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陈吉宁、王江、潘功胜等齐聚这里,有多个重要信息

陈吉宁、王江、潘功胜等齐聚这里,有多个重要信息
2024年06月19日 21:55 新浪新闻综合

  来源:北京青年报

  撰文丨余晖

  2024陆家嘴论坛6月19日上午在上海开幕,本次论坛主题为“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增长”。

  2008年以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共同主办的“陆家嘴论坛”已成功举办十四届。

  该论坛已成为国内权威的金融论坛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金融高端对话平台,也是国家金融管理部门释放重要信号、对外发声的平台。

  新面孔

  据《解放日报》报道,出席本次论坛的有:

  •   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

  •   中央金融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王江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

  •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论坛共同轮值主席吴清

  •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论坛共同轮值主席龚正

  上海在金融业改革开放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在论坛现场,陈吉宁提到,上海将“发挥金融改革试验田作用,更好为国家试制度、探新路、补短板”。

  这是中央金融办相关领导首次出现在陆家嘴论坛现场。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方案提到,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设立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作为中央金融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列入党中央机构序列。

  中央金融委员会的职责是:

  •   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负责金融稳定和发展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研究审议金融领域重大政策、重大问题等。

  此次出席论坛的王江,曾任光大集团党委书记,2023年5月履新中央金融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一职。

  潘功胜、吴清也是以央行行长、证监会主席身份首次出席论坛。

  潘功胜曾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2023年7月任央行行长。吴清长期在上海工作,曾任上海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今年2月赴中国证监会任职。

  这也是吴清首次担任论坛共同轮值主席。

  引外资

  还有几个关键词。

  第一,开放。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到,“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中央要求,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会议同时还提到,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在陈吉宁的讲话中,走出去、开放是关键词。

  他提到,结合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更好服务企业“走出去”;深化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提升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国际金融组织和长期资本展业兴业等。

  李云泽也表达了对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的欢迎。

  他提到,推动更多金融开放举措在上海先行先试,全力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在此次论坛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海区域中心正式启动。

  该中心旨在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亚太地区经济体的交流与合作,就新兴市场和中等收入国家关注领域开展相关研究,为区域内经济体提供有针对性的能力建设支持,维护全球和区域金融稳定。

  投给谁

  第二,耐心资本。

  “耐心资本”是指长期投资资本,泛指对风险有较高承受力且对资本回报有着较长期限展望的资金。

  “耐心资本”首次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被提及,是在今年4月。

  4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

  “耐心资本”不仅关注企业的短期收益状况,更着眼长远,综合考虑企业技术创新、领先优势、商业模式等非财务指标,以对企业发展潜力和远期收益为信心,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活水。

  目前,上海已经开始探索壮大“耐心资本”的方式和路径。

  政知君注意到,在去年和今年的论坛上,陈吉宁都提到了耐心资本。

  在本次论坛上,陈吉宁说,根据科技创新不同阶段资金需求,提供更加高效的金融支持,鼓励和撬动更多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写入了《2024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

  简单来说,就是鼓励投资机构增加对初创企业、小微企业、科创企业的投资。

  在论坛现场,吴清也提到了耐心资本。

  他说,我们将和有关方面一道,积极创造条件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围绕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优化支持政策,引导更好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防风险

  第三,监管。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到,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很突出,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

  中央要求,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在此次论坛上,吴清提到,国际金融史反复证明,一旦发生大的金融风险、金融危机,多年积累的发展成果很可能一夜之间被吞噬,给投资者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高质量发展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必须把强监管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他说,对各类证券违法犯罪行为要依法从严打击。

  吴清还提到,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是监管执法一以贯之的重点,证监会正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构建综合惩防体系,强化穿透式监管,鼓励“吹哨人”举报,压实投行、审计等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汇聚部际协调、央地协同的合力,提高发现能力、惩处力度和防范水平。

  “对于造假者和配合造假者,将一体查处,全方位立体化追责,对涉及犯罪的,坚决追究刑事责任。”

  吴清表示大家都非常关心退市涉及的投资者保护,我们的态度非常鲜明,对其中的违法违规问题,必须“一追到底”,依法从严惩处相关责任人员,决不允许“浑水摸鱼”“一退了之”。

  资料| 新华社 人民网 上海发布 上观新闻等

    

责任编辑:刘德宾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