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清单”传递绿色信息(环境漫笔)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01:18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日前,财政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文,公布了我国第一份政府采购“绿色清单”。这份清单涉及14个行业获得中国环保标志认证的上百种产品,并规定今后在用财政资金实施政府采购时须优先选择“绿色产品”,不按规定采购的单位,财政部门有权拒付采购资金。而且,这份“绿色清单”涉及的行业范围和企业数量还将不断增加。 这份清单开得好!用市场机制处理环保问题,企业肯定得买账。从某种意义上说这 企业的“绿色意识”必须加强。企业必须把“绿色意识”纳入其企业文化的范畴加以培养,必须考虑资源的使用方式和使用效率,必须考虑生产技术、产品设计等对环境的影响,必须考虑销售过程中渠道的选择、策略的运用是否有利于环保与效率提高。否则不仅得不到政府的认同,也不会得到普通消费者认同。 企业的“绿色指标”是硬指标。实际上,环境和资源具有公共属性,企业并没有使用的自觉性。而“绿色清单”具有约束和激励作用,只要你这个企业足够“绿”,就可以入围,就可以得到政府订单,这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足够重要的意义。 企业的“绿色成本”有人买单。如果额外的“绿色成本”得不到消费者认可和购买,企业肯定会打“退堂鼓”。因此,政府“绿色采购”其实是对企业的“绿色成本”买单,具有社会消费导向性,对企业而言具有积极意义。 从环保和节能的意义上来说,这份“绿色清单”其实是一份企业生存空间的“兑换单”。我们的环境容量有限,哪个企业违规占用,就得用自己的生存空间来置换;哪个企业对环境保护做出贡献,就能在生存空间上得到补偿。 然而,“绿色清单”的绿色信息能否被准确传达,还取决于几个条件:首先是能否严格执行企业入围标准。如果绿者不绿,甚至黑者也绿,这也许就是一份“黑色清单”;其次是有无足够吸引力。如果涉及企业范围不够广,采购资金量不足,这也许就是一份“白色清单”;再次是有无足够影响力。如果政府这个“大户”不能带动成千上万的“散户”“跟单”,这也许就是一份“灰色清单”。 潘少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