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4周年华诞。
“生日快乐,中国!为你的成就感到骄傲。”
今天(1日)下午,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推特上连发11组对比照片,细数中国在体育竞技、信息科技、交通运输、航空航天,以及脱贫攻坚、大气污染治理、农村城市化改造、人权事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1990年9月22日至10月7日,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举行。“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亚洲雄风》的旋律,响彻了那年秋天。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举办的第一个综合性的国际体育大赛。
据新华社报道,对当时的中国来说,北京亚运会是大事,也是难事。由于这时尚处在改革开放初期,财力有限。当时有关方面测算,亚运会筹办需要资金25亿元,存在6亿元缺口。据赛后统计,有1亿多人次向亚运会捐献了资金和物资,集资总额达到了7亿元。
33年后,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2022年,杭州的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87万亿元。此次杭州筹办亚运会考虑的是要办得绿色、智能、节俭、文明。为此,场馆“以需定供”“体现杭州特色”,彰显城市包容性和人文关怀,办赛的层次和标准更高。
“上图:2004年,展会上展示中国自主研发的3G标准TD-SCDMA网络。下图:2023年,消费者在天津一家旗舰店试用华为最新款智能手机。”
1998年6月30日,中国正式向国际电信联盟提交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3G)的候选标准。2000年该标准被国际电信联盟接受。
这是我国首次提出并被国际认可的完整的通信系统标准,被认为对改变当时我国移动通信产业落后的状况,提高移动通信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后20年,经过3G TD-SCDMA、4G TD-LTE的发展,我们移动通信行业整体实力提升,从追赶世界水平发展到与世界水平并肩而行。在5G标准制定中,我国企业提出的标准提案占总量的30%以上。
今年8月,华为在美国3年芯片封锁下推出新款5G手机,激起了远超出普通产品发布的热烈讨论。
“上图:1973年在上海交付的中国第一架波音707飞机。下图:中国国产C919于2023年5月28日完成首次商业飞行。”
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访华,打破了中美两国长达23年的坚冰,同年波音公司与中国开始初步接触。1973年8月23日,中国订购的第一架波音707飞机从波音公司机场起飞抵达上海,标志着波音飞机正式开始进入中国内地市场。
50年后的5月28日,由国产大飞机C919执飞的东方航空MU9191航班平稳降落在北京,穿过象征民航最高礼仪的“水门”,标志着该机型圆满完成首个商业航班飞行,正式进入民航市场。
“中国努力进一步实现自给自足的里程碑”“打破了当前由美欧主导的国际航空业的控制”“有望打破空客和波音在单通道喷气式飞机领域的主导地位”……C919的商业首飞受到路透社、彭博社、法新社等多家外媒的共同瞩目,它们不约而同提及此举背后“剑指”欧美飞机制造巨头的“里程碑”式意涵,直言中国朝着结束对外国技术依赖、努力进一步实现自给自足更进了一步。
绿皮车曾经是中国铁路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最普遍的车型,其构造速度一般为100km/h或120km/h,烧水和取暖靠烧煤,大多没有空调装置,车窗可以打开。随着时代的演变,如今“绿皮车”在干线上已少见,但在支线和短途以及慢车等旅客运输中,还有一大批“绿皮车”运行。
2017年9月21日,“复兴号”高铁列车在京沪高铁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中国成为世界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2020年底,时速250公里CR300型“复兴号”动车组成功研发投用,时速160公里至350公里“复兴号”系列动车组全部投用。
1956年7月13日,第一辆国产解放牌卡车总装下线,为中国不能造汽车的历史画上句号;1958年5月12日,第一辆国产轿车东风金龙驶出试制车间,开启自主造轿车的历程。
60多年后,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全球第一汽车产销国,更是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产销量连续8年稳居世界首位。截至去年,全球60%的电动汽车销售发生在中国,全球已售出的电动汽车一半以上在中国。
“没有中国,世界能造出电动汽车电池吗?”美国《纽约时报》5月16日报道称,尽管西方国家投资了数十亿美元,但在制造电动汽车电池这一“本世代的决定性竞争之一”中,中国是迄今为止“唯一的赢家”。
报道认为,从采矿到冶炼,再到零部件制造,中国在电动车电池生产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占据优势且遥遥领先,世界其他国家可能需要数十年才能赶上。据英国基准矿业情报公司估计,到2030年,中国的电池产量将达到其他所有国家总和的两倍多。
“上图: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下图:2023年,神舟十六号三人组在中国‘天宫’空间站现场授课。”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场成功发射,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的序幕。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023年5月30日,在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顺利入驻“天宫”空间站。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六号“博士乘组”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上图:2006年的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鄣吴村。下图:浙江省启动绿色乡村振兴计划‘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后,2023年的鄣吴村。”
花5年时间,从全省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2003年6月,浙江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这项工程二十年来扎实推进,重塑了浙江农村环境,造就万千美丽乡村。
一代书画大师吴昌硕的故乡——安吉县鄣吴镇鄣吴村就是其中之一。20年前,鄣吴村泥泞小路纵横,映入眼帘的是简陋旧房和落后设施;20年后,钱塘潮涌下乡村巨变,鄣吴村一改村庄风貌,基建设施换代升级,焕发时代新颜,更是在2015年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悬崖村”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的别称,从山底到山上村庄海拔落差约800米,村民和外界的唯一通道曾是17段危险的藤梯。2016年媒体报道村里儿童“上学难”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后,通往“悬崖村”的藤梯被钢梯所替代,村民上下山的时间从以前的8小时缩短为不到2小时。
此后,为彻底改变村民居住生活条件,2019年5月,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支持下,“悬崖村”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423人全部搬入位于昭觉县城的集中安置点。
沐恩邸社区是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6个安置点中面积最大的一个。该社区共安置贫困户1424户,其中80户来自“悬崖村”。安置社区的每户人家按照人均住房面积25㎡的标准进行分配,最大住房面积为100㎡,每套房子都包含有卧室、浴室、厨房和客厅。社区配备齐全,有学校、商店、就业中心、留守儿童家园、妇幼保健中心、法律咨询室和其他基础设施。根据2020年当时的报道,一个户外农贸市场及一个商业区也在筹备建设中。
2011年,北京及周边地区发生的长时间雾霾,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同年11月,国务院启动PM2.5等污染物监测和发布。充分的信息公开,有效凝聚了社会共识,也促使中央政府发布《大气污染治理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开启了大规模的治理。
“大气十条”是我国针对突出环境问题开展综合治理的首个行动计划。其明确,到2017年,京津冀区域细颗粒物浓度下降25%左右。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这个目标在当时被认为是需要付出超常规努力才能实现的。
有媒体形容,十年间,我国画出一条全球大气污染治理速度最快的曲线。数据显示,我国在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环境空气质量显著改善。2013-2022年,我国GDP增长69%,而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57%,重污染天数下降了92%。
2013年以来,北京市PM2.5浓度从89.5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2年的30微克/立方米,已实现“十连降”,连续两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从58天下降到3天,创造了世界特大城市大气污染治理的奇迹。
位于深圳市罗湖区南湖街道的渔民村,土地面积仅0.25平方公里,却有着全国首个万元户村、全国首批社区股份公司、农村城市化改造样板等多个亮眼标签。渔民村的发展史,也是深圳特区改革开放40年辉煌成就的缩影。
渔民村在立村时只有22户渔民,人口不足百人。他们以船为家、四海漂流,后来在政府的帮助下,渔民村人逐渐上岸定居。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带给渔民们前所未有的机遇,兴办工厂做来料加工,组建运输车队,向社会筹资用于生产,在短短两年内渔民村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年收入一万元,创造了改革开放中的一个奇迹。
1992年,为适应特区城市化进程发展的需要,渔民村又率先实现集体经济向股份制经济的转变,开展股权改革,享受红利,成立渔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村办股份公司之一,与此同时,渔民村也面临违建严重、治安混乱、恶性竞争等难题。2001年,渔民村在深圳率先启动城中村改造。村民自筹一亿多元,将旧村全部推倒重建。
三年后,一个崭新的现代化花园社区拔地而起,同时创新成立了渔民村物业管理公司,创新推出了“统一招租、集中管理”的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新机制。渔民村再次实现华丽转身,为深圳规模庞大的旧村改造和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成为中国城市进程中的成功典范。
20世纪50年代以前,西藏处于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统治之下,官家、贵族、寺院三位一体,牢牢控制着西藏的资源和财富,人民灾难深重,毫无自由可言。
1951年5月23日,西藏宣告和平解放,自此走上了光明发展道路。1959年进行的民主改革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使西藏社会制度“一步跨千年”。1965年西藏全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民众进一步获得当家作主的权利,为人权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1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29亿元,2020年这一数字突破1900亿元。2020年西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居全国第一。西藏地区人均寿命也由1951年的35.5岁增加到2019年的71.1岁。
与此同时,西藏优秀传统文化与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充分保护与发展。藏语言文字是第一个具有国际标准、获得全球信息高速公路通行证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目前,西藏有藏传佛教宗教活动场所1700多处,僧尼约4.6万人。
西藏现代教育从起步开始即坚持双语(藏汉)教育,全面普及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的双语教育,巩固完善双语教育体系。目前,西藏教育整体发展水平接近全国,实现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军曾撰文指出,2020年,其所在调研组在西藏调研时了解到,实行A类教学计划(即藏语文为必修课)的学校在西藏非常普遍,藏语文课程课时安排也比较充分。西藏在历年高考招生计划中,对藏语文、藏医药以及其他面向藏族考生的特定学校/专业都单列指标,并对藏语文考试成绩作出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