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热议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使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5日17:21 红网

  自主创新,高校勇当生力军

  ——全国政协委员热议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使命

  不久前,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定,这是我国发展战略升级的一个重大决策。这一目标的提出,不仅带来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又一个春天,

更带来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在今年的“两会”上,政协委员们对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所承担的使命和面临的挑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培养创新人才为自主创新打下基础

  自主创新,人才为本。当前,人才竞争正成为国际竞争的一个焦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大国,都把科技人力资源视为战略资源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委员们认为,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高校培养出的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还是有一定差距。”全国政协委员、河北工业大学教授刘玉岭在了解了这几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后认为,当前很多大学毕业生存在着知识面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差的问题,在工作中难以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和创新性解决问题,一遇到失败与难题就束手无策,而且科研素质普遍不高。

  “这说明我们高校的人才观和教学模式必须更新。”来自中南大学的蔡自兴委员赞同刘玉岭的判断,他认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高校首先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同时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推进教育创新。对此,大学需要考虑构建多模式、多渠道、模块化的培养框架,使学生的学习与研究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从而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人才,选拔和评价也是关键一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认为,要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就必须改革现行高校招生和考试制度。他建议,能否给高校更大招生自主权,允许大学在招生时采用个人申请、学校审查学生平时统考成绩和能力的形式,来决定是否录取;而在研究生招生中,则要给予教授更大的权限,充分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

  科研“顶天立地”成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

  “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学除了承担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外,还应肩负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要职能。”全国政协委员、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盛连喜在讨论中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委员们也都认为,高等院校学科专业门类齐全,人才荟萃,学术思想活跃,国内外学术交流频繁,理应成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

  原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委员认为,大学搞科研必须“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鼓励高校瞄准重大理论前沿,在基础研究中挑大梁,为知识创新贡献力量。“立地”就是要以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为导向,增强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项目的能力,成为技术创新体系中的生力军。

  要“顶天”绝非易事,要耐得住寂寞。委员们指出,现在科技界、教育界急功近利现象比较严重,很少有人能够“在一块板上专心致志钻一个孔”。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俞汝勤说,我国高校中相当多的教授和他们的研究生为了尽快出“论文”,放弃了原始性研究,而把主要精力用于跟踪和模仿性的研究。来自武汉大学的张俐娜委员认为,这与高校的评价导向有关系,因为提职称、评奖,都是只看论文数量而不讲质量。发表大量高影响因子的SCI论文的确可以反映一个科研群体的学术水平较高,但是论文并不是科学价值所在,尤其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王志珍委员建议,高校要建立符合科研规律的人才评价体系,而非简单量化。他说,科学研究是个探索未知的过程,只有脚踏实地、执著追求,才能厚积薄发,取得突破。费马大定理的证明者英国数学家怀尔斯,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英国生物学家桑格的论文数量都不多,如果按照简单量化的人才评价标准,他们恐怕就不是杰出科学家了。

  在讨论中,委员们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虽然高校在知识创新中有着先天的优势,但我们国家的高校并不能如一些发达国家高校一样,完全是自由探索式的,更多地还是应该立足国家需求,成为技术创新的生力军,也就是王大中所说的“立地”。致公党中央副主席、科技部副部长程津培委员建议,在一些战略性、关键性的共性领域和公共服务领域,政府要出面,组建联合研发机构,提高新技术开发能力。

  “产学研”相结合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委员们认为高校科研中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一大批科研是只求“立项”,不求“交账”。“高校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但怎样变优势为优秀成果,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还是今后高校重点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大学副校长韦穗提出自己的看法。她认为,虽然在过去十几年间,高校在成果转化上作出许多优秀成绩,出现了北大方正、清华同方和华工科技等一批高科技企业,但相对于大量的科研投入来说,转化率还是太低。

  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市政协副主席贺大经指出,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中75%以上都靠科技进步来实现,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已达80%。而我国高校每年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有1万项左右,目前转化率仅为10%至15%,远远不能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技术创新的源头应该是企业的需求,科研成果最终形成产品,成为有竞争力的品牌,必须依靠企业。”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主席窦瑞华委员提出,我国高校可以借鉴美国高校与企业联合设立研究中心的形式,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推向市场。

  曾经在德国奥迪汽车公司工作过11年的全国政协常委、同济大学校长万钢对此深有体会,对比国内外的产学研合作,他认为,我国的产学研有着很大的不足。“高校不要做‘全能冠军’,而要把握自己的定位,”万钢提醒高校。他建议,高校要联合企业和科研院所,搭建科技平台,使自己的科研成果向整个区域、整个产业链辐射和扩散。

  经过数年的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校已经具备了内涵发展的良好条件。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以生力军的形象服务于科技创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将是今后15年我国高校发展的主题,这是委员们在讨论中形成的共识。

  (稿源:中国教育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