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档案资料解密:沈阳故宫曾遭四次“灭顶之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11:20 中国新闻网

  

档案资料解密:沈阳故宫曾遭四次“灭顶之灾”

  沈阳故宫建于1625年,占地6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据史载,清代入关前,其皇宫设在沈阳,迁都北京后,这座皇宫被称作“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后来称之为沈阳故宫。沈阳故宫是后金第一代汗努尔哈赤开始修筑。努尔哈赤死后,第二代汗皇太极继续修建成功。乾隆时皇宫已在北京,但他有时也“东

巡”回沈阳看看。中新社发 刘宝成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6月10日是第一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众所周知,在过去的岁月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或多或少受到了破坏。但在这种情况之下,许多文化遗产历经种种磨难后,依然威风不减当年。闻名遐迩的沈阳故宫,便是其中一例。

  昨天下午,沈阳故宫博物院的有关专家,向记者独家披露了他们刚刚从相关档案资料中解密的关于沈阳故宫在半个多世纪前遭受的那四次“灭顶之灾”……

  第一灾沙俄占宫殿掠国宝

  上个世纪的沈阳故宫,是以屈辱开篇的。1900年9月,沙俄侵略军首先打开了盛京皇宫这处皇家禁地的大门,从而拉开了沈阳故宫接连遭受大劫难的序幕。据沈阳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邓庆介绍,当时沙俄侵略军以镇压义和团为名,占领了牛庄和辽阳,并向沈阳城逼近。10月1日,沙俄侵略军开进沈阳城,沈阳故宫沦为他们的屯兵驻扎之所。

  “这天,太阳西落时,库沙科夫的步兵来到,占领了炮台的八面门和皇城的内墙。哥萨克兵负责守卫宫殿,突击队和巡逻队守卫盛京将军官邸。就这样,历来是宫阙禁地的盛京皇宫第一次丧失了尊严,置于沙俄侵略军的控制之下。”邓庆痛心地说。正当沙俄侵略者践踏沈阳故宫之际,腐朽没落的清政府,竟然无力去保护列祖列宗留下的遗产。

  “盛京将军增祺闻讯,派人将凤凰楼所藏帝后圣容、玉宝运出,而将先皇旧宫与大批珍藏弃之不顾,与副都统晋昌弃城出逃,哥萨克的马靴践踏在皇家禁地,大内珍藏成为唾手可得之物。”

  沙俄侵略军占领沈阳故宫后,迟迟不退出,逼迫盛京将军签订“交地章程”。就这样,沙俄侵略军整整占领沈阳故宫两年半,其间一些建筑遭到破坏,部分珍玩御物丢失。1903年3月11日,俄军撤走,清朝官员接收沈阳故宫。他们通过清点发现,在俄兵占据宫殿期间,藏品丢失和损坏多达万余件,使沈阳故宫珍藏元气大伤。其中,翔凤阁缺失器物3000多件,大小银锭8000个,共重6000两;各种金器,包括金锭、金条等总计重上万两。东七间楼缺失瓷器6300多件,西七间楼缺失书籍、墨刻540多件。“这次创痛,是盛京皇宫的第一次受辱,也成了沈阳故宫以后长达半个世纪磨难的开端。”邓庆说道。

  第二灾袁世凯强征珍宝

  “沈阳故宫原藏有近12万件珍宝,现有的藏品基本都是后来调拨和征集所得,而当年流失的国宝,却再也没有回来过。”谈到国宝的流失,沈阳故宫博物院名誉院长李仲元心情十分沉痛。那么,沈阳故宫的珍宝都哪去了呢?原来,一些没被沙俄拿走的珍宝,后来被袁世凯强行弄到北京了。

  邓庆告诉记者,1913年冬天,北洋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呈文,经大总统袁世凯批准,决定在北京故宫乾清门以南的“外朝”部分,即太和殿等建立“古物陈列所”。因溥仪居于“内廷”,宫内国宝为之“私产”,无法拿出向国人展览。于是由北洋政府议定、内务部下令征调奉天故宫和热河行宫所藏清代宫廷文物运至京城,作为清宫艺术品陈列展览之用。1914年1月至3月,调拨奉天宫殿古铜鼎彝、宋元明清书画、内廷玉器、御用武备、明清瓷器等11万余件,全部装箱,由火车运到北平古物陈列所。而运出的大部分珍藏,几经辗转,分处数地,再未入藏奉天宫殿。

  据记者了解,1925年,北京故宫博物院成立,由沈阳和承德运到北京的文物便汇集到了一起。日本侵华战争开始后,便开始了文物南迁,其中最珍贵的文物最终被运到了台湾,而沈阳故宫运出去的绝大多数文物,除少数去了台湾,大部分则留在了南京博物院。

  第三灾日本人让藏品外流

  自1926年沈阳故宫创建至1936年,已有十年历史的博物馆——包括东三省博物馆(1926-1932)和伪奉天故宫博物馆(1932-1936)在日伪的黑暗统治下,最终被残暴地扼杀了,沦为伪满帝国守护陵庙的办事处,而且大量藏品外流。那时,沈阳故宫成为伪满“皇室”控制下的禁地,原故宫博物馆的各宫殿,统归伪“奉天陵庙承办事务处”管理。这是日伪统治时期,沈阳故宫遭受的又一次劫难。这种倒行逆施,是沈阳故宫历史上的一次大倒退。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

  据邓庆透露,到1937年4月为止,沈阳故宫的藏品包括清代器物、图书、档案已被伪国立博物馆、伪国立图书馆、伪奉天陵庙承办事务处等分割完毕、分藏三处,沈阳故宫再一次物去楼空。这是东北沦陷后,原东三省博物馆所属藏品再次外流,而且沈阳故宫原藏的文物、内府书籍、清代档案在归属和管理上分割,破坏了历史上盛京皇宫藏品的统一性。

  第四灾国民党秘密转运国宝

  经历了这三次大劫难后,沈阳故宫的文物还剩一部分,但这一部分中的绝大多数,又被国民党在辽沈战役爆发前秘密转运走了。1948年6月,由于辽沈战役爆发,国民党在撤退过程中,将这批共三吨重的文物,分两次全部运至当时的北平。

  据邓庆介绍,“第一批为‘闵刻书’17包、88种、109函、551册;第二批为玉宝29颗、玉册32份、宋辽瓷器45件。6月初,已将玉宝、玉册、‘闵刻书’、辽瓷精品、《清实录》、《满文老档》等运走。同月,又欲将文溯阁《四库全书》运往北平。全书的出运,激起了筹委会委员秘书阎文儒、郝瑶圃及社会上一些正直学者的反对。最终,《四库全书》得以幸免。”这样一来,到了解放前夕,沈阳故宫彻底成了空空荡荡的“广寒宫”。

  获新生人人共享世界遗产

  据了解,除了这几次“灭顶之灾”外,沈阳故宫还遭受若干次小规模的破坏。新中国成立后,沈阳故宫赢得了新生。党和政府极为重视古建筑的保护,连年拨出专款维护和修缮故宫的古建筑,使过去断壁残垣、千疮百孔的故宫重新恢复了金顶朱垣、雕梁画栋的昔日风采,不仅使历史古迹得到妥善的保护,而且为博物院的陈列展览提供了必要的场所。

  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佟悦告诉记者:“1955年,国家决定于沈阳故宫设立展示清代历史、艺术性质的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馆,侧重于清代宫廷和文物的展览。随后,北京故宫向沈阳故宫调拨了大批文物,使得沈阳故宫文物数量迅速增加,为了解和研究清代历史和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今日的沈阳故宫,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回首往事慨叹万分,瞻望未来前程似锦。作为沈阳故宫博物院的掌舵人,武斌院长已经对未来的沈阳故宫进行了全新的战略构想:保护、展示、研究,将成为今后主宰沈阳故宫的准则。为此,他提出了体现这一构想的三个主张:做世界遗产的守护者、建设研究性博物院、人人共享世界文化遗产。武斌院长坦言:“申遗成功之后,沈阳故宫进入了关键时期,我们将把这里的古建筑群保护放在第一位,代表全人类守护世界遗产。东西是给人看的,只有让人看才有价值,所以,我们要充分挖掘沈阳故宫的文化内涵、文物价值、艺术价值,然后要向社会充分展示出来,让大家都能从艺术的角度领略文明的风采。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认识沈阳故宫、了解沈阳故宫,从而达到人人共享世界遗产。”

  来源:时代商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