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闻:时隔十天,美国海军“尼米兹”号航母打击大队再次进入南海。哪些细节值得关注?
特约评论员 吴蔚:“尼米兹”号航母打击大队(The Nimitz CSG)去年12月3日从美国西海岸的埃弗雷特海军基地出发驶往夏威夷,开始了这段海外部署任务。12月16日它从珍珠港出发并转隶美国海军第七舰队指挥,在西太平洋海域度过圣诞节与新年之后,“尼米兹”号抵达了美军眼中的所谓“高威胁海域”。今年1月12日,经由菲律宾东海岸一路北上的“尼米兹”号向西南转向穿越巴士海峡驶入南海,由此开始了一段全速战斗巡航阶段。
根据开源情报信息显示,“尼米兹”号航母打击大队从1月12日晚间开始至1月14日晚间,采取了战斗航速快速穿越南海海域,满打满算一共只用了两天半不到的时间。我个人推测,美军采用了“快速通过高威胁区域”的安全策略,并没有在南海内逗留过久。这可能是近几年逐渐形成的“新常态”,以往美军航母编队过航南海大多需要3到5天时间,辗转腾挪又是演习又是合影的,这次采取了一条笔直的航线一脚油门夹着尾巴就过去了。有意思的是,“尼米兹”驶过“九段线”后明显放慢了脚步,在寥内群岛以北继续航行了5天才抵达新加坡樟宜基地。这就好比一个人憋足了劲儿闯过了“南海十字路口”,然后在路口的另一端气喘吁吁地缓缓走了好一阵。对于舰龄将近50岁的“尼米兹”号来说,全力冲刺这么一段,舰上的美军轮机兵恐怕得加班了。
1月21日,中国农历年除夕,“尼米兹”号航母打击大队停靠新加坡樟宜基地,在这里休整了4天时间。用美军的说法就是所谓“春节这段时间就像是过圣诞节,解放军海军的作战部署不会那么密集”。然而关注央视《军事报道》的朋友应该明白,春节期间解放军海空力量的战斗巡逻、跟踪监视任务频次并没有降低,我们的海空卫士在战位上为祖国人民守岁。在我们看来,越是节假日,越要紧绷战备这根弦,节日期间空中情况数量往往会大幅上升,这就意味着跟踪监视警戒巡逻的任务会更重,战斗起飞会更频繁。
1月26日,“尼米兹”结束在新加坡的短暂休整北上折返南海方向。这里又展现出了一个“新常态”,往日美军航母驶过南海之后在新加坡作短暂休整后,会继续向西驶入印度洋最终抵达阿拉伯海北部的阵位,用以支援美军在中东地区的作战。随着美军全面撤出阿富汗,美国海军的航母如今得以腾出手来集中精力用在西太平洋中国的方向上。我留意到一个信息,截至1月23日,美国海军共有101艘战舰处于部署状态,其中有68艘在指挥关系上隶属于第7舰队、21艘隶属于第6舰队、10艘隶属于第5舰队。也就是说美国海军在亚太、欧洲与中东三个战略方向上的兵力布置处于一个7:2:1的大致关系,作战重心向谁倾斜,已经不言自明了。
直新闻:那么在你看来,这些“新常态”折射了美军怎样的战略思维转变?美军航母的战略威慑效应是否正在边际递减呢?
特约评论员 吴蔚:以往我们总说美军航母在中国周边海域耀武扬威、秀肌肉、秀全家福大航拍,这些年下来其实美军的招式还是那么几样,只是我们在心态上早已出现了变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区区一两个航母编队已经震慑不了我们了。这是中美军事实力差距逐年缩小所带来的硬实力变化,以及在体系化、实战化训练、对抗背景下解放军指战员的软实力变化。
反过来讲,美军的心态也出现了变化。此前几年只有美国的一些智库以及五角大楼的军事情报部门对中国的军力发展有过系统研判,但是近几年美军尤其是海空军一些经常在中国周边海空区域转悠的一线单位,对解放军的实力跃升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这些认识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举例说明。
美舰过航我周边敏感海域时,我们的海空力量采取的是“有舰必跟”策略。但对于美军的伯克舰、核动力航母这些能够高速航行的目标,我们的跟监力量往往在航速上会吃些小亏。但美军还是发现,他们每次来南海、过台海,解放军的战舰、电子侦察船总能做到形影不离,很难甩掉。这是如何做到的呢?因为解放军有着完善的海洋监视体系,比如天上的卫星、岸基的超视距雷达、常态化巡逻的长航时无人侦察机等等。这就像织起了一张巨大的网,在美舰抵达之前我们就能够大致推算出他们的航线,跟踪监视力量采取拦截航线提前占领阵位就是了。在现代化海战中,我能看见你往往意味着我能打中你,尤其现在的解放军拥有丰富的反航母利器,在美军自己的兵棋推演里,航母的生存率降至历史性的低谷。
在这样的博弈下,美军的心态当然会出现变化,航母打击大队驶过南海的时候可不就得快速通过以免夜长梦多了嘛,来是要来的,不然如何体现所谓的“区域霸主地位”,如何向区域内盟友展现坚定决心呢?但是来了吧却不敢久留,一脚油门路过,也算是完成“打卡”了。这种在战略威慑效果上的边际递减不仅是对中国而言的,周边地区的国家也能嗅出“时代正在改变”。
作者丨吴蔚,直新闻高级主笔,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来源:深圳卫视直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