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歌手陈奕迅中暑受伤,今年最强高温来袭如何防暑?

歌手陈奕迅中暑受伤,今年最强高温来袭如何防暑?
2024年06月11日 18:41 新京报

  6月11日,歌手陈奕迅因打网球中暑休克受伤引发热议。这几日,北方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超过40℃。据悉,北方今年来最强高温进入鼎盛期,高温天气下如何正确消暑?

▲6月11日北京,游客撑伞遮挡烈日。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6月11日北京,游客撑伞遮挡烈日。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

  今年以来北方最强高温来袭

  这些地方“热黑”了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6月8日以来,华北、黄淮等地高温迅速发展,截至昨日(6月10日)下午,山东、河北有超过20个国家气象站最高气温突破当地6月上旬极值,河北南部、山东北部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超过40℃。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6月11日至14日,高温热浪仍是北方地区主旋律,河北中南部、河南、山东、新疆吐鲁番盆地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9℃-42℃。据预报,6月11日起,华北、黄淮等地高温强度还将增强,河北南部、山东西部等地40°C以上的范围明显扩展,本次高温过程进入最鼎盛的时期。中央气象台11日早晨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截至6月11日15时,北京南郊观象台最高气温36.2℃,再次突破35°C的高温线,这也意味着今年第二个高温日诞生。此外,大城市中,济南、郑州未来7天将有连续高温;石家庄最高气温将连续三天冲上40℃,高温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公众请注意防暑、防晒,尽量减少在高温时段外出,防范中暑和热射病。

  今天哪里最热?据河北省气象局消息,6月11日13时,河北多地出现40℃高温,网友表示,河北已经“热红热黑”了。而省会石家庄最高气温已达40.8℃,这是石家庄今年以来气温新高,也是今年以来北方省会级城市中首个40℃。

▲6月11日13时,河北气温情况。图片来自@河北天气▲6月11日13时,河北气温情况。图片来自@河北天气

  6月11日14时,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全国实时最高气温排行榜前十显示,河北有8地入榜,其中河北灵寿最高气温达到42.5℃,排名第一。

▲图片来自中央气象台▲图片来自中央气象台

  为什么河北地区会这么热?据@中国天气网介绍,受暖脊控制,天气晴晒少云、太阳辐射增温,同时在这块温度最高的区域,地面附近有暖低压的存在,另外还有偏南风输送干暖空气,都有助于温度持续走高。

  ━━━━━

  这场热浪何时结束?

  据新京报报道,预计未来十天(11日至20日),北方地区高温将继续发展。华北中南部、黄淮大部、山西南部、陕西关中等地,35℃以上高温日数有6-8天,河南等地部分地区可达9-10天,高温几乎“满勤”。

  具体来看,预计11日至14日,华北、黄淮、苏皖北部、湖北西部和北部、陕西、内蒙古西部和东南部、新疆盆地地区等地日最高气温在35℃以上;河北中南部、河南中北部、山东西北部和中部等地部分地区可达40℃-42℃。其间,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等地部分地区的日最高气温可达到或突破历史同期极值。

  中央气象台预计,15日至16日,上述地区高温范围和强度有所减小,但河南等地高温仍将持续;17日至6月下旬前期,华北、黄淮等地高温天气将再度发展,部分地区气温可达40℃以上。

  ━━━━━

  高温天气下如何正确消暑?

  6月11日,歌手陈奕迅因中暑受伤引发热议。据悉,陈奕迅因打网球中暑休克晕倒,导致下巴撞地受伤。随后“陈奕迅受伤缝合了30多针”冲上热搜。

  另据媒体报道,端午假期期间,一名女孩徒步登山时中暑晕倒,虽经抢救,仍不幸离世。这些都警醒我们,高温天气下开展户外运动,中暑风险较高。疾控部门提示,户外活动避开最高温时段,根据高温天气调整作息时间,避开一天中气温的最高时间段进行户外活动,尤其老人、儿童、孕妇和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尽量待在凉爽室内。高温天气下如何防止中暑?

  此外,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防暑降温的误区呢?

  误区一:“续命”靠空调

  身体健康的普通人,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舒适体感温度是不同的。单就环境温度的时间段和人体的活动情况而言,晚上的空调温度应较白天提高3℃-5℃,否则不仅浪费电,还会把人冻醒。另外,长期在空调制造的恒温下生活,机体的温度调节能力、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都会降低,偶尔外出或置于高温环境中,会更容易中暑。

  误区二:午睡贪凉睡地上

  夏天,常有人在光滑的水泥地面或瓷砖地板上睡午觉。虽然感觉到的凉爽让人非常惬意,但坚硬的地面透气性极差、聚湿性较强,人体的温度随着地面水分的蒸发带走热量,比较容易受寒、受潮。如果睡觉时间较长,加上一旁风扇直吹,后果可能会更加严重。

  误区三:趁热减肥

  有人想趁热运动来减肥,看到自己挥汗如雨、体重下降,总感觉体内的脂肪已经在燃烧了。殊不知,有时体重下降只是身体流汗、水分减少的结果。当气温超过33℃时,人体的新陈代谢会显著加快。如果人体处于高温环境中的时间过长,加上运动导致人体内热量不断生成又不能及时散发,就容易中暑。

  误区四:解渴只靠冷饮

  炎炎夏日里,冰棍、冰镇饮品对大家都有着加倍的吸引力。不过,这能解口渴,却不能解“体渴”。而过度依赖冷饮,不仅会使我们身体的降温机制受到干扰,也会导致机体自身散热能力下降,还会对肠胃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引起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问题。

  整合自中央气象台、@中国天气网、健康北京、新京报等

  编辑 马浩歌 校对 刘越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