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白鹳、白鹭等重现安阳河,南湾水库森林覆盖率达96%以上,植物2260余种,各种林木500余种……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布新一批38个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我省南湾水库、安阳河上榜。河南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我省正强化项目顶层设计,谋划一批水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打造各具特色、宜人宜居的美丽河湖。
案例1丨南湾水库倚“绿”生“金”
万顷碧波清如镜,绿林环绕鸟语归。南湾水库又称“南湾湖”,素有“豫南明珠”、“中原第一湖”的美誉,是信阳人民的“母亲湖”。
俯瞰南湾水库,只见青山叠翠之中绿洲点点、山深林密。水库拥有灯芯草、芡实等54种水生植物,拥有南湾花鲢等38种鱼类。动物种类达1000余种,其中脊椎动物200余种,属于国家保护动物的有猕猴、扬子鳄、大鲵、小灵猫、白冠长尾雉等。
如何将南湾水库的湖光旖旎转化为发展优势?信阳市南湾水库事务中心水资源科耿逢介绍说,南湾水库以生态优势赋能发展优势,倚“绿”生“金”。实施南湾水库“保水渔业”生态模式,每年投入500余万元用于投放花鲢、白鲢等,不断提升生态“南湾鱼”的经济价值。
“以生态产业建设收益‘反哺’环库周边群众脱贫致富,实现了水源地保护区发展绿色转型。”耿逢说。
案例2丨安阳河融合发展“三生空间”
悠悠洹水,灵秀古都 。安阳河,又名洹河,古称洹水,是安阳人民的“母亲河”。
水清岸绿、鱼翔浅底,安阳市是如何建设美丽河湖的?安阳市生态环境局睢晓康介绍说,安阳市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穿于工业源、生活源、畜禽养殖、面源防治等一系列整治全过程,建立专职机构,实施专班推进,实施“三水统筹”,即统筹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障等全要素。
同时,采用“5G+无人机”工作模式,将检察、公安纳入“河长制”体系,建立AI人工智能分析模型,及时交办问题并跟踪整改。初步探索出一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融合共赢的路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效。
如今,南海泉域岸边绿树成荫、河中芦苇、菖蒲、水草等植物资源丰富,形成了美丽的“水下森林”,消失已久的天鹅、鸬鹚、翠鸟、鸳鸯等鸟类重新现身。
人水和谐丨我省谋划水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截至目前,我省已开展两批次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对标国家征集活动要求,共公布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37个,其中首批23个、第二批14个。河南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认为,这些案例各具特色,是我省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好经验好做法的典范。
淇水河(鹤壁段),注重淇河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弘扬,结合淇河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打造沿淇十园,一园一品,一园一貌,将淇河《诗经》文化、自然美景与现代元素融为一体,寓文于游,文旅结合。
伊洛河流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强化高位前瞻谋划、保护治理并重、系统综合施治的治水兴水生动实践,可为黄河支流治理保护提供借鉴。
上述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河南将在国家美丽河湖建设的要求下,不断提升美丽河湖建设质量。按照《河南省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清单》要求,指导各地分批次、分时段推动美丽河湖建设任务,建立工作台账并定期更新,以地市级为单元推动全省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
强化项目顶层设计,谋划一批水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引导各地因地制宜推进入河排污口排除整治、工业园区污染防治,推动生态缓冲带保护与修复,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任务,打造各具特色、宜人宜居的美丽河湖。
我省还将逐步建立地市自评、省级审核的成效评估工作机制。各地组织开展建设成效自查自评,省生态环境厅针对复核发现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技术帮扶,推动地方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文图/刘瑞朝、付婷 视频/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