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贫困孩子吃上免费午餐 和谐从教育公平起步[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09:50 温州新闻网

  

贫困孩子吃上免费午餐和谐从教育公平起步[图]

  ▲市区丁字桥小学不仅为新温州人子女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考虑到孩子家长下班迟,对学生进行了免费的托管。瞧,孩子们放学后在学校玩得多高兴。郑晓群 摄

  人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这是和谐社会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美好图景。

  “有教无类”,为教育指明了其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平等的基本功能。同一片蓝天下,人生起点上的公平,关系着人的全面发展,关系着全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关系着社会公平与和谐的实现。

  公平,体现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学习阶段之间、受教育群体之间,教育是否均衡发展,体现在是否人人能在均等的机会上得享优质教育、获取发展机会。

  2004年,温州宣布提前一年基本普及从学前三年到高中阶段十五年教育。2005年,市政府设立每年总额为3000万元的农村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今年,以全面推进教育均衡化为目标的办学条件提升工程、食宿改造工程、教育资源共享工程、教育结对扶贫工程、人才素质工程、教育经费保障工程,在温州大地上开展得如火如荼……

  多管齐下 贫困学生舒心就读

  香喷喷的红烧小黄花鱼、炒白菜、热乎乎的紫菜汤,这是永嘉县乌牛镇第七小学六年级女生夏素丹中午吃到的爱心营养餐。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家在乌牛镇十八垅村的她,因家境特别贫困,除了每周一至周五的中午都能在学校食堂免费吃上这样一顿荤素搭配的营养午餐外,还被免除了杂费、住宿费、书本费和作业本费。“每星期自己只用花五六块钱伙食费,营养餐的菜比家里还丰富,我每次都吃得干干净净,舍不得浪费。”夏素丹略带羞涩地告诉记者,过去她都是从家里带腌咸菜来学校,所以米饭吃得特别多,现在菜好了,“油水”多了,饭量也正常了。

  像夏素丹一样得到省财政资助减免费用的,在永嘉县有24195人,资助金额达611万余元。而像她一样享受每周5块钱免费营养餐的,在永嘉县有11511人,占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10%左右。根据市教育局的统计,自去年我市全面实施省“四项工程”以来,全市得到资助的贫困中小学生近23万人(次),资助总额为6750.8万元;全市享受免费营养餐的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近13万人(次),投入资金1552.2万元。仅就今年秋季而言,得到资助和享受营养餐的学生分别占学生总数的7.9%和4.6%。

  为了“不让一名贫困学生失学”,让贫困学子能在公平的起点上安心起跑,在温州,一个涵盖政府拨款助学、学校减免助学、社会捐资助学和银行贷款助学四种途径的全方位扶贫助学网络正在日益完善。仅去年一年,全市经学校减免受资助的学生为1.3万余人,资助金额1177万元;受社会捐资助学的学生1.2万余人,资助金额835万元;获银行贷款学生2211人,金额1480万元。随着今秋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目前全市有792771名学生得到免除,金额总计8392万元。

  同城待遇 民工子弟阳光入学

  来自江西赣州的11岁女孩蓝素玲,现在是瑞安市莘塍镇第六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她是3年前随赴温务工的父母来瑞安的。“我们有英语课、电脑课,学的东西比老家的学校多多了。”蓝素玲兴致勃勃地说,到温州读书后她不仅学习成绩进步了,学会了上网查资料,能在爸妈面前“秀”几句英语,还到瑞安市、温州市参加过美术、七巧板比赛这些她过去想也没想过的事。蓝素玲并非属于特别的幸运儿,在莘塍六小,和她一样来自外地而接受着良好教育的孩子,占了该校在校生总数的九成以上,而其中80多名经济贫困的学生还能享受瑞安市每学期110元的“教育助学凭证”资助。

  在瑞安,为确保每一位民工子弟都能“念上书、念好书”,近年推出外来子女就学阳光政策,并从2003年起实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同城待遇政策”,凡在瑞安市务工的所有外来务工人员,只要持暂住证和夫妻双方任何一方企业出具的证明,其子女即可无条件地在该市公立学校就近入学,享受同城待遇。在积极改善民工学校办学条件的同时,瑞安还从2003年起,向1000名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发放“教育助学凭证”,学生凭此可抵交相关教育费用。据统计,今年一年,瑞安市共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33472人,其中小学28544人,初中4928人。

  温州的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广大外来务工者的勤劳与智慧,而大量随之而来的学龄外来子弟的入学需求,也给地方教育发展提出新的问题。如何让民工子弟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如何使这些未来的劳动者通过优质教育获得更好发展?温州将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作为教育依法行政的重要职责来抓,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初步形成了“以全日制公办学校随班就读为主渠道,以单独举办民工子弟学校为次渠道,全社会关心民工子女教育”的格局。去年一年,全市738个面向民工子弟招生的小学共招收民工子弟13万余人,335所面向民工子弟招生的初中共容纳民工子弟2万余人,入学率分别达99.97%和99.95%。

  城乡共享 优质资源均衡配置

  讲到初二自然课教材在落实“对流”这个知识点时,要求学生回答按照对流理论,空调应该装在房间的上方还是下方。问题本不难答,但因为全班没有一个学生知道空调是什么东西而愣成一片。“很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支教的意义,一定要把这个担子挑好。”说起半个月前的这堂课,25岁的温州八中初中自然科教师林新望别有感触。今年9月初,他受学校派遣,来到地处山区的泰顺八中,开始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农村学校简陋的校舍、短缺的教学设施,农村学生渴望知识的态度,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去年开始,迄今已有200位市直学校的教师,像林新望一样背起行囊,带着满腔的热情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手段,来到山区海岛开展支教。为尽快改变温州139个欠发达乡镇中小学的教育面貌,促进城乡学校均衡、协调发展,市教育局于去年制定“139富民攻坚计划”支教行动方案。内容包括100所省市级示范学校、市局直属中学与市139个欠发达乡镇的100所中小学结成“一对一”扶助关系,1000名支援学校、受援学校教师间结对扶助,100所支援学校每校每年选派1名教师到受援学校支教,每个欠发达乡镇中小学教师在3年内必须完成144学时培训,选拔500位优秀本科毕业生到139个欠发达乡镇中小学任教3至5年等。

  受地域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限制,教育发展水平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有着相当大的差距。缩小差距的关键在于均衡、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保障城乡受教育群体拥有平等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为了实现均衡发展,除了支教行动,我市还通过调整学校布局规划提升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通过中小学宿舍、食堂的全面改造工程改善农村学校面貌,通过网络视频远程培训和教学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提高农村教师素质……从各个方面确保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所在,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在我们奔向美好明天的起点上,教育公平将让和谐之路越走越宽……(记者 潘秀慧 通讯员 王忠 黄领辉)

来源: 温州网-温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