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57岁梁实谈第28次高考:应该是最后一次了

57岁梁实谈第28次高考:应该是最后一次了
2024年06月05日 21:58 新浪新闻综合

  来源:新黄河

  四川成都的大龄考生梁实,每逢高考季都会受到关注。57岁的梁实正紧锣密鼓地准备第28次高考。

  虽然在第27次高考中,只交出了文科424分的答卷,但他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好心态,并直言经过一年的备考,更有信心了,“今年希望比较大”。

  6月,梁实将复习“阵地”搬上了抖音,连续几晚他都在此沉浸式备考。直播间里挤进了大量人流,有人鼓励,有人调侃,有人质疑他哗众取宠、浪费资源,梁实并不在意所有人的看法,“相反我觉得这是一种‘云监督’,让我注意力更加集中了。”

  这些年,总有人问梁实,为什么要一直考?考上了怎样,考不上又怎样?他却并不想把这件事简单定义成“执念”。“要考上的话,我肯定是要去读书的。”

  他随即补充,这应该是自己最后一次参加高考了。只是“最后一次”的说法总会招致各种议论,梁实却不太在乎这些声音,“我吃了太多苦,这次的结果很重要。”

  今年,他的目标一如既往,“读重本,上川大”。

 梁实个人照 梁实个人照

  目标始终是“川大”

  41年里,梁实已断断续续参加了27次高考,最终在2022年,他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放弃理科,改考文科。“原来的方式已经行不通了,就换条路试试。”

  对于他而言,无论过程如何,终极追求都是“上川大”。

  那年在考场上,他尝试了有史以来的第一套文综试卷,一切进行得很顺利,在铃响之前他答完了所有的题目,“这是以前理综考试中从来没有过的情况”,对此,他充满了信心。

  但半个月后,在众多网友的围观下,梁实查到了高考分数:428分,距离当年的川大录取线还有一百多分的差距,甚至距离四川省文科466分的二本线,也差了38分。而看到文综最终只有171分,梁实眉头紧锁,不愿相信。

  2023年,他依旧选择了文科。

  424分,这是梁实的第27次高考成绩。

  那次查分前他曾表示,如果成绩能过二本线,会选择一所相对满意的院校就读。奈何事与愿违,当时的成绩与四川省文科二本线相差34分。也就意味着,要想读本科,他只能再次踏上第28次高考之路。

  梁实透露,在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后,他选择了继续坚持。“这次不行,下次一定行。”家人没有过多干涉他的决定,“他们顺其自然了,既然说服不了我,也不耽误生活,就随我心思来吧。”

 梁实的复习笔记 梁实的复习笔记

  习惯战胜理智

  和往年一样,今年,梁实大多数时间都待在茶馆里复习,一杯清茶,一张方桌,每天十多个小时,他就这样坐着。在沿街商铺车水马龙的喧闹声中,他的行为格格不入。有人问他,这样嘈杂的环境能学进去吗,他却回答,自己早已习惯了,“我学习的时候听不到外界的声音。”

  茶馆的一角,堆满了梁实的复习资料,而店员已习以为常,这些年,大家和梁实已经很熟悉,甚至赠其名曰“梁教授”,也有朋友调侃他是现代版“范进”,甚至以他能否考上大学作为赌注,对于这些事情,梁实也总是以标志性的笑声掩盖过去。

  但他直言,嬉皮笑脸是性格原因,从内心讲,自己参加高考绝不是“闹着玩”,相反它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

  复习的时候,梁实主要借助参考书,他认为参考书已经罗列了重要内容,比较简洁,还有案例和解析。但他的习题册上很多题目都是空白的,“习惯不同,我不习惯写。”虽然这些年的经历已经让其意识到刷题的重要性,但在理智和习惯之间,终究是不动笔的习惯占据了上风,“改变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随着高考的临近,梁实也开始紧张起来。“这是一种正常的身体反应,即使已经考了那么多次了,仍然会紧张。”他觉得今年的复习效果不错,预测相对往年会有不小的提高。

  但他仍有疑问,为什么最终的结果总不如人意?“我觉得越学越聪明,越学越亮堂,但是为什么我又考不好呢,这就好像是一个运动员,会练长跑、举重、单杠、双杠等方方面面,只要一说起体育,就觉得各方面都好,结果最后比赛只有百米冲刺。”

  梁实还是没有服输,为了备考,他拒绝了很多分心的活动。“现在,我还是很克制的。”

 梁实复习的茶馆里堆满了资料 梁实复习的茶馆里堆满了资料

  半辈子的“念头”

  网络世界里,梁实被高考打得“灰头土脸”,现实世界里,他却靠着这份“上大学”的念头过了大半辈子。

  “有些人觉得一纸文凭对我没啥子用,我这个年纪也不再需要文凭来获得一份工作,但这终究是不成的。”他说,人总要活得心安理得。

  梁实的老家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文宫镇,父母都是教师,他排行老四。年少之时,他读大学的愿望很强烈,“考上大学,圆全家一个大学梦”。

  1983年到1985年,梁实连续三年高考未果。1986年,在父母的劝说下,他来到乐山轧辊厂技校读书,但当发现毕业后是当技术工时,他毅然决然离开了学校,走上了继续高考之路。1987年到1991年,他接连赴考,但成绩均没有达到本科录取分数线。

  因为超龄,梁实被迫与普通高考说了“再见”。不再执着于高考以后,梁实开始了另一段故事:他卖过服装,干过推销,做过建材生意,成为成都最早一批开上私人轿车的人。

  2001年,教育部发文宣布取消高考报名年龄限制,梁实内心再次泛起了涟漪。2002年他重返高考考场,考了370多分,从2010年至今,他再也没有缺席过。

  在梁实心里,高考是一个解不开的结。“我是个注重精神生活甚于物质生活的人,之所以如此也是想安抚内心。”他很清楚,即使顺利就读高校,自己的生活也并不会有太大改变,“但我就能解开内心的枷锁,活得更自由一点”。

 2023年梁实走出高考考场接受记者采访 2023年梁实走出高考考场接受记者采访

  不是“话题制造者”

  6月4日下午,梁实在自己的抖音平台发布了一条动态。视频中,他站在茶馆里向网友介绍自己的备考情况,并配上了“苦涩28”的字样。

  视频发出后再次引发热议,有网友评论说“每年只要刷到他,就知道要高考了”,也有网友觉得这是在哗众取宠,制造话题。面对此类质疑,梁实总是一笑了之。

  但不可否认的是,梁实确实是高考季媒体关注的重点对象,关于他备考的近况总会登上各大平台热榜。2023年高考结束,梁实一走出考场,就被各路记者团团包围,甚至需要现场保安维持秩序。

  “最近是否仍然有很多记者联系过你,为什么你从不排斥和他们交谈呢?”梁实表示,自己本身就是一个随性、简单的人,“既然大家都想知道我的考试情况,告诉他们又有何妨。”

  但他并不认可“炒作”的说法,“现在网络这么发达,自己拍视频也会有很大的流量,要是为了炒作,就没有必要找媒体。”梁实说,他一直很严肃地对待高考,“难道仅仅是因为我喜欢在镜头前大笑,才引起别人的误会吗?”

  在梁实的百度百科上,对他的描述是“截至2023年参加27次高考的考生”。若仔细阅读,还会发现他被网友戏称为“中国第一铁脑壳”“高考最牛钉子户”“中华第一考王”。

  如今,梁实已经两鬓斑白,却依然在“反复添柴”,烧一壶“很久不开的水”。“以前同考场的考生还错把我当成工作人员,但现在,他们会跟我打招呼,叫着‘梁哥’‘梁哥’。”

  6月7日,梁实将赴约第28次高考,属于他的故事,仍在继续。

  (新黄河记者:赵桂凯 孙敏)

责任编辑:王明健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