例59147例。截至目前,我国台湾省报告3例病例、香港特别行政区报告1例病例,内地报告1例病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由此可见,对于猴痘,国内主要的工作集中在应对猴痘疫情输入风险方面。

  6月1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猴痘诊疗指南(2022年版)》,要求提高医疗机构诊疗猴痘能力。7月1日,国家卫健委又印发《猴痘防控技术指南(2022年版)》对猴痘的预防、诊断以及疾病控制进行指导。当前,猴痘不属于国内的甲类、乙类传染病。

  此外,国内部分城市也已率先做出应对。据央视新闻,澳门特区政府行政会7月27日完成讨论《修改第15/2008号行政法规〈传染病强制申报机制〉附件》行政法规草案,法案明确将猴痘纳入应在具备申报条件后二十四小时内作出申报的疾病。行政法规自公布翌日起生效。

  此前,澳门已颁布第9/2022号法律《修改第2/2004号法律〈传染病防治法〉附件的传染病表》,将猴痘纳入澳门特区传染病表。8月1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称,医院已经建立了专门的猴痘病区(备战),可以提供相应的诊治服务。

  在个人预防方面,重庆卫健委官网还提示,正在疫情国家旅行或居住的人员、近期已回国和即将回国人员、近期计划出国人员为重点预防对象。建议相关人群关注所在国猴痘疫情信息,尽量避免与当地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发生接触,不直接接触动物的体液、分泌物、血液等,肉类必须彻底煮熟后才能食用。同时,加强个人手部卫生。若必须接触猴痘病人,应避免身体密切接触,避免与可疑感染者发生性行为,避免共用生活用品,照看或探视病人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一次性乳胶手套、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隔离衣等)。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

新冠肺炎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