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源优势正在转化为竞争优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05:23 光明网 | |
荆楚大地,一块文化的沃土。 新世纪春潮涌。党的十六大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任务,给湖北文化吹来阵阵春风。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几年来,湖北积极主动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在一些地 湖北,正在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中部报刊大省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省委书记俞正声高度重视报刊出版业发展。正是由于他的支持,湖北省率先在全国开展报刊治散治滥,整合资源,优化结构,为壮大主流媒体提供了市场。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刚启动,湖北省便开始以大手笔培育文化市场,至今已组建了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广电总台、知音期刊集团、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等9个国有文化传媒集团。 管办分离、政事分开、事企分开。这些新组建的文化传媒集团发展迅速。近3年来,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每年广告收入净增1亿元。2005年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总收入9.4亿元,利税2.1亿元,5年翻了一番。《知音》杂志发行量突破630万份,在国际期刊联盟公布的世界综合性杂志中最新排名第5。长江出版集团经1年多的运行,去年年底利税2.6亿元,利润增长30%。 改革的深化造就了湖北中部报业、出版大省的地位。2005年,湖北全省宣传系统直属单位经营收入近90亿元,从业人数达20万人。统计显示,2003年湖北省出版的自然科学科技类期刊占全国的4.7%。2004年湖北省出版的报纸和期刊种类,分别占据全国报纸、期刊出版总数的6.8%和4.2%。最近几年,在中部四省中,湖北报刊出版主要指标均在首位。 民营文化企业生机勃发 2005年12月19日,一座气势恢弘的剧院在武汉武昌中北路落成。剧院内庭高21米,舞台宽39米,纵深20米,设6通道、1368座,主体建筑面积约6594平方米,规模比湖北剧院更大。剧院将作为湖北省迎接全国第八届艺术节的主要场馆之一。 这就是田汉大剧院,由湖北省知名民营企业军威文化传播集团投资兴建。在武汉,像田汉大剧院、和平大舞台等由民营企业投资兴建的大型演艺场所就有20多家。这些由民营文化企业投资兴建的演艺场所,将武汉打造成了全国有名的演艺重镇。 田汉大剧院的出现是湖北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2005年6月1日,在杭州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国家广电总局正式授牌批准湖北省江通动画股份公司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这是中国第一家获此殊荣的民营动画企业。 湖北地区目前已有动漫企业14家,动漫原创团队100多家,15所高校开办了动漫专业。从产、学到研,整条延伸的产业链基本由民营企业带动。到2010年,湖北从事动画制片、营销、科研的就业人员将达到5000人,从业人员达10万人,湖北的动画产业将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目前,湖北省现有民营文化企业19285个,投资规模约56亿元,营业收入76亿元,从业人员12万人。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湖北文化发展的生力军。 搭文台唱文戏 搭文台唱文戏。10月27日至29日,首届中国中部文博会在武汉举办。这个文博会由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部六省和武汉市联合举办。中国中部文博会确定将会址永久设在武汉,展会两年一届,武汉也因此成为全国四大区域文博会中心城市之一。 展会期间,中部六省签约项目总计达216项,总金额129.04亿元。中部地区与会代表逾1100人,参展客商1万余人,国内其他省市参展机构及企业达246家。美、英、法、日、澳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也前来参展,其中6家为世界500强企业。 尽显中部文化魅力是本届文博会的一大亮点。中部各省精心布置的展台,成为了解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各代表团共同呈现的13场精彩文艺演出,让人领略到中部独特的文化风韵。中部六省一市舞台艺术及民间民族传统艺术“天天演”、市民文化创意分会场、开通各会场直达专线车等创新性的展会设计,使本届文博会的群众参与性空前广泛。共有30多万人次参观了本届文博会。 会展、节会、文化旅游……湖北省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创新思维,将搭文台唱文戏的做法推广到一系列文化活动中。武汉渡江节、赛马节等大型活动,一改以往由政府主办、企业参与的做法,让企业占据主导地位。武当艺术节、宜昌龙舟节、孝感孝文化节、仙桃体操节等富有地方特色的节会活动,促进了文化招商。神龙架、武当山等地把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互为促进,共同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