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结婚” :百年前的文明婚礼革命(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10:15 大河网 | |||||||
大河网讯
行旧式婚礼的新人
参加集团婚礼的新人们
婚礼场景(图/老北京网) 几千年来,中国传统婚姻一直实行的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的六礼之仪,具有迷信、粗俗、繁琐、奢靡等弊病。到了19世纪末,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和西方婚仪的东渐,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参酌中西礼法,既吸取西式婚仪的隆重、热烈、简便的优点,又抛弃其在教堂举行等宗教习俗,创造了一套中国式的“文明结婚”仪式。这种新式婚仪,改变了旧式婚礼的许多陋习,带来了不少方便,从而逐步为民众所欢迎,绵延至今。 新式婚礼逐渐受到欢迎 新式结婚,即文明结婚,在清末已出现于东南沿海的大都会和商埠中。徐珂编撰的《清稗类钞》,记载了当时“文明结婚”的情况:“迎亲之礼,晚近不用者多。光、宣之交,盛行文明结婚,倡于都会商埠,内地亦渐行之。礼堂所备证书(有新郎、新妇、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姓名),由证婚人宣读,介绍人(即媒妁)、证婚人、男女宾代表皆有颂词,亦有由主婚人宣读训词,来宾唱文明结婚歌者。” 这种新式的文明结婚,男女青年经人介绍或自己相识,经过一段时间交往、恋爱,并经双方家长同意而结婚,不仅大大简化了结婚礼仪,而且尊重了男女双方的意愿。 新式婚礼以其简单隆重的特点而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有关文明结婚的报道日益增多。据《南山日报》报道:1907年10月13日,天津塘沽张小田与北京慕贞女子书院的贾玉莲,在天津海大道美以美会微斯教堂,由陈牧师主持举行文明婚礼。报载“中西往贺者甚众。鲍太太按琴,男女学生唱诗,一时颇形热闹。礼毕,新夫妇乘双马车往北门外蓝家胡同张君本宅,并有成美学馆袁牧师夫妇及路矿等局诸友,均乘马车送新夫妇回家。” 到民国初年,这种新的婚姻仪式更得到了人们的欢迎。有人以“五更调”的形式,宣传“文明结婚”的情况:“戒指为定,大媒作见证人,最要紧,结婚书呀,双方盖定”,“郎才女貌两情愿”。 典礼时,位置很有讲究 文明结婚者,男女双方不会去命馆合婚,也不必要什么龙凤帖,而是到婚丧用品服务社买两张印好的结婚证书,填上新郎、新妇的姓名、年龄、籍贯,等到举行婚礼时,由证婚人、介绍人和男、女双方主婚人用印,就算成了。 证婚人是男女双方共同邀请的,一般是有一定社会地位、在群众中有威望的长者,他是结婚典礼的主持人;主婚人则是新郎、新妇双方的家长。 结婚典礼可以在家里举行,也可以在饭店里举行。事前由男女双方家长出帖,邀请亲友前来参加婚礼。 当时,社会上有专门租赁文明结婚用品的商店。经营范围包括文明结婚用的花马车、花汽车、乐队,以及礼堂里的陈设,新郎、新妇穿的礼服、花篮、手花、胸花,甚至连结婚典礼的仪式单都印好了。 办事时,院内高搭席棚,设摆茶座,正厅设礼堂。堂上正面摆设大型红色双喜字的霓虹灯,前设长形礼案,上铺红毡,放着一式两份带方形纸套的结婚证书,三个印盒,一束手花,一对花篮。礼案前铺着红色地毯或红毡,两旁陈列着亲友们送来的礼品。 迎娶时,一般用由红缎双喜字绣片装饰着的花马车,也有用扎了花红彩子和纸花的汽车,车内遮上红绣片。到达女方家后,新娘由伴娘搀着,手捧鲜花束,由两个男女儿童拉着头纱,在乐队高奏《美酒高歌》的乐曲声中,踏过红毡子上车。到男方家后,新郎向新妇三鞠躬。新妇下车后,来宾们即扬起“文明结婚五色纸”,表示庆贺和助兴。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