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人才的知己吗(科技杂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01:28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聂力中将在她最近出版的回忆录《山高水长》中,讲到这么一个故事: 1958年冬,寒风刺骨,滴水成冰。一天清晨,原国防部五院二分院的科技人员刚刚起床,按照军队的习惯集合跑步。他们来到空地上,却发现在北风中等待他们的,是一位佩戴少将军衔的将领。 “请大家伸出手来。”少将像幼儿园的阿姨一样,挨个查看了200多位科学家和技术干部的双手,“我是国防科工委秘书长安东。聂荣臻元帅听说五院不少同志夜里加班,又没有暖气,担心冻坏了手,一大早打电话让人来查看一下,他等我回去汇报呢。” 被感动的不只是当时在场的人。直到今天,回忆往事,许多人仍然热泪潸然。他们怀念聂帅这位科技人员的知心朋友,也慨叹身边这样感人的故事越来越少。 应该说,这些年来,科技人员的地位和待遇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中科院锅炉烧得热不热、科学家家里漏不漏雨都要中央领导人亲自过问的情况,已经一去不返。但翻开45年前聂帅牵头制定的《科学工作十四条》就会发现,一些老问题并未完全解决,新情况、新问题也有不少。 “十四条”提出,“保证科技人员每周有5天的时间搞科研工作”,可今天的许多科技人员,却有60%的时间在跑项目、争经费。“十四条”提出,“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和检查科学工作计划”,但现在参与科技计划项目的科学家,却要三天两头应付检查,有时候基础性研究也有严格的定量考核指标。“十四条”提出,“保持科学研究工作的相对稳定”,可如今一些地方的科学研究,既要兼顾产业化的任务,又要满足SCI论文数量的规定,一些科研刚刚入门的研究生还面临就业的巨大压力,想“稳”想“定”都很艰难。 仔细想来,现在我们对于科技人才,更多地从“成才”的目的考虑,对人才面对的现实困难,却关注不够;对人才的激励,更多地从物质待遇的角度着想,对人才的精神状态,却考虑较少;对人才的成长,更多地从制度、机制等方面下功夫,而文化、情感上的人性化关怀,却有待加强。 完善机制和制度,给予适当的物质鼓励,激励人人成才,这些都没有错。不过人毕竟是人,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不是加温到100摄氏度就沸腾的水、不是加压到500个大气压就凝固的二氧化碳。单纯用企业管理的办法去管理科研活动,用经济管理的办法去管理人才,往往失之于“硬”,而刚柔相济,恰恰是人才管理的要诀。 我们常常为科技界的浮躁心态担忧,但我们有没有仔细探询过这浮躁背后的原由?我们常常因科技界不时出现的不端行为心痛,但我们有没有耐心找寻过桩桩件件违规行为中的隐情?我们常常强调“赏当其劳”的重要,但我们有没有问过,科技人员最想要的“赏”究竟是什么? “士为知己者死”,而知己者能得几何哉? 斯壮 | |