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美商务部长的这次会面 释放了什么信号?

中美商务部长的这次会面 释放了什么信号?
2023年05月26日 14:17 北京日报客户端

  5月26日,商务部官网发布消息:25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赴美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贸易部长会议期间,在华盛顿会见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

  这也是“民用无人飞艇”事件发生以来,两国高级别官员为数不多的面对面接触之一。

  今年2月,中国民用无人飞艇误入美国领空,美方将此事炒作为“间谍活动”,并动用武力击落无人飞艇。双方关系因此降至冰点,先前商定的访华议程一度中止。

  但4月以来,美方多位官员表达了希望与中方对话与沟通的意愿。5月21日,美国总统拜登甚至在七国集团峰会后的记者会上“预言”,两国紧张关系很快会开始解冻。

  此次两国经贸领域的高层会面,谈了些什么?释放了哪些信号?两国关系是否能如拜登所说开始“解冻”?

  中美关系破冰?

  关于此次会见双方的谈话内容,商务部并没有透露很多,对外公布的只有短短一百多字。

  内容很短,透出的信息量还是很足的。

  对本次交流的评价,商务部用的措辞是“坦诚、专业、建设性”。

  “坦诚”是指双方都亮出了自己的主张。“建设性”说明双方在努力推进事情的进展。“专业”显然指的是会谈主题,主要围绕“经贸关系”展开。

  具体到哪些内容?商务部透露的有“美对华经贸政策、半导体政策、出口管制、对外投资审查等”,几乎涵盖了近期中美经贸关系的热门话题。

  而从美国商务部透露的消息来看,美国十分关注中国的半导体政策。

  据路透社26日报道,美国商务部在一份声明中说,雷蒙多对中国最近对在中国经营的美国公司采取的一系列行动表示了关切。

  据分析,这家美国公司指的应是美国半导体巨头美光公司。

  今年3月,中国对美国半导体巨头美光公司在华销售产品启动了安全审查。5月21日,中国网络安全监督机构称,美光科技公司未能通过网络安全审查,要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停止采购美光公司产品。

  对这次行动,美国一些政客认为是中国对美国的“经济胁迫”。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4日在记者会上说,中方有关部门对美光公司在华销售产品的网络安全审查是依法实施的,决定是基于事实作出的。

  双方是否对该事件有了结论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国当下并不想因此和中国彻底闹掰。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24日对记者称,关于美光公司的争端不会破坏白宫为与中国建立更富有成效的关系所做的努力。

  柯比的表态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美国当前对中国的态度。

  尽管今年2月,两国关系因一个民用无人飞艇降至冰点,但是进入4月之后,包括推迟访华行程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等美国多位官员先后表达了希望与中方对话沟通的意愿。

  5月以来,中美之间也确实多了一些互动。

  本月早些时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会晤。此外,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和王文涛也先后会见了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

  当地时间23日,新一任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抵美履新。此前,中国驻美大使空缺了四个多月之久。

  此次会面是在之前频频互动的基础上又更进了一步。接下来,王文涛还将在参加亚太经合组织贸易部长会议期间,与美国贸易代表戴琪举行会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屠新泉此前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过去5年中美经贸关系非常困难,此时中美之间进行贸易部长的会面是一个非常好的安排,释放了中美之间彼此对双边经贸重要性的认识。

  “至少有了一个缓和的开头,是一个好迹象。”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在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美国主动发起对中国的贸易战,导致中美经贸关系处于比较冷的时期,对全球来说都是一个负面消息,会影响到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和经济增长。

  “精神分裂”的美国

  中美高层官员在接触,但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虽然美国做出了一副要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姿态,对中国的打压遏制依旧不断。

  就拿最近举行的G7广岛峰会来说,尽管拜登的态度看似“渴望”缓解中美关系,但峰会发布的G7联合公报却用了相当大的篇幅罗织中国的“经济罪名”,声称G7国家将共同致力于应对中国“不透明和扭曲市场的干预”和“经济胁迫”等“不公平经济行为”带来的挑战。外媒称,G7在公报中对中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厉批评”。

  在台湾问题上,美国更是屡次触碰中国底线。近日,美方宣布与中国台湾地区就“美台21世纪贸易倡议”5个议题完成谈判,将签署第一部分协议。

  台方所谓总谈判代表邓振中甚至声称,首批协议有别于台美过去签署的备忘录层级,整体结构相当完整,“如同美国与其他国家签署的贸易协议一般”。

  一边希望缓解关系,一边又恶意染指他国内政,美国为何如此“精神分裂”?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马伟在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特朗普政府开始,美国总体对华的战略就是打压遏制,这个是美国国内的共识。

  2018年,美国特朗普政府开始动用所谓的“国家安全例外条款”,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2021年拜登上任以来,经历了对中国经贸政策进行长达一年多的评估,在特朗普时期的政策上表现得更为强硬,对华打压从出口管制向投资领域蔓延,从美国一国制裁向胁迫盟国站队发展,尤其是在芯片等高科技领域,联合盟友对中国围追堵截。

  “美国之所以短暂表现出改善关系的意愿,甚至主动释放一些善意,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眼下国内经济面临了一些困难。”马伟说道。

  据美媒报道,美国通胀率在2022年6月达到9.1% 的峰值,创下近40年来最高纪录,4月仍保持在4.9%的高位。根据全美商业经济协会(NABE)发布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美国通胀将在2023年和2024年持续居高不下。

  虽然美联储的连续加息对降低通胀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美国银行业因此暴雷不断。今年3月以来,从硅谷银行到签名银行,再到第一共和银行,美国就有3家银行“轰然倒塌”。

  高通胀、银行“倒闭潮”外,更让拜登政府焦头烂额的是美债违约的风险。

  当地时间5月1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致美国众议院议长凯文·麦卡锡的一封信中表示,如果国会无法在6月之前再次提高债务上限,美国最早将于6月1日突破债务上限,产生债务违约。

  “债务上限”是美国国会为联邦政府设定的举债最高额度,可以理解为美国财政部的“信用卡额度”。美国国内的经济学家一致认为,如果政府出现债务违约,而且持续6个星期以上,不但股市将受到严重冲击,而且美国经济将出现衰退,整体下降4%以上,届时将导致800万个工作岗位流失,失业率则随之飙升至8%以上。

  此前中国大量抛售了美国国债,但仍旧是美国的第二大债权持有国。而哪怕美国嚷着与中国“脱钩断链”,近两年,中美贸易额也屡创新高,2021年突破7500亿美元,2022年达到近7600亿美元,远高于2017年的5837亿美元。

  在经济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美国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互动、合作,客观上有助于其度过难关。早前就有美媒透露,拜登政府正考虑安排一系列高级官员在未来几个月内访华,考虑名单中就有耶伦和雷蒙多,前者涉及美债,后者涉及经贸。

  马伟认为,从经贸领域来看,中美关系确实恢复了政府层面的接触,但也不能抱有很大的期望。一旦美国度过了这个困难时期,对中国的打压可能会更狠。

  心知肚明 反对零和博弈

  对美国目前这种“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企图两头都吃的行为,中国显然心知肚明。

  在5月11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强调,中美之间保持着沟通。关键是美方不能一方面讲沟通,一方面却不断对中国打压遏制,不能说一套做一套。

  在5月22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针对记者就拜登“中美关系很快就会解冻”的提问,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方一贯坚决反对有关非法的单边制裁,已向美方表明了严正立场,美方应当立即撤销制裁,采取实际行动,为对话沟通扫清障碍、营造氛围,创造有利的条件。

  “在国际交往中可以看出来,中方的表态都是非常讲究心意和诚意的。”王晋斌向潮新闻记者表示,中美之间有很强的互补性。只是美国把互补性基本拿掉了,片面地强调竞争性,导致了一种零和博弈的思维。

  这种思维也让美国付出了代价。有关研究早就表明,美国单方面挑起的贸易战,绝大部分成本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

  中国崛起并不一定意味着美国就要衰落。当前,各国利益深度交融,“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的胡子”是现实的真实写照。中国深知这点,无意与美国竞争,而是希望加强对话、深化合作、缩小分歧、避免对抗。

  在王文涛开启美国之行之前,他就在上海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美资企业在华经营情况以及对我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并表示,商务部将继续精准、高效做好外资企业和项目服务保障,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与各国企业共享中国庞大市场和开放发展的红利。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王文涛已经会见了多名美资企业高管,包括辉瑞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艾伯乐、高通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蒙、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基辛格等。

  在中国对美资企业坚持奉行对外开放的策略时,美国对华的大门却越关越小。近日有外媒报道称,拜登正在争取未来几周内签署行政命令,限制该国企业对中国高科技等关键经济领域的投资。

  王晋斌表示,经贸关系是缓解中美紧张关系的一个重要抓手。此次两国高级官员的会面对接下来的相互交流,有了一个正面铺垫。但如果美方还是带着零和博弈的思维,而不是合作共赢的思维,交流结果也不会太好。“双方的沟通还是需要有一个稳定交流的环境和预期,这样交流才会有价值。”

  从目前美国的实际行动来看,与其指望美国突然放下将中国视为所谓“战略竞争对手”的执念,不如放弃幻想,做好万全准备。

  在马伟看来,经贸关系虽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但现在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受到了外交、政治(包括美国两党之争)的较大影响,如台湾问题,这本是中国的内政,不容外人染指,却被美国作为衡量、处理中美经贸关系的筹码。这会在未来成为中美经贸关系的不确定因素。外贸企业还是要做好心理准备,不管是调整自己外贸与内贸的结构,还是调整自己的出口目的地,尤其是与高科技领域密切相关的企业。

  近年来,不少企业也积极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内外贸双管齐下,为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注入新动能。

  当然,对于中国来说,还是希望能与美国相向而行,争取中美关系回归正轨。

  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创始院长格雷厄姆·艾利森曾统计了过去500年中的16起新兴强权取代现有强权的案例,其中的12起导致了战争,但也有4起是和平处理。

  一位业内专家此前曾向潮新闻记者表示,对中美关系来讲,中国现在就是要敢于斗争,但斗而不破。

责任编辑:薄晓舟

中美美国商务部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