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财智传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30日14:08 东方网-文汇报 | |||
荣宝斋悠悠翰墨缘 史料记载,荣宝斋的前身为“松竹斋”,始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后于光绪二十年(1894)更名为荣宝斋,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松竹斋的创办者是一位姓张的浙江人,此人在京做官,用俸银在琉璃厂开办了这家 辛亥革命以后,荣宝斋渐渐以绝技木版水印闻名中外。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鲁迅与郑振铎先后委托荣宝斋出版印制《北平笺谱》与《十竹斋笺谱》,并在《十竹斋笺谱》再版序言中称赞:“北平荣宝斋纸墨良好,镌印精工,近时少有,明鉴者知之矣。” 解放后,荣宝斋实行公私合营,其木制水印业务有了更大的发展,同时,荣宝斋大量复制古代名画,为中国的国宝增加了若干副本,副本与原作相比,若不是上面写着临摹者的姓名,即使专家也难以辨别真伪,相当于延长了名作的寿命。《韩熙载夜宴图》等名画的复制件快要完成时,齐燕铭特地提出建议,认为这些复制品投入市场后必然供不应求,希望荣宝斋不要急于卖出。果然,尽管这些复制品以五万元的高价为起点出售,但仍然卖得很快,到后来,荣宝斋不得不强行留下数件。 荣宝斋的经营者一直拥有一个不变的理念:朋友即为财富,因此,荣宝斋一直有“以文会友”、“以画会友”的优良传统。 齐白石、徐悲鸿、郭沫若、张大千、林琴南、陈师曾、张伯英、吴作人、叶浅予、李苦禅、李可染等著名书画家,都曾是荣宝斋的朋友。荣宝斋一直聘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人从事业务经营工作,使它容易与文化界名流交上朋友。除出售字画外,荣宝斋还为一些书画家提供展览的场所,供社会各界人士欣赏;还特设休息室,供书画家们切磋技艺,成为名副其实的“书画家之家”。 著名书画家启功曾充满深情地回忆荣宝斋对自己的影响:约在14岁时,我自己第一次到琉璃厂买纸笔,看到荣宝斋墙上以及过道的较高处,都挂满名人书画……我从荣宝斋的墙上学到多少有关书画方面的技能,又在它的座位间见到多少前辈名家,受到他们多少教导和鼓励!我从当年在荣宝斋领了几元卖画的所谓‘润笔’,出门后又送到书店,抱着几本书回家去的情形,到亲眼看到我的笔迹赫然挂在荣宝斋的中堂之上。我得到这些,怎能不感谢这个起过导师作用的‘艺术博物馆’!” 荣宝斋除与书画界名流交往外,还擅长发现人才,提携帮助书画界人士。 建国之初,国画价格大跌,齐白石的画竟然出现在地摊上,以2元一幅的价格出售。荣宝斋出面帮助齐白石,印制出版了《白石老人画集》,标价他的画由2元一尺到4元一尺、8元一尺,进而实行随行就市,从而使齐白石的生活得到改善。白石老人有时候到荣宝斋做客,每次前来,店内都要热情地招待,如果店内没有水果、茶点,他们就马上到外面购买。有人知道齐白石爱吃橘子,就常常以此招待。后来齐白石曾高兴地对友人说:“你们要是喜欢吃橘子,就到荣宝斋去吃。那儿的橘子好吃,妹子也热情。” 艺术家们成为荣宝斋取之不尽的财富,并为荣宝斋的声誉做着有力的宣传。 马应龙百折不回 马应龙眼药创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创始人名叫马金堂,出生在直隶定州(今定县)一个书香世家。家中书籍汗牛充栋,有大量的医学之书。马金堂素有济世救民之心,继承先人遗志,潜心研究医学著作,并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制作出不少好药,其中以眼药最为见长。 马应龙是马金堂的后人,他在定州眼药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良,研制成更加有效的眼药,正式定名为马应龙眼药。 马应龙的后裔马万兴雄心勃勃,决心闯出一条更宽广的路,将马应龙眼药推广到定州以外的其他地方。他毅然决然地离开家乡,骑着毛驴,带了几个家人和帮工,将大量眼药携带到京城。马万兴在北京前门外西河沿真武庙附近租了一个宅子。整修门面,装饰店柜,爆竹一响,便正式对外营业。谁知京城竞争激烈,马万兴四处奔走,找经销商代销、与其他药店联络、免费发放眼药做宣传……各种招术都用上了,但面对他的是一张张冷漠的脸。 产品大量滞销。可是,更大的困难正在降临。不知不觉中,马万兴已囊中羞涩,只好告诉身边的家人:“咱们已经没钱了,你回定州走一趟,筹集一些资金,快点赶过来。我在这儿等着。”他手头的钱只够他过二十天左右的时间。 二十七天过去了,马万兴除了回家的路费外,已身无分文。他在去与留的抉择中做思想斗争。他想到:家人如果没有出现意外,应该快返回了。到患者手中的药也应该起到疗效了。希望就在眼前,自己绝不可以在这个节骨眼上趴下。他找附近一位以卖红薯为业的阎某告借。阎某借给他五个铜子。靠着这五个铜子,马万兴继续坚持了几天。 家人终于出现了,带来了急需的资金。好消息也仿佛专门凑热闹,马应龙眼药在许多患者上获得奇效,人们奔走相告。马万兴的店门前一下子车来人往。 几年后,马万兴在北京购买了宅地房产三十多处,开设了许多分店。但老店的地址不变,马家本着“穷则变、富不迁”的原则,考虑到北京人多数只认位置不认牌子的习惯,所以老店虽然窄小,但并不迁移。 二十世纪初,南方眼药市场大开,需求量大增,马万兴又将视线投到南方重镇武汉。他的胞弟马先德之长孙马歧山厚道诚实,是一可造之才。马万兴将其留在自己身边悉心培养。 1991年,马歧山受命到武汉推广眼药。马万兴讲述了自己当年的故事,叮嘱马歧山:“一定要沉得住气,即使遇到挫折,也一定不要灰心。”马歧山谨领祖训。 带着家传的制药工具和一些药品,马歧山南下,走遍武汉三镇,选定店址。店铺开张后,既没有发广告,也没有放鞭炮,只是在店铺的门楣上写了几个大字:“北京马应龙定州眼药店分店”。 马歧山已做好长期滞销的充分准备,在有限的资金中抽出相当部分,以备不时之需,然而,他却意外地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了成功。 接着,马歧山又进军南方其他各省,先后在湖南、安徽、广西等地开设分店,形成了南方以武汉为中心的马应龙眼药供应网。马应龙眼药进入全盛时期。 瑞蚨祥长袖善舞 瑞蚨祥创始人是孟子的后裔孟鸿升,曾在山东经营土布,生意不错。为谋取进一步发展,便在济南开设了瑞蚨号布店。后来其子孟洛川改店名为“瑞蚨祥”。 清光绪初年,孟洛川的族侄孟觐侯带了一个店伙来到北京,在前门外鲜鱼口内抄手胡同租房设庄,批发大捻布。清光绪十九年(1893)以后,洋布大量涌入中国,孟觐侯很快意识到洋布的诸多优势,迅速向孟洛川提出建议,开设店铺,转而经营洋布,抢占先机。 孟洛川向来目光远大,有商业头脑,听孟觐侯说得有道理,于是出资八万两银,在位置极佳的大栅栏买到铺面房,创办起“瑞蚨祥绸布洋货店”,大张旗鼓地经营绸布与洋货,结果开门就红,发展极快。 到清朝末年,瑞蚨祥已成为北京最大的绸布店。瑞蚨祥经营特点是:商品齐全,货真价实,服务周到。经营的主要品种有水獭、貉绒、黄狼皮、灰鼠皮等皮货,进口的各种“洋布”,河北、山东、江浙等地自制的花布、青布、绫罗绸缎等等。瑞蚨祥当年的货场分前柜、二柜和楼上三大部分,前柜卖青、蓝、白布,二柜卖中高档布匹,楼上卖丝绸、皮货等高档商品。 清王朝倾覆后,大量的妇女从家门走出来,来到热闹的街市。瑞蚨祥的经营者再一次巧借这股东风,立即将二楼的绸布店辟为专门接待妇女选购商品的场所,顿时间吸引来大量新顾客,掀起了一次可观的浪潮。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瑞蚨祥又在京城商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获取着丰厚的利润。它的这种位置,使它在各种势力错综复杂的晚清民国,必须不断地结交上层权贵,为自己寻求政治庇护。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瑞蚨祥几乎使上了各种手段。 徐世昌曾红极一时,瑞蚨祥老板孟洛川便将自己的孙女嫁给徐世昌侄子为妻,以实现官商结合。等曹锟得势的时候,孟洛川又想办法拉拢曹锟,他的孙子将曹锟的孙女娶为媳妇后,孟洛川送到曹府的金银财宝不计其数。此后,无论是段祺瑞还是吴佩孚、张作霖,只要在北京当权,都会成为瑞蚨祥的座上客。瑞蚨祥以可观的金钱喂饱了这些军阀,同时也为自己进一步扩展经营准备了条件。 当然,瑞蚨祥的成功主要还在经营上,对自己的合作者和顾客非常注重信誉,这是它能够成功不可缺少的环节。 瑞蚨祥的色布非常受欢迎,人们都以为是瑞蚨祥自己加工印染的。其实不然,这些色布都是在外面的染坊染的。可是,别的商店也托染坊染布,为什么却没有瑞蚨祥的质量稳定?这跟瑞蚨祥对染坊的态度有关,在自己合作的染坊面前从来不充老大,每月都把钱款付清,从来不打折扣,而且,逢年过节,总是给染坊送肉送面,与当时流行的风气大不相同,因此染坊为瑞蚨祥染色总是尽心尽力,染出一流的货品。 对待顾客更是热诚服务。不仅质量绝对保证,而且服务非常周到。顾客到来时,先由四位年纪较大的职工拉开大门,含笑迎接,接着由售货员上来,请坐、看茶,根据顾客需要,送上商品。瑞蚨祥还实行“卖布放尺”的措施,顾客买一尺,商店便给一尺一寸,顾客要一丈,商店给一丈一尺。 对有来头的顾客,瑞蚨祥更是将其视为财神爷。专门训练了业务熟悉、能说会道的高级店员,专门接待这些顾客。顾客可以任意挑选,必要时一句话,瑞蚨祥就把货品搬到顾客家中,让其挑选。正因为如此,瑞蚨祥的声誉长盛不衰,成为任何店铺无法代替的老字号。 解放后,瑞蚨祥率先实行了公私合营,五个字号合并为一,改成以经营绸缎、呢绒、皮货为主的布店。如今,瑞蚨祥仍自行设计花样,派专人、选厂家、定产品,绣上“瑞蚨祥鸿记”字样。其优良的布匹绸缎、优质的服务一直为海内外顾客所称道。 摘自《老字号财智传奇》张建安编著百花文艺出版社18.00元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荣宝斋的门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