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沉迷族”考量学校管理(文化观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6日00:28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学生:上网时间本来有限 “零点断网”剥夺上网权利 10月20日晚上,(长沙)民政学院在校园东部的学生公寓门口贴出公告:从今天晚上开始,公寓里的宽带网零点到6点准时断网,请同学们按时就寝。 得知消息后同学们匆匆回到寝室,打开电脑发现,网络并没有被切断。直到23日零点,若干正在上网的电脑被突然断网。事后得知,所谓“零点断网”,是指每周一至周四的零点至6点断网,其它时间可以自由上网。 让学校始料不及的是,这一举措引发了部分学生的不满情绪。部分学生表示,他们不是小孩子了,是成年人,知道怎么分配自己的作息时间,断网完全没必要;少数学生则认为,即便断了网,有网瘾的也可以在电脑上玩单机游戏,还可能偷跑到网吧或其他地方上网,对学校的管理来说得不偿失。 一名学生抱怨说,“白天上网的时间只有中午、晚饭前后的几个小时,除去进餐、午休时间,洗洗衣服、看看书,基本上没有多少时间上网,9点多晚自习后,10点到11点才是开始上网的时候。而零点过后,正是网速最快的时候,所以不少学生选择在深夜上网。” 一名学生向记者出示了一份与某网络服务公司签订的上网协议。协议规定,一年的上网费为800元,不限时。学生们认为,“不限时”意味着随时都可以上网,而且协议的签订并没有通过学校,而是他们自己直接找到网络公司签的,学校实施“零点断网”,某种程度上剥夺了他们上网的权利。 教师:通宵上网课堂睡倒一片 “零点断网”合情合理 面对同学们的不满,老师却有不同的解读。在民政学院任教多年的张留菊老师告诉记者:“最近两年来,上课打瞌睡的学生比往年大大增加,而且不是我一个人的课这样,几乎所有老师的课堂上都是睡倒一大片。一个普遍的现象是,住老公寓的学生上课睡觉的比住新公寓的学生少得多,因为老公寓是每晚11点按时熄灯的。有一次上课时我开玩笑说大家不要太‘刻苦’了,不要每天搞到一两点才睡觉。哪知道学生却说:‘不是一两点才睡,而是三四点钟才睡。’学生每年交几千块钱来学习,不是来睡觉的。所以我坚决支持学校的断网举措。” 该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则认为:学生零点之后上网,真正用于学习的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在玩游戏、聊天,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老师的说法,也得到学生们的印证。记者采访多名对断网持有异议的学生,他们坦承,“零点以后还在上网的大多数,都是在下载资料、观看视频、玩网络游戏什么的。” 民政学院副院长、教授邹文开告诉记者:网络已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与日俱增。近几年来,为适应网络时代的需求,民政学院新建的11栋学生公寓,均已接入了宽带。民政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8万人,其中1/3住在学生公寓。宽带大大方便了学生上网的同时,却带来了一个问题:部分学生由于通宵上网,白天上课时打不起精神;部分学生则反映,由于同一寝室的同学上网,影响了其他人的正常休息。为了规范学校管理,督促学生按时作息,学校经过反复考虑,才决定实行“零点断网”。而且学校断网的时段正好是学生最应该休息的时段,可以说合情、合理又合法。 校方:不能让宿舍成为上网天堂 “零点断网”只是管理手段之一 “零点断网”实施后,该校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甘雨能最担心的是:是否有学生在寝室打单机游戏或者溜到校外的网吧通宵上网?为此,他专门组织人员,到学校周边网吧明察暗访。他对记者说:“如果我们撒手不管,不知道要轻松多少,但学校必须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负责、对家长负责。” 针对“零点断网”是否剥夺了学生上网权利的问题,甘雨能向记者解释说,学生公寓宽带入户之初,学校便和网通、电信签订了相关协议,要求“零点断网”,但两年多来,并没有严格执行。在2004年下半年,使用网通的网络就已实现过“零点断网”,当时学生并无多少反应,今年上半年,经进一步与电信部门协商,并开发专门软件实现零点自动断网,直至正式实施。 对此,湖南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王祚亮也多有思虑。他介绍说,据不完全统计,宽带进入湖大学生宿舍、公寓目前的比率已达80%,学生自备电脑的比率约为30%,整个学校3万多学生,拥有电脑的绝对数是很庞大的。目前,该校将网络建设纳入学校统一管理,所有进入学生宿舍、公寓的宽带必须通过校园网络,学生不能自行与网络公司签约,必须通过校园网络中心开通上网手续,“对上网的管理还限于学校制度上的检查,比如有学生彻夜不归的、旷课的,不管什么原因,都要用学校的制度来约束。” 王祚亮说,湖南大学也有实施“零点断网”的想法,具体到细节,应该进行分类管理。从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上来说,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他们的需求不一,自控能力在逐渐增强,在管理上也要区别对待。 “不能让学生宿舍成为放任不管的上网天堂。”记者随后采访多所高校的老师,发现这一观念已是共识。管还是不管?其他高校也正面临着同样的管理问题。 本报记者 周立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