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日韩领导人会议4年半后重启,释放什么信号?

中日韩领导人会议4年半后重启,释放什么信号?
2024年05月27日 11:14 新京报作者:新京报
▲当地时间5月26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首尔出席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期间会见韩国总统尹锡悦。图/新华社▲当地时间5月26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首尔出席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期间会见韩国总统尹锡悦。图/新华社

  据新华社报道,5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赴韩国首尔出席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当天下午,李强与韩国总统尹锡悦举行了会谈。双方同意适时举行外交部门高级别战略对话、副部长级外交安全2+2对话,适时启动中韩1.5轨对话交流机制,加快推进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当天晚间,李强会见了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会议期间,李强还将参加三国领导人会议,并出席中日韩工商峰会等活动。

  这是该机制时隔4年零5个月再度重启,上一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于2019年12月在中国成都召开。该机制为何得以重启,对中日韩三边合作有何意义,对于地区局势又会产生哪些影响,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成都共识为会议重启创造条件

  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诞生于东盟10+3会议。1999年,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在菲律宾出席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期间举行早餐会,启动了三国在10+3框架内的合作。2000年至2007年,中日韩三国领导人每年在出席10+3等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举行会议。

  2008年12月,中日韩三国首次在“10+3”框架外举行了中日韩领导人会议。2011年,设立了中日韩合作秘书处,标志着三国领导人会议机制化。到2019年12月,共举行了8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2019年在成都举行的第8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是该机制的高光时刻。在当时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大背景下,三国发表了《中日韩合作未来十年展望》,通过了“中日韩+X”早期收获项目清单等成果文件。

  《未来十年展望》是具有战略性的文件,强调三国升级合作,加强战略沟通和政治互信。其中还特别指出,致力于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强化现有国际规则,确保公平竞争以培育良好营商环境。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放在美国搭建“小院高墙”的今天,也有重要意义。

  疫情期间,三国领导人会议和拟定推行的部分早期收获合作项目被迫中止。疫情过后,由于东北亚形势中的对抗性因素增加,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仍未重启。

  这种情况在去年11月韩国釜山举行的第10次三国外长会上有了改变。会上三方一致认为,应坚持将《中日韩合作未来十年展望》等领导人共识落到实处,同意为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创造条件,加紧相关筹备工作。重新认可成都共识,为中日韩领导人会议重启创造了条件。

  到今年5月,新任韩国外长赵兑烈访华,这是韩国外长时隔6年多首次访华。由此,敲定了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的恢复。

▲当地时间5月26日晚,国务院总理李强在首尔出席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期间会见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图/新华社▲当地时间5月26日晚,国务院总理李强在首尔出席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期间会见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图/新华社

  为稳定关键产业供应链打开空间

  据韩国国家安保室第一次长金泰孝介绍,对于此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作为东道主的韩国设置了6个领域的合作议题,分别是促进人员往来、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经贸合作发展、解决卫生和老龄化问题、推动科学技术数字化转型以及解决灾难和安全问题。

  这些合作项目有助于稳定三国的经贸联系,但更值得关注的是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中韩自贸协定已于2015年12月正式生效,自中韩自贸协定实施以来,双方已四次削减关税,目前双方零关税产品贸易额超过50%。

  美国一直在鼓动其盟友在半导体等关键产业与中国脱钩断链。近期,美国正向韩国施压,要求其限制用于制造高端逻辑和存储芯片的设备和技术流向中国。

  但韩国在半导体原材料和成品出口等方面对中国的依存度很高,中国的区位优势不可替代,如果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取得成果,有助于化解美方的断链行动。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中韩自贸协定谈判的新进展对于2012年启动的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也有示范作用。日本对于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一直持保守立场,4月26日,日本政府还宣布将对半导体等领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这种跟随美国的短视做法有可能成为“回旋镖”,让日本失去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和庞大市场。

  中日韩自贸协定预期覆盖的零关税产品高达90%-95%,超过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水平。这对于三国而言是巨大机遇,而三国领导人会议的重启,提供了新的契机。这是三国领导人会议最值得瞩目的潜在合作空间。

  还有不少要消除的合作“断点”

  毋庸讳言,除了可见和未开发的巨大合作利益外,韩日两国政府低迷的支持率,也是三国领导人会议重启的因素之一。

  近年来,韩日两国均有不少破坏三国合作之举。然而,在战略上与相关国家和军事组织积极靠近,在与中国核心利益相关的事务上不断试探、踩线,并没有获得政治分数。加之美国大选、乌克兰危机、朝鲜半岛形势出现新变数,修复对华关系就成为必然选择。

  在这方面,韩国比日本更加积极一些。韩国在野党主张稳定对华关系、不介入台海事务的声音不断。新任韩国外长赵兑烈也曾表示,“韩中关系不亚于韩美关系”。加之尹锡悦需要外交成果,朝野有修复对华关系的共识。

  相对而言,日本还没有调整对华关系的行动。4月,岸田文雄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时称,“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中国”。三国领导人会议举行前,岸田文雄还要求中国撤销日本水产品进口禁令,这些言行显示,日本还未从战略短视中跳出来。

  在可见的未来,中日韩深化三边合作,还有不少要消除的合作“断点”。这需要相关国家用更长远的目光看待对华关系,或许还需要重大事件的“刺激”。但无论未来如何演变,三国领导人会议的重启,都是重建信任的重要一步。在相关势力不断渗透的大背景下,这一步对于三边关系的稳固,无疑是有重要价值的。

  撰稿 / 徐立凡(专栏作家)

责任编辑:张迪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