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牛弹琴
说实话,这条新闻很戏剧性,但多少还在我意料之中。
彭博社近日在一则报道中披露,现在不少远洋货轮穿越红海时,都会在对外公开的“目的地”一栏中,填上“中国”;或者在备注上,特意标明“船上都是中国籍船员”等内容。
这不是我说的,这是彭博社的调查报道。
为什么?
很简单,用西方媒体的话说,突出这艘船与中国的联系,也是在告诉胡塞武装,别袭击我。
毕竟,红海现在风云激荡,成了远洋货轮的伤心之地。
也门胡塞武装为加沙巴勒斯坦人强出头,在红海袭击了几十艘与以色列有关的货船,迫使大批货船远走好望角;美国和英国又恼羞成怒,最近对胡塞武装发动猛烈军事打击。
加沙战争在外溢,红海事实上成为中东第二战场。胡塞肯定会继续报复,这条世界贸易的黄金水道,最近变得格外凶险。
但远走好望角,时间长不说,更重要的,是远洋费用的大幅提高。
在商言商,很多仍想走红海的货轮,于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特别标注,我们“与以色列无关”,有的就干脆直接标注,目的地是中国,船员都是中国人。
有用吗?
应该还是有用的,不然这些船只,不会采取这种“不寻常的措施”!
按照彭博社的报道,已经发现至少5艘船只,以这种方式通过或准备通过红海。两艘已经驶离红海,向亚洲方向进发;两艘正在红海航行,迄今没遇到问题;还有一艘正在印度附近,正向红海方向航行。
1月12日的外交部记者会,我看到还有这样一则很有意思的问答。
彭博社记者:昨天有报道称,很多在红海航行的中国船只通过自动识别系统(AIS)应答器广播称自己是中国的船只。该应答器一般用于广播船只的目的地和所载货物。你是否掌握上述情况?是中国政府告知中国船只这么做的吗?还是企业自己的行为?
发言人毛宁:我注意到有关报道,但不了解具体情况。我想这一定程度反映了推动红海局势降温、维护国际航道安全的重要性。
外国人的好奇,发言人的淡定,四两拨千斤。
我说这在我意料之中,倒也不是吹牛,因为这正是当年我在阿富汗、中东工作时的切身感受。
因为我们背后,有一个和平的大国,有一个总是劝和促谈的中国。我们有实力,但我们从不炫耀武力,我们对外展示的,更多是道义的力量。
哪怕交战双方,彼此不共戴天,但对中国总体都很尊重。我记得当年我们驻加沙记者的越野车上,总是写着“China(中国)”和“TV”两个字(中国谁都知道,TV则最简单,比Press更好认)。
这不是电影里的情节。电影细节可能略有夸张,战乱凶险之地,意外还是随时可能发生,不能有丝毫侥幸和大意。但中国人的身份,多少比很多西方人更安全,这确实是我所亲历的真实。
20多年过去了,又是类似的故事,中国成了很多远洋货轮进出红海的护身符。
唉,世界破破烂烂,兔子缝缝补补,真是让人特别感慨。
我看到,一位外国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感慨地写道:还有什么更好的证据可以证明:为公民实现安全的最佳方式,就是让自己保持和平?美国的军国主义非但没有保护他们,反而让他们面临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