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泛娱乐化时代相声不进则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09:39 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贾薇)前天,东城区文化馆周末相声俱乐部论坛开讲,来自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日报、天津电视台的媒体专家应邀与观众一同探讨传统相声如何应对现代传媒挑战。与会者一致认为,现代传媒对相声艺术来说是一柄双刃剑,它帮助相声艺术得到更快速更广泛的传播,同时也扼杀了相声的某些精髓。面对时代的选择,相声不进则退。

  周末相声俱乐部秘书长、相声演员宋德全在介绍情况时说,俱乐部至今已经举行了137场演出,其中超过100场都是满座。当年,姜昆先生和李金斗先生率先提出相声回归剧场的概念,如今已经成为相声界的共识。但是,我们也认识到相声发展到今天遇到自身和生存环境的变化。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的介入日益显示出信息化给人们工作、生活和娱乐欣赏带来的变化。相声必须跟上时代,在稳住剧场的同时融入电视、链接网络。

  天津电视台娱乐频道有一档《鱼龙百戏》节目,以介绍传统艺术为主,保持着很高的收视率。该频道总监蔡晓江说:“相声与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的结合,推广了相声艺术,推荐了相声新人,其损害是微乎其微的。在这个泛娱乐化的时代,任何一门艺术想独霸天下都是不可能的,像当年一部评书连播造成万人空巷的情况再也不会有了。我们应该宽容一点对待相声以外艺术形式的存在,相声在今天多元文化中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相声的本质不在于用什么演出形式,而在于广泛的平民参与性以及对生活的嘲讽与自嘲。如果相声创作不从平民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是嘲讽而是阿谀的姿态,相声艺术无论以什么形式出现都会枯萎。”

  多年从事文艺节目制作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副主任王大胜提出,让相声与时代同行。他认为,当今的信息时代、娱乐时代并不推崇纯艺术,相声中一些纯艺术的因素正在退化和消失,比如包袱的出人意料、作品的荒诞效果、贯口的特技绝活儿、塑造人物的鲜活等等,都不那么讲究了。从纯艺术到准艺术的转换,是时代的选择,不是哪一个人能抵制得了的。面对时代的变化,需要对相声本身重新理解,对相声功能重新认识,寻找与时代同步的契合点。比如缩短节目单位容量,把传统段子分解而不是浓缩,适当降低和打破相声原有的一些标准,选择新的笑料组成等等。面对时代的选择,我们的艺术不去主动适应,结果只能是萧条、萎缩。RJ078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