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江苏多所高校推出育人“自选动作”

江苏多所高校推出育人“自选动作”
2024年11月22日 08:25 江苏省人民政府网站

  日前,省内14所高校联合发起成立“江苏省微专业联盟”,引发社会关注。

  所谓“微专业”,是指在本科专业目录之外,高校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围绕某个特定学术领域、研究方向或职业素养开设的一组课程,也就是高校的“自选动作”。目前我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扬州大学、常州大学等高校设有微专业。与传统专业相比,微专业的学习时间较短且灵活,学生修完规定课程且成绩合格后,即可获得微专业证书。

  从各高校“单打独斗”,到搭建一个基于微专业领域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平台,微专业的建设探索正在“进行”中。

  瞄准前沿热门领域,微专业招生“爆棚”

  坐在轮椅上,头戴脑机接口设备,用“意念”控制轮椅的前进、后退、转弯……11月16日,南京邮电大学大二学生肖涵宇在脑机接口与智能工程微专业课堂上,学习使用脑电设备。“‘隔空’移物,太酷炫了!”肖涵宇说,“我们在老师带领下在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并通过‘慕课’学习脑电EEG采集、脑电信号处理、脑机接口BCI系统等课程。”

  “拟招20人的智能机器人微专业,竟有100多人报名!”南航机电学院教授、智能机器人微专业负责人陈柏没想到,今年的微专业招生如此“人气爆棚”,“下一代机器人的发展重点将会是智能终端,学科足够前沿、应用场景广泛,可能是吸引同学们的两个因素。”

  记者梳理发现,高校开设微专业大多选择与科技前沿技术紧密相连或当下比较热门的专业学科,且各有特色。

  2023年,预制菜首次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预制菜产业成为“风口”。同年,扬州大学开设全国烹饪本科院校首个“预制菜膳食工程师”微专业。“目前预制菜产业存在高质量产品缺失、集约化生产设备缺乏、产品保鲜技术相对落后、产品研发跟不上等痛点,于是学校决定开设微专业培养预制菜专业化高层次人才。”扬州大学中餐繁荣基地主任、旅游烹饪学院副院长孟祥忍介绍,预制菜课程推出后,学生报名热情很高,但为保证学习效果,最终将人数控制在20人,这也是当下微专业课程的普遍容量。

  有些微专业则是应学生呼声开设。11月2日,江苏海洋大学的无人机微专业开班。“之前,学校教务处就开设哪些微专业面向学生做问卷调查,结果‘无人机’高票当选。”江苏海洋大学无人机微专业负责人韩友美介绍,当下,无人机运用十分广泛,学生在学校学过且拿到相应证书,就不需要再到校外参加相关培训,相当于为求职就业加分。“这其实是学生对其职业生涯规划的一种主动选择和提前适应,因此微专业学生的出勤率、上课的‘抬头率’良好。”

  学生的主动选择还体现在——微专业并非免费培养,学费一般按照学分收取,大多在1500元—2000元之间。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黄榕介绍,微专业的开设不是中国独有的教育改革,而是全球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后产生的变革之一。全球首个微专业模式2013年诞生于哈佛大学,2018年山东大学在国内推出首个古典文学微专业。此后,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这一探索中。

  微专业属于非学历教育,不具有学位授予资格,但可发放微专业合格证书。相比学历证书,修读微专业的学生更注重实际能力的提升。在南京邮电大学,每个微专业在15个学分左右,且不计入主修专业学分。南京邮电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臧庆解释,“我们不希望对学生的专业学习造成压力,希望学有余力的同学根据兴趣来选择微专业,抛下学分和绩点的顾虑用心学习,而不是增加学业负担。”

  在南航,微专业不设学分,不与评优评先等挂钩,更注重引导学生“学有所成”。机械工程专业大四学生程红是该校智能机器人微专业的首届学生,如今,她已保研至华中科技大学。“两年的微专业学习经历为我研究生就读方向提供了指引,未来,我将继续从事智能机器人的相关研究。”

  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国家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学科之间的深度交叉融合成为必然趋势。记者采访发现,高校探索开设的微专业大多具有“跨学科”背景,打破专业限制,遍布多个领域,由5到10门的课程模块组合而成,尤其与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结合紧密。“用少数几门课程,引导学生了解相关领域发展动态,犹如打开一扇‘窗’,让学生探进脑袋去不同的学科看一看、瞧一瞧。”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吴俊比喻道。

  肖涵宇正在学习的脑机接口与智能工程微专业,交叉融合了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多门前沿学科。该专业带头人、南京邮电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副院长徐欣告诉记者,“我们的教师团队来自多个学院,希望通过‘链式培养’,让学生具备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未来科技发展的多元化需求,也让学生的未来发展多些可能性。”

  更多的微专业正在规划和酝酿中。不久前,东南大学公布首批15个微专业项目立项清单,其中吴俊教授牵头的“柔性集成器件与系统”名列其中。尽管明年春天才招生,但吴俊已为这门微专业新建了4门专业课程。“虽然微专业学时短,但不是走马观花的科普讲座。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基础知识,还得动手实践训练。我正尝试将平时课程的最精华部分融入微专业,帮助学生短时间内学到更多‘干货’。”

  考虑到不少微专业面向全校学生开放,一些学校在授课过程中也会实施“定制化教学”。臧庆介绍,在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微专业中,文科、管理大类的学生倾向于基础知识学习,而理工科学生学习会更加深入。

  “相比于辅修专业、双学位、联合学位等,微专业的创新性、实用性更高,且更具学科交融特色。”臧庆说,“微专业的短周期培养模式,有助于及时融入新的理论或技术,更好地体现学科交叉优势。”

  教改“试验田”,仍需深耕细作

  某种程度上,微专业是当下高校直面市场、主动改革的“试验田”。黄榕说,传统专业设置需以国家专业目录为依据,而微专业的设置、管理、运行,高校享有充分自主权,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可试种不同的“种子”。

  黄榕梳理发现,当前高校开设微专业,大致有3种考量:一是主动探索和布局未来学科专业,融合学科交叉、专业融合、教育数字化、知识图谱等多种元素,追踪技术变革前沿,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碳中和、集成电路等;二是培养紧缺急需人才,将微专业设置成产教融合的平台,让教师、学生、校企合作等教育元素和教育资源融入其中,满足企业定向培养或行业用人前置的培养需求;三是增强专业适应力,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最大规模的高校专业调整,微专业就是一场专业调整的“自我革命”。

  臧庆表示,以往高校申报、开设新的专业至少需要两三年时间,等到专业正式开设,或许已赶不上行业风口,人才培养存在“天然滞后期”。而一些反响较好的微专业,可成为传统专业的有效补充,未来也可能进入正式专业序列。“我们更希望微专业能走出校门,走进不同高校、企业和产业园。”

  事实上,一些学校的微专业已经尝试打破“围墙”,面向社会人员招生。今年新学期开学后,常州大学毕业生吴会奇以知识产权与创新微专业学生的身份重回母校。他在企业从事基础研发工作,对专利保护的重要性感受尤为强烈,于是又回到母校“充电”。“我报的微专业周末上课,既不耽误上班,又能自我提升、实现职场进阶,一举两得。专业收费也不算贵,校内学生1980元,校外学生3980元。”

  吴会奇的微专业同学中,超六成是像他这样的在职人员。“我们调研发现,很多企业急缺知识产权保护相关人员,因此,学校联合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知识产权协会以及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联合推出知识产权与创新微专业。”常州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姚娟介绍,课程由知识产权行业内导师和校内导师联合教学,学生在两年时间里完成224个学时后,可获得由常州大学颁发的微专业培训证书。

  作为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新生事物,微专业也不乏质疑之声:现在高校开设微专业越来越多,这些专业在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提升职业技能方面的实际效果究竟如何?如何保证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

  “微专业设立应该真正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拓展人才培养体系,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和提升技能。因此,高校要紧密结合国家战略,不能追逐热度,一拥而上。”南航教务处副处长邓晶透露,未来南航不仅会新增微专业,也会取消不适应行业发展的微专业。“微专业设立是动态调整的过程,但初衷都是为了培养跨学科人才,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

  黄榕认为,微专业是否能有效提升人才培养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有待时间检验。微专业的本质还是专业,不能跳脱专业运行的法则。黄榕更期待这块高校专业改革的“试验田”能够在深耕细作中,成长为“高产田”“示范田”。她建议依托新成立的江苏省微专业联盟,迈出更大的探索步伐。可在跨学科能力发展维度下构建培养目标框架,结合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特征和规律,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工具构建本专业人才培养评估指标,并在发展过程中根据行业、学术界和社会对教育质量的评价和反馈,不断作出调整。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