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湘军”崛起的秘密--访湖南广电局长魏文彬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10:27 河北日报 | |
---访湖南广电局局长兼湖南广播影视集团董事长魏文彬 您可能没有听说过魏文彬,但《快乐大本营》、《还珠格格》、金鹰电视节、《超级女声》你一定不会陌生。它们曾经创造了中国电视的收视奇迹,同时由其引发的“娱乐现象”,也一直被学界广泛探讨与研究。而创造这一个又一个奇迹的,正是以魏文彬为总指挥的“电视湘军”。 12月14日,魏文彬来到石家庄为河北的广电同仁做了一场报告。借此机会,笔者对他进行了采访。 “必须改革!” 笔者:曾有人说,湖南有两块响当当的品牌,一是袁隆平,一是魏文彬;一个培育了杂交水稻,一个打造了“电视湘军”。13年前,在一片沉寂的中国电视行业,您为什么能第一个提出媒体产业化的思路,大刀阔斧地进行电视台机制改革,并率先试水资本运营? 魏文彬: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美国时代华纳生产视听产品的年收入是130亿美元,这个数字刺激了我,让我想到了中国的文化产品。当时我就萌生了发展“文化产业链”的梦想。我这个人,想到了,下了决心,就一定去做。 笔者:当时确立了怎样的改革思路? 魏文彬:概括起来就是“一二三四一”:一个中心、两个转变、三大任务、四大目标和一个保证。“一个中心”,就是以宣传为中心,强调“大宣传”的概念;“两个转变”,就是体制上从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理顺局台之间、广播与电视之间、有线与无线之间、省台与地市台之间、宣传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为集团化发展打下基础;经营上从僵硬的计划型向产业型、市场型转变,立足广电的黄金主业;“三大任务”是:建中心,上卫星,建网络;“四大目标”是:创办大广播、大电视、大宣传、大产业;“一个保证”,则是以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队伍为保证。 笔者:现在,湖南广播电视中心、长沙世界之窗、海底世界、国际影视会展中心竣工了,金鹰影视文化城立起来了,“电视湘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那么,改革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魏文彬:在改革的道路上,存在两种不好的态度,一是瞻前顾后,二是盲目冒进。瞻前顾后是没有把握,这样就容易丧失机遇;盲目冒进,容易当“先烈”,弄不好就牺牲了。改革的决策者能不能突破自身局限,从旧秩序中脱身而出,挑战传统思想观念、建设一种符合市场化价值取向的新型人事制度,才是改革成功的关键。 “尊重人才” 魏文彬很早就意识到,在广电媒体中,机制是最重要的,其次是人才,人才决定事业的高度。 笔者:在《魏文彬和他的电视湘军》一书中,中央电视台原台长杨伟光作序时写到,“湖南广电既不具备中央台的资源配置优势,也不具备沿海省份的经济优势,但是他们却突破了种种局限,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们都想知道,你凭什么? 魏文彬:第一是制度,第二是人才。1995年,我们第一轮改革启动,我试图把权力这根筋从广电系统大大小小的单位抽出去,用效益和质量来做纽带,重新组合连接。湖南经济电视台成了第一块试验田。从内部体制到运作模式,这个全新频道的一切都是新的。台长一职首先实行公开招聘。在竞争中过五关斩六将,当时仅为科级干部的欧阳常林胜出。此后的十几年,欧阳常林与我成了“黄金搭档”,我们这对风格迥异的将相组合,也联手打造了一出出电视神话。 笔者:怎样发现人才? 魏文彬:观察人才很重要。即使你看不到,有人能看到,会告诉你,所以发现人才不难,关键是你发现了,你敢不敢用,会不会用,怎么用。传统中有很多落后的东西,比如论资排辈等等。其实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浪费是最大的浪费。湖南广电在这一点上大胆一些,打破常规,敢于破格。所谓破格,就是“插队”。打破常规自然有人反对,作为领导就得顶住。对人才首先要尊重,这么多年来我得出一个结论,知识分子什么都不要,只要理解;知识分子什么都不怕,就怕尊重。别看他讲起来滔滔不绝,玄而又玄,一尊重他,就一通百通。 关于“超女” 2005年和2006年,娱乐界最火爆的活动无疑是“超女”。对于湖南广电而言,这场轰轰烈烈的全民选秀过后,人气有了,钱有了,但魏文彬却开大会,讨论“超女让我们失去了什么”。每个工作人员都要发言,内部的人懵懵懂懂,外面的人更是觉得莫名其妙。 笔者:为什么要开这样一次讨论大会? 魏文彬:我怕留下“超女后遗症”。人取得成绩尤其是有意外的收获时,容易浮躁肤浅,满世界介绍经验,个人有个人的看法,当时全国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连党报都登,可是我们自己的网站和报纸,只有稀稀拉拉的几条,因为它是我们自己做的,所以麻木,这也是我们丢掉的东西之一。对超女的这么大的反响,值得研究,但是单纯地说它是“泡沫”,我觉得是不严肃的。去年有很多公司要买“超女”,我说,5个亿也不卖。 笔者:明年要办“超男”吗? 魏文彬:有可能,还没最后决定。 笔者:现在的《快乐大本营》收视率不如从前了,它“电视亲民”的初衷改变了吗? 魏文彬:观众出现了审美疲劳是我们面临的新问题。我们的宗旨没有变,还是坚持贴近。只有在节目的发展中不断创新,没有别的捷径。观众不爱看说明还是节目做得不好,不要埋怨老百姓,关键还是要创新。创新是灵魂。 本报通讯员 李莉 本报记者 刘成群 高志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