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斑羚重现国家植物园,背后是北京的生态环境在持续改善。
文 | 周达康
时隔近百年,曾被认为是“西山之怪兽”的野生中华斑羚,再次出现在国家植物园。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国家植物园(北园)芍药园区域出现了一头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斑羚。这是北京目前唯一的野生牛科动物,而这次也是距离市区最近的观测记录。
实际上,中华斑羚属于北京“本土山羊”,在北京也早有记载。1964年,北大生物系主编的《北京动物调查》中记载了青羊(中华斑羚别名)门头沟数量不少,“但需加以保护……不要滥捕,以免数量大减。”
2002年出版的《北京兽类志》则明确指出,中华斑羚在“房山、门头沟、昌平、延庆、怀柔、密云、平谷等区均有分布”。
“消失”的斑羚回来了
历史上,中华斑羚曾一度“消失”在北京西北部的崇山峻岭中。
过去,北京林木被大量砍伐,动物栖息地不断丧失,生存空间日益缩减,再加上过度捕猎等原因,中华斑羚种群数量曾急剧下降。
2010年,以科学保护中国野生猫科动物为目的的公益环保组织“猫盟”,为了调查华北豹潜在猎物的数量,在曾经可以遇到斑羚的山区安装了红外相机,却一无所获。当时他们觉得中华斑羚在北京“实在是太稀罕了”。
但是,近年来,随着北京生态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环境逐渐恢复,北京西部和北部山区的斑羚记录逐渐多了起来。2021年,十三陵镇万娘坟村的后山记录到了中华斑羚,鹫峰、妙峰山一带也有了目击记录。
今年5月28日,京煤集团总医院南侧外巷子里,还出现了一只受伤的斑羚,被消防救援人员送到了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这几年,斑羚正在慢慢进入我们的视野,但最近记录的点位仍在六环以外。
四年前,我在搜寻植物园老资料时,无意间发现了1926年的《图画时报》上,专门为“西山之怪兽”拍摄了一张照片。那个年代,能有相机已经不易,而专门为其拍摄,更是绝无仅有。
图片经多位专家的辨识,确定为中华斑羚幼体,但是被铁链束缚,身体羸弱,豢养在退谷(现为樱桃沟的一部分)之中。之后近百年间,卧佛寺、樱桃沟地区经历了巨变,建立了植物园,即便进行了多次考察,也再无中华斑羚的任何信息。
谁也没想到,今年小雪节气前,由国家植物园(北园)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联合设置的红外相机再次记录了中华斑羚,自由自在的、没有铁链的、成年健硕的中华斑羚!
照片被公布的那一刻,实在令人感慨万千。百年间,北京生态环境巨变,消失的生灵又回到了它们曾经的“家”。目前,红外相机只架设了月余,现在镜头“捕捉”到的中华斑羚只有一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会有更多的精彩画面呈现。
北京不断有物种发现
今年4月18日,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揭牌。园内有浅山、林地,还有沟谷、溪流、河滩、人工湖泊等多种环境类型。这些丰富的植物多样性,也为动物多样性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另外,植物园后山林和西山林场之间,没有进行封闭的硬质阻隔,也是出于对野生动物保护的考量。
樱桃沟常年的流水,是野生哺乳动物重要的水源,下山喝水觅食、山上休息繁殖是它们的日常。如此设计,方便了野生动物的行动。目前,樱桃沟的红外相机已经记录了貉、花面狸、野猪、亚洲狗獾等多种哺乳动物。
国家植物园一直在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保护与研究工作。目前已完成植物种类本底调查,共收集、保存植物17435种(含种下单元),其中包括中国特有种 78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中的植物354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中的植物1412种,已成为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的“诺亚方舟”。
其实在国家植物园,不止有这次拍摄到的中华斑羚,发现昆虫新种也不是难事儿。粗略统计,至少有40种昆虫的模式产地是国家植物园,最具代表性的有植物园梨象。
这个很小的象甲(俗称象鼻虫)黑黑的,体型就像鸭梨一样,以一种叫小花扁担杆的植物为食,研究人员最终以植物园来命名它。
类似的还有北京丁香瘿蚊,这个小蚊子危害一种丁香,经过认真研究国家植物园内采集的标本,科学家把它们认定为一个新属、新种。“属”是一个比“种”高一级的分类单元,发现新属要比新种难很多。
不管是“消失”了近百年的中华斑羚再度现身国家植物园,还是其他物种的生存与发现,都可以说,国家植物园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在持续增多。而这,其实也是北京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缩影。
一方面,一代又一代植物园人和研究学者从摸清家底做起,一鸟一兽、一虫一鱼地进行生物多样性工作,为后续深入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北京不断变好的生态,给动物提供了生存所需的各种条件和扩散廊道。而植物园本身植物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高,野生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没有受到外界的过多打扰。
我们有理由相信,“回家”的中华斑羚只是“冰山一角”,未来的北京生态将会持续改变。
撰稿 / 周达康[国家植物园(北园) 正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