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足坛腐败大起底:那些不为人知的潜规则

足坛腐败大起底:那些不为人知的潜规则
2024年05月27日 10:35 新浪新闻综合

  来源:正义网

  作为当今世界上的第一大运动,足球毫无疑问是最具市场号召力、话题性的运动。而中国足球也曾屡屡创造奇迹,让绿茵场上飘满国旗。但近些年来,中国足球没能再创造奇迹。相反,球员们用一次次击穿底线的输球,不断消耗着国人的信心与耐心。

  自2022年11月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原主教练李铁被查开始,包括中国足球协会原党委副书记、主席陈戌源,国家体育总局原副局长、中国足球协会原党委书记杜兆才等10余名中高层干部相继落马。

  目前,相关案件有的正由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或已提起公诉;有的案件法院正依法开庭审理,有的已作出判决。

  多位接受《方圆》记者采访的专家均表示,中国足坛新一轮的反腐风暴仍在持续进行中,这是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向行业延伸的一个缩影,也是对足坛乱象的一次“刮骨疗毒”式治理。

  《方圆》记者梳理足坛腐败相关案件发现,目前已有足协官员、教练员、球员、裁判员、俱乐部高管、经纪人等多人被查。从足协领导层到具体业务部门,从一线“硕鼠”到背后“老虎”……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发生在绿茵场内外每个角落,形成足球领域系统性、塌方式腐败。

  01

  足球领域系统性、塌方式腐败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表示,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还有很多短板和不足亟待解决。体育各领域发展不均衡、不协调等老问题仍待破解,足球领域发生系统性、塌方式腐败,三大球成绩持续下滑,这些都与党中央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2023年4月6日,国家体育总局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体育总局纪检监察组组长习骅在会上指出,足球领域出现行业性、系统性腐败。

  “足球作为三大球类运动之一,其易腐环节在体育领域当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影响力远超其他普通体育领域,其腐败问题触目惊心,涉案人员多、波及范围广、贪腐金额大,政治生态污染导致行业生态恶化。”中国政法大学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教授施鹏鹏接受《方圆》记者采访时表示。

  “足球领域职务犯罪最大的特点就是群体性腐败,上下沆瀣一气、相隐庇护,系统内部主要领导岗位和关键部门负责人窝案、串案特征明显。”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肖中华告诉《方圆》记者,一些身居足球领域要职的人员,不为中国足球谋发展、求进步,而是挖空心思、雁过拔毛式地想着如何利用手上的权力换取金钱。由于有金钱的驱使,他们甚至在各种赛事活动的选帅派兵中以获取最大贿赂为目标,人为操纵比赛胜负,欺罔民众。实际上,在足协相关单位、系统内部管理人员范围内已呈现出“公开化”和“集体性”腐败。

  《方圆》记者梳理足球腐败案件发现,一些足协人员“靠足球吃足球”,将管理职权异化为牟取私利的工具。

  据中国足协官网显示,中国足协根据法律授权和政府委托管理全国足球事务,是全国性、非营利性、体育类社团法人和具有公益性质的社会组织。足协设有秘书处,现管理国家队管理部、竞赛部、裁判部等14个职能部门,还设有纪律委员会等专项委员会,在授权范围内依工作规范协助执委会处理本会专项事务。

  其中,中国足协原党委书记杜兆才、原主席陈戌源两人均因腐败问题被查处,可谓两个“一把手”带头。

  2024年3月26日,陈戌源被湖北省黄石市中级法院以受贿罪一审判处无期徒刑。法院经审理查明:2010年至2023年,陈戌源利用中国足球协会主席等职务上的便利以及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相关单位和个人在项目承揽、投资经营、赛事安排等事项上提供帮助,非法收受他人给予的钱款共计折合人民币8103万余元,其中400万元未实际取得。

  杜兆才涉嫌受贿案已由湖北省武汉市检察院提起公诉。检察机关起诉指控:杜兆才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依法应当以受贿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除了“一把手”带头腐败,班子成员则出现“前腐后继”情况。从公开案件看,近些年来,中国足协多名副主席被查处。

  2010年,中国足协原副主席谢亚龙等人因受贿被查处;接任的于洪臣,因非法收受他人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2254万余元(其中350万元尚未实际取得),2024年3月被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中国足协原副主席李毓毅则被检察机关指控非法收受他人给予的钱款共计折合人民币1200万余元,目前案件已开庭,但尚未宣判。

  此外,中国足协职能部门,特别是“要害部门”成为“沦陷”重灾区。比如,足协纪律委员会原主任王小平涉嫌严重违法被查,技术部原部长谭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以及竞赛部原部长黄松因涉嫌受贿罪被公诉等。

  02

  男足主教练的“保送”之路

  “足球领域作为体育行业的重点领域,既有与政府、医疗和高校等其他领域共性的腐败问题,也有典型领域特征的腐败问题。比如,足球领域出现的干部任用、球员选拔等环节的腐败问题较为突出。”北京科技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主任宋伟接受《方圆》记者采访时表示。

  施鹏鹏认为,足球领域的腐败问题主要围绕人和财两方面展开。从公开案件中可以看出,足球领域用人腐败问题突出,比如任人唯亲、裙带关系,尤其因运动员、裁判员晋级选拔不透明等导致寻租现象严重。

  最典型的要属李铁。2024年3月28日,湖北省咸宁市中级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李铁涉嫌受贿、行贿、单位行贿、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一案。

  检察机关指控:2019年至2021年,李铁利用担任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选拔队主教练、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主教练职务上的便利或者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相关单位和个人在球员入选国家队、赢得比赛、签约俱乐部等事项上提供帮助,非法收受他人给予的人民币共计5089万余元。

  李铁被金钱“保送”成为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主教练的过程也被披露。在电视专题片《持续发力纵深推进》第四集《一体推进“三不腐”》中,李铁称:“我太想成为国家队的主教练了,所以就想了很多办法,找了很多人去请托。”2019年8月,武汉卓尔俱乐部及他本人向中国足协原主席陈戌源、足协原秘书长刘奕行贿300万元。

  陈戌源是这样说的:“俱乐部给我送钱,跟我推荐,说李铁这个人不错,主教练这个职位能够为他的未来创造一个机会,创造一个平台。”趁着谈国家队建设的机会,李铁向刘奕行贿100万元,表示希望秘书长多支持,刘奕则回复,“没问题,铁子我肯定支持你”。

  就这样,李铁通过向中国足协领导和评审专家行贿,被成功“保送”为国家队主教练。主教练是由金钱铺路保送,球员也随之成为谋取私利的砝码。

  “从主教练到球员,从干部任用到球员选拔,这些环节有法律法规、人事任用标准、人才选拔制度来规范,本该是足协干部、教练的‘紧箍咒’,但最后却成了他们设租敛财的‘护身符’。”施鹏鹏说。

  在确认当选后,李铁与卓尔俱乐部签下一纸金额达6000万元的合同,并将该俱乐部的4名球员选入了国家队大名单。当看到国家队名单时,卓尔俱乐部原董事长田旭东直言“脸是发红的”,“我知道凭我们球员的能力,进不了,一个都进不了”。

  在施鹏鹏看来,中国足协某些人员肆无忌惮设租敛财,处心积虑将权力“变现”,这暴露出足协管理体制混乱,在干部提拔、调动和任免中尚未形成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这给予了“圈子文化”“山头主义”发展空间。

  03

  “开罚单的人”被“罚下”

  “从目前公开案件看,足球领域的腐败涉及运动员选用、比赛安排、赛事裁判、行业管理人事任用以及其他与足球运动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等方方面面。尤以比赛安排和赛事裁判较为突出,严重影响了中国足球事业的发展,损害了中国足球的形象。”肖中华说。

  2023年3月24日,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原主任王小平涉嫌严重违法被查。王小平曾在球迷群体中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被称为“开罚单的人”、足坛“书法家”。这是因为比赛中有恶意犯规、不理智的违规行为等,都会被足协处罚,王小平在联赛罚单上最后签字。

  据媒体报道,王小平最“巅峰”的时期是2017年,这一年他开了152张罚单,罚款更是高达350万元,这些处罚决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相关球队的联赛竞争力。

  北京廉政法治协同创新基地主任、首席专家彭新林接受《方圆》记者采访时表示,“开罚单的人”被“罚下”,可以说绿茵场很大程度上成为了“赌场”“市场”“交易场”。在绿茵场外,腐败包括非法获取联赛主办权、转播权或在采购环节腐败等,这些是足球领域腐败的重灾区。

  2024年1月,中超联赛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理董铮案一审开庭。董铮曾担任原中国男足主教练阿里汉的翻译、中国男足国家队赛事协调员、亚足联比赛监督等多个重要职位。

  2014年到2021年,董铮非法收受贿赂共计38次2200余万元,包括媒体版权合作、足球赛事承办、赛事票务代理、场馆验收、商务运营管理、装备违规处罚、参赛费拨付、球员经纪等。2024年3月26日,法院以受贿罪判处董铮有期徒刑八年。

  “赛事开发、经营、赛程安排、仲裁处罚等赛事各个环节,都可能成为权钱交易的筹码。比如在项目承揽和赛事举办等招标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和影响力收受贿赂和‘吃回扣’的现象屡见不鲜。”施鹏鹏表示。

  以陈戌源为例,其在中国足协任职期间,为多个足球俱乐部和地方足协在赛事安排、联赛晋级、裁判判罚等事项上谋取不正当利益,严重破坏足球领域公平竞争秩序和行业生态环境,给国家足球事业造成严重损害。

  “在制度不完备、权力高度集中等现实背景下,足球领域中越是能够影响球队成绩的重要环节就越存在腐败的可能。”施鹏鹏说,从联赛管理环节看,足协履行组织职能和监管职能,管办不分导致权力难以制约和监督,监督者难以成为合格的腐败问题守门员。执行权和监督权合一导致足协干部通过职权违规干预裁判判罚、赛事安排等乱象频发,“靠体吃体”则被业内公认为习以为常。同时,权力的过度集中也使得足协成为围猎的重点对象。

  04

  花1400万元踢一场“必胜”的比赛

  “天下苦假球比赛久矣。”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周光权接受《方圆》记者采访时表示。

  一位资深球迷也告诉《方圆》记者:“足球假赌就像一个‘魔方’,里面不管踢赢的、踢输的球员还是组织方,各方都是获益者,欺骗的只有球迷感情。当知道我们心心念念、谓之‘封神’的比赛居然是假球,那一刻信念是崩塌的,对中国足球丧失了信任。长此以往,球员会认为踢输了反而比踢赢能挣到更多的利益,还能好好训练吗?这对足球长远发展很不利。”

  众多球迷心中的八连胜“冲超”奇迹,实际是金钱之手在背后操弄。2015年,李铁担任河北华夏幸福俱乐部主教练后,赛季最后八场打出了一波神奇的八连胜,使得河北华夏幸福俱乐部最终以一分优势领先竞争对手,“冲超”成功。

  但经调查,所谓“冲超”奇迹完全就是踢假球。例如赛季最后一场,华夏幸福必须胜或者平才能确保“冲超”,俱乐部为此砸下1400万元,跟深圳队俱乐部、主教练还有球员都打了招呼。

  “在足球比赛中,公平性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足协人员向裁判打招呼、俱乐部买通裁判却成为业内潜规则,严重影响足协公信力。”彭新林表示。比如,中国足协技术部原部长谭海曾四次拿到年度最佳裁判奖项,即“金哨奖”,但因涉嫌严重违法违纪,成为此次足坛反腐中第一个被带走的裁判。

  2024年3月26日,中国足球协会原常务副秘书长兼国家队管理部原部长陈永亮被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法院以受贿罪、行贿罪一审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20万元。

  检察机关指控,陈永亮凭借其中国足球“老人”的地位,在中超、中甲等各级比赛中周旋,与某些俱乐部相互勾连,对俱乐部赢得比赛、调整场地,球员入选国家队、免除处罚等各项请托有求必应,肆意滥用权力。自2015年至2022年,陈永亮非法收受20多个俱乐部、地方足协及个人给予的1934余万元。

  曾说“我做球员的时候最憎恨的就是踢假球”的李铁却堕落为足球腐败黑幕的核心,这种风气通过老球员带新球员,毫无疑问地在青年球员中蔓延。

  一位中国足协官员向《方圆》记者透露,许多球员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被操纵比赛踢假球,到了成年后又有利益推动,踢假球几乎成了行业“共识”,可以说足球行业从土壤上、基础上,第一粒纽扣就没系好。

  一家足球俱乐部某球员曾谈到,15岁时,教练安排其第一次踢假球,赛后收到2000元;青年队教练还向其父亲要钱,不给就不让上场,自己也受污浊环境影响步入歧途。

  “在足球比赛前后,涉及‘假球’‘赌球’‘吹黑哨’等方面的腐败问题较为常见。比如,在中超联赛等职业联赛中常出现操纵比赛结果等弄虚作假的现象,赌球也在部分球员、教练中蔓延。”宋伟告诉《方圆》记者,这些现象的发生不仅仅是个别球员的问题,更是整个足球产业体系的病根所在,不仅损害了球迷的利益,更严重破坏了比赛的公平公正,违背了体育精神和足球精神的初衷,让足球这个运动本身失去了本应有的意义。

  05

  足球领域腐败导致行业生态恶化

  在宋伟看来,从腐败手段来看,足球领域与其他领域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多以行贿受贿或者更为隐秘的利益冲突为主。但从涉案金额或腐败潜伏期的角度来看,足球领域近年来的涉案金额不断攀升,腐败潜伏期不断缩短,足球领域腐败易发多发的趋势十分显著。

  “足球领域既有体育领域普遍存在的腐败手段,还有基于行业特点的特殊腐败手段。相较于传统的腐败犯罪,足球领域职务犯罪呈现出涉案金额巨大、腐败关系网络庞杂和传染速度快的特点。”

  施鹏鹏说,足球领域的腐败分子大多身份复杂、社会关系庞杂,熟练掌握足球运动比赛规则和赛事监管规则,有熟悉和利用监管漏洞犯罪的先天优势。传统的利用职业便利谋取私利的犯罪手段逐渐被抛弃,足球领域腐败手段逐渐朝着隐蔽化、数字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在足球领域系统性、塌方式腐败污染下,整个行业生态也面临恶化,部分国家队球员缺乏斗志,荣誉感、使命感不强,敢打敢拼的精神不足。

  据媒体报道,2022年,国家队在世界杯预选赛对阵越南时,赛前中国足协为提振士气将赢球奖金提高到600万元,但最终仍1:3输球。陈戌源曾说:“一些国家队球员训练时连汗都不出。这一代没希望了,没有一点血性和信念。”

  更甚的是,很多球员是酒吧、会所常客,吃喝嫖赌抽样样沾。一位中国足协官员告诉《方圆》记者,足球的基层教练员很多人都有骂球员、抽烟喝酒的风气,自身队伍建设就有问题,这样的风气下带出的球员也有不良习气。

  现在很多足球队员,包括中超的很多运动员,是没有上文化课、受过思想道德教育的。在与地方足协官员、球员的谈话中,他们有一种认知:“我只是不巧撞枪口上被抓到了,你没发现的问题还有很多。”

  接受《方圆》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均表示,中国足球带给球迷的失望太多,假球、黑哨、赌球成风,腐败问题正是最根本的原因之一。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中国足坛反腐风暴充分显示出此次并非“一阵风”,而是真的一查到底,真的坚决查处!

  正如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所说,建设体育强国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坚决惩治体育领域腐败,坚决打击“假赌黑”,大力整顿行业风气,持续净化体育生态,为体育强国建设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和保障。

责任编辑:张迪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